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师父我可以》 130-140(第2/18页)
,海的那边是南荒妖域。他想到了一个人,同太子失踪的,现已声名狼藉的那个人。
他又在何处?风吹紧,谢秋泓犯了头疼。独自回到府内歇息,夜间听到雷声滚滚,不得安寝。熬了一宿,翌日神色不佳。一个小吏前来回禀,说是抓了个刺客,行迹可疑,关押在地牢内,问大人该如何处置。
谢秋泓问道:“什么样的刺客?”
小吏道:“很年轻,模样生得……似妖,却不是妖。他想要见太守大人,还说了句怪话。”
谢秋泓道:“什么怪话?”
小吏道:“他问一个谢字有多少笔画。”
谢秋泓静了片刻,想起什么。他身形跌撞,差点没站稳。手中茶杯铿然坠地,再回首已然变色,惊愕道:“人在何处!”
妖精千变万化,偶尔化作人形,潜入城中作乱。地牢专门为这种可疑人员所建,在地下三层。布防严密,铁桶一般。妖精进去了也插翅难飞。狱卒打着灯笼在前头引路,谢秋泓紧随其后,脚步匆匆。下楼梯时,他劈手夺过狱卒手里的灯笼,道:“哪边?”
狱卒忙加快步伐,一面掏钥匙,道:“就在前面。”
一路小跑,奔到牢门前。里头黑咕隆咚,谢秋泓提灯照去。隔着铁栏杆,牢房内堆积着凌乱稻草,一位年轻人席地而坐,面朝墙壁。他身着寻常布衣,可周身气质不俗。狱卒大力拍打栏杆,喝道:“大人来了,还不拜见!”
年轻人循声回头,火光照在他清晰的侧脸上。
谢秋泓大惊。他脑子里嗡嗡的,嘴唇蠕动:“都退下!”
狱卒道:“大人?”
谢秋泓大吼:“我让你们都退下!”
狱卒愣住,旋即道:“是。”
谢秋泓接过钥匙,开了牢门。待狱卒脚步声远去,他拜倒在年轻人脚下,身形匍匐,道:“臣谢三,拜见楚王殿下。”
柳章垂首目视他发顶,道:“谢大人别来无恙。”
谢秋泓惶恐道:“臣罪该万死。”
二人相识多年,许久未见。柳章示意他起身,不必多礼,道:“若不是被当做奸细误抓起来,我也不能这么快见到谢大人。”
谢秋泓搀扶着柳章起身,百感交集,道:“殿下见谅,他们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
柳章道:“无妨。”
他不能泄露行踪,唯有出此下策。柳章背负着滔天骂名,如今还能毕恭毕敬将他视作殿下的人不多,谢秋泓算一个。柳章自投罗网,也是看中他的人品。
谢秋泓诧异道:“殿下这是……”
柳章道:“我要找你借一千兵马。”
谢秋泓将柳章请出地牢,对外称是故交旧友,掩人耳目。见过柳章的人不多,倒也没引起怀疑。将贵客带到家中。谢秋泓住三进院落,倒也僻静周全。他命人摆上酒菜,于花厅设宴款待柳章,尽地主之谊,道:“粗茶淡饭,还望殿下不要嫌弃。”
厅外一株荔枝硕果累累,举手可拾。
此地开阔爽朗,比地牢宽
敞,又是谢秋泓家中。
二人叙旧寒暄都方便。
阳州地势险要,九山半水半分田,崇山峻岭,盛产荔枝。数万大山组成了天然的国门屏障。阳州太守谢秋泓即是行伍出身,屏山县出来的泥腿子,家中世代种田,父母大字不识。十几年前,妖祸横行,谢秋泓为了混口饭吃,到衙门挂了名。
他不会写字,也没有名字,在家排行第三,人称谢三。
谢三武艺高超,颇得荣南军统帅赏识。屏山县爆发妖乱,他主动请缨,保护家乡父老乡亲。也是在那场战役中,他失去了父母和兄弟姐妹。谢三跪在山墙上一笔一画地刻碑。柳章路过,看到满面山墙的凌乱刻痕,问道:“你想写什么?”
谢三道:“谢字有多少笔?”
柳章道:“十二笔。”
刚好,他家十二口人,谢三伏地痛哭。年轻人教他写了谢字,他一边刻,手指一边流血。从今往后,谢字每一个笔画都带着血。他与妖族不共戴天。
不久,谢三违抗军令,深入大妖巢穴,决一死战。紧要关头,那位教会他写谢字的年轻人从天而降,把剑插入了大妖的颅脑深处。谢三从虎妖的利齿下掉落,昏迷数日。醒来后,才知道那位身手不凡的修士原来是楚王柳章。
谢三因擅自行动受了惩处,又因击杀大妖有功而免于刑罚。功过相抵。据说柳章为他说了话,荣南军统帅顺势轻拿轻放,下不为例。军中令行禁止,倘若人人都一时冲动擅自行动,岂不是乱了套。谢三醒后自己去领了五十军棍,以儆效尤。他是个有血性的汉子。
卧床修养的时日,柳章前来探望,送了他本兵书。
谢三挠挠头,尴尬道:“我不认识字。”
柳章道:“可以学。”
谢三道:“学他干嘛?”
柳章道:“谢将军是想多杀敌还是想多救人?”
谢三道:“都想。”
柳章道:“那便学认字罢。”
谢三读了几年书,取表字秋泓,得蒙举荐,升任阳州太守。
柳章对他有救命之恩,外加知遇之恩。谢秋泓绝不相信,柳章如传闻中所说的那样,是个弑君篡位的奸恶之徒。想必其中必有内情。酒过三巡。谈起时局变化,谢秋泓知无不尽言无不谈,说到后头叹气连连,面色凝重,道:“殿下失踪这段时日,天已经翻过来了。”
柳章将饮尽的酒盏扣在桌面上,静静道:“那便再翻回去。”
谢秋泓惊异地看了他一眼。他风轻云淡,岿然自若,一如当年。
仿佛天崩地裂也不足以撼动他的决心。
谢秋泓心中震动,道:“殿下找我借兵,是想北上?”
柳章道:“先去东南。”
这么说来,是打算联合太子,共抗秦家大军。
谢秋泓思索片刻,他自然是支持柳章的,道:“一千兵马够吗?”
柳章已然盘算周全,此来,一锤定音,道:“够了。”
“薛凛修书于我,要我调三万兵马援助。”谢秋泓迟疑道:“他下的是调令,盖了太子玉印,说是太子的意思。我若不尊便是抗旨。”
柳章道:“太子在我这里。”
谢秋泓惊道:“什么!”
这正好印证了幕僚王思的说法,太子根本不在东南。薛凛假传太子旨意,想必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别无他法,只能求助于谢秋泓。谢秋泓正为此事犯难。如果不救,坐视太子嫡系被围死去,恐怕他日无力回天。就算他不投靠新朝也相当于是新朝的走狗了。
可要救吧,他手里一共才五万兵马。
拨了三万走,还剩两万守阳州。风险太大。
柳章早有预料,给谢秋泓吃了颗定心丸,道:“西南绝不能乱,你的主力必须守在阳州。这也是太子的意思。薛凛那边我们自有对策。”
谢秋泓看了他一眼,道:“殿下的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