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芍药月季[花滑]》 100-110(第3/18页)

会知道,自己是犹豫的他下定决心的最重要关卡。

    “什么?”

    女孩拉下挡事的领口:“我说我愿意。”

    雪道边有土地裸露,灌丛下的还长着一小片苔藓。

    她得收回那句话了,这里海拔两千多米,和她曾见到的风景都不一样。

    回到租赁区,室内的暖风扑面而来,叶绍瑶的头脑重新活泛,逐渐回过味来:“季林越,你不会是唬我吧?”

    季林越皱眉:“你知道这里多少度吗?”

    这她哪知道。

    这里已经有了苔原植被,气温大概比平原还要低个十摄氏度,叶绍瑶在心里算起数学题:“大概零下三十度?”

    季林越指了指室外温度计:“零下二十六摄氏度,我们的话已经冻结在这里,永远不会消失。”

    还挺严肃,叶绍瑶收回自己的玩笑语气,郑重应了声“好”。

    “但我想再努力一把,给我一个赛季的时间,我还是希望靠自己走出泥潭。”

    如果她真的无法靠自己,再去凭借他的力。

    待久了温室,叶绍瑶有些受不了刮起的冷风,在隔壁逛了会儿纪念品商店,空着两只手回来,她感慨,还是滑雪场的大厅最温暖。

    不过那家店的音乐特别耳熟,即使剥离了充斥着音乐的环境,她依旧能哼出几句:

    [阳光请回来身边,让我确信花朵只不过冬眠……]*

    尽管始终想不起来在哪听过。

    “孩子们,回程。”

    再路过商店,里面的已经切换成老掉牙的苦情歌,叶绍瑶没放心上。

    大概只是某家爱在门口挂大喇叭的店铺吧。

    第102章 “邵老师找你。”

    春节的余韵还没有过去,每处街灯下挂着灯笼和红旗,哪里都是阖家团圆的融融景象,连叶先生也休起长假,家里的“忙人”称号轮流转,这回转到叶绍瑶头上。

    “又要去冰场?”

    “没办法,快开学了。”叶绍瑶垂头丧气地蹬上雪地靴,从鞋柜上抄起钥匙,套在指圈上。

    这是实中冰场的钥匙。

    正月还没到元宵,除了三百六十五天都必须到岗的保安,实中的里里外外早走干净了,年前管理冰场的大姨赶着回乡下,看在已经眼熟他们的份上,给配了一把备用钥匙。

    叶绍瑶有初中部的校园卡,门禁不是问题。

    密集的日程不得不让她做起计划表,上午得补作业和训练,晚上得训练和补作业,下午则一直泡在冰场。

    邵女士问:“节目还没排完?”

    “排是排完了,但惨不忍睹。”

    集体项目,技术能力是一回事,团队的默契又是另一回事。他们现在既缺技术又缺默契。

    华夏对队列滑的比赛模式还在探索阶段,故而他们的节目侧重也很模糊,穿插了很多艺术类及转轴类技术,但大家基础不一,又互不熟悉,效果总不理想。

    向琴琴说:“我们都没学过队列滑,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不算敷衍交差。

    关于队列滑,叶绍瑶也是个现学现卖的半吊水,她向俱乐部的前辈取了经,得到了衔接部分还得继续润色的建议。

    “开场琵琶扫弦的部分不够抓人。”半成品完成,叶绍瑶倒带观看录像带,始终不满意。

    有女生抱有异议:“还要改?”

    她们抱着不确定的方案在这儿盘旋了好几天,临到开学,被通知暂且无法定下终稿。

    距离比赛还剩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半个月,够我们再抠一抠细节,”叶绍瑶扶额,“琴琴,你的两周跳还在吧?”

    “当然。”

    季林越接过她打的队形草稿:“你想加跳跃衔接吗?这段扫弦的乐声是递减的,我们可以试试用三周、两周、一周跳的规律搭配。”

    “有创意,但好难实现。”

    在场有两周储备的,也就他们仨。

    向琴琴帮腔:“我觉得可行,有挺多女生在学你们跳Toeloop呢。”

    滑冰最需要的就是一鼓作气,别看有人在寒假之前还不敢上冰,现在已经敢小跳腾空了。

    叶绍瑶感叹,又是一个没有及时挖掘到自己天赋的人。

    这组衔接的最终方案敲定。

    前两声扫弦,由叶绍瑶和季林越跳出2A+1A+SEQ,第三声扫弦,由向琴琴从中破开两队,在center位跳后内点冰两周,随之泛起的余音则像湖水荡开的波纹,其他队员依次向两边跳1T变换队形。

    不仅有整军列队的气魄,还可以顺利接上后面的线状队列。

    在确保所有陆训万无一失后,叶绍瑶有了最紧迫的任务,给所有成员速成后外点冰一周。

    赛前最后两天,叶绍瑶在冰场待到了晚修下课,一看挂钟,成功打破自己创下的九点钟纪录。

    “三中小分队所有队员掌握1T计划成功!”她给季林越拨去电话。

    自打开学,每天抽空往返两校变得不太现实,叶绍瑶和季林越每天保持联系,各自监督各自小队的技术动作。

    那头的季林越叹了声气,字里行间透露着疲惫:“我这儿的人数是你的两倍。”

    “明天周六,我们中午就能到冀河省,小季教练可以在下午临时抱佛脚。”

    星期天就是队列滑比赛,全场以自由滑一场定胜负,没有绝地反击的余地。

    “其实我根本不抱期待。”

    叶绍瑶蹲在电话机旁,她对队伍的训练情况很有数。

    虽然被强制拉来的大家怨气冲天,但无不具有契约精神,没人自甘落后,一天的上冰时长能够抵学生运动员一周的冰时。

    连向琴琴也和她们开玩笑,说打完这一场仗,她们完全可以报一个大众组的赛事玩玩。

    可是硬性条件摆在那里,这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叶绍瑶只能求问心无愧,在自己的能力限度内做到极致。

    “明天得合乐,还要给突发状况预留缓冲时间,看来今天得熬到门禁了。”

    “十一点?”叶绍瑶哑声,这是什么拼命三郎。

    她刚创下的纪录还没过一遍凉水,就被某人轻轻地破掉了。

    比赛开始前一天,联队向火车站进发,临行前,队员特地给学校那尊孔夫子雕像献上贡品。

    “孔子还管这个?”向琴琴不解。

    比赛开始前一个小时,联队在体育馆外集合检录,比赛顺序单发到手里,叶绍瑶才知道同台竞技的对手有多大牌。

    不说那些能一流的校队,只提一嘴哈市铁路中学,他们可是各大花滑赛事开幕式的御用队伍,和花滑协会有深度合作的。

    只怪自己不知者无畏,还妄想从新颖的艺术编排另辟蹊径。

    “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