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00-110(第26/32页)

了:“为什么不守潼关, 要突然去打陕郡?”

    宇文融猜测:“如果把陕郡收回来, 也能算上一点战绩?”

    萧崇更困惑:“可安禄山怎会放区区四千的兵力在陕郡, 万一这是诱敌深入呢?”

    宇文融试图辩驳:“如果不是诱敌深入, 就是战绩。”

    百官有的赞同收复陕郡, 有的则担心陕郡是个陷阱, 还不如好好守着潼关来的稳妥。

    萧崇一语中的:“攻下陕郡, 对当时的战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啊?”

    事实上, 不仅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去攻陕郡弊大于利。保下长安的关键在守住潼关,而不在攻下陕郡。

    哥舒翰大腿一拍:“该守潼关的呀!”

    “嗨呀!”

    他摇头叹息,十分惋惜的模样。

    【李隆基一声令下,让哥舒翰冲锋陷阵,冲!】

    【但哥舒翰是个将军,且已经到了潼关,他知道手里的兵是什么样子,知道什么决策有利于战局。就是从哥舒翰私心的角度来讲,他也是希望选择更稳妥的据守潼关,而不是出兵打仗。】

    【他的身体素质已经不允许他做这样激烈的活动了,人到老年,所求的还是一个稳妥,既然据守潼关也有一线之机,那么为什么不选择潼关呢?哥舒翰他是想活着的。】

    【哥舒翰上谏跟李隆基分析局势。他先是把这可能是安禄山他诱敌深入的计划的一环说了出来。“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羸师以诱我。若往,正堕其计中!”】

    【安禄山他的造反才刚刚开始,怎么可能没有准备呢?这是陷阱,去了就中计了!这是一个身经百战之老将的谆谆之言啊。】

    【接着哥舒翰从敌人角度分析,“且贼远来,利在速战;官军据险以扼之,利在坚守。”那逆贼千里迢迢来这里,他肯定是想快速结束战斗的,但是我们不着急啊,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据守,跟安禄山搞拉锯战。】

    【哥舒翰又从安禄山残虐失人心,以及现在各地自发组织起来的反安禄山大军还没有完备的两个角度,来劝说李隆基。“贼残虐失众,兵势日蹙,将有内变”,“今诸道征兵尚多未集,请且待之”。】

    【可以说,哥舒翰他虽然中风了,但是多年的战斗经验,还有他的战斗头脑的就是在的。尽管现在有说法,中风之后脑子可能会不清醒,但从这封谏书来看,哥舒翰宝刀未老,智慧仍在。】

    天幕说完哥舒翰的谏书内容后,天幕下那些支持出战的一派纷纷点头。

    “是啊,没错。”

    “是这个道理,不出战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且安禄山的后方失火,自发反对安禄山的军民中,已经形成了两个战场,焉知再多等些时候,会不会出现第三个,第四个呢?”

    “哥舒翰有大智慧啊,不愧是西北王!”

    哥舒翰又拍了大腿。

    他浑身都舒坦了。

    他刚刚当然是觉得出兵是最坏的打算,但究竟坏在何处,他说不出,只觉得有什么堵在自己的胸口,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天幕就是他的另一张嘴啊!

    对,没错,他想的就是这个意思!

    哥舒翰站起来走来走去,越想越兴奋。

    这是我写的谏书?这样有条理的分析,这样成熟的谋略,当真的是他哥舒翰能拥有的?

    此时四十出头,还没混出名堂的哥舒翰激动坏了。

    他合掌一拍:“老子真牛逼啊!”

    安禄山的眼神是蔑视。

    他像是能透过天幕看到李隆基一般,蔑视的视线直直穿透天幕。

    现在他越发瞧不起坐在皇位的李隆基了。

    真是什么人都能当皇帝了,这简直是个笑话。

    他只是用了一个小小的计谋,就真的能把李隆基给骗住了?

    哥舒翰倒是有点小聪明,但是那又如何呢?

    跟他平起平坐,一个东北王一个西北王,他哥舒翰凭什么。

    凭他中风路都走不明白吗?

    阴暗又自大的情绪在安禄山胸中一点点滋生。

    天幕对李隆基所做蠢死的不避讳,所讲的安史之乱甚至能将李隆基身上的所有缺点放到最大。

    作为安史之乱的利益既得者,安禄山只觉得,在李隆基那些愚蠢行为的衬托下,自己的形象更加光辉伟大了。

    这简直就是他安禄山的高光时刻,人生巅峰!

    【不仅仅是哥舒翰在疯狂劝李隆基据守潼关,这时候,在河东战场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也联名上谏,他们恳求李隆基准许他们向北出兵,直捣安禄山的老家,那时候叛军必然溃散不成气候。但潼关必须拖住安禄山的主力,千万千万要守好潼关。】

    【按理说,哥舒翰已经把事情说的这么明白了,李隆基该听听哥舒翰的意见吧?但是没有,李隆基他没有听,因为奸相杨国忠又开始说唆使李隆基了:哥舒翰得出战,他必须出战!】

    【这就要说到杨国忠跟哥舒翰的恩怨了。】

    [啊啊啊,又是奸相杨国忠。]

    [杨国忠死不足惜啊!他这个没用的东西!]

    [百害无一利,他活着就是在浪费大唐的空气。]

    [我的大唐被这奸人玷污了。]

    [李隆基不会又信了杨国忠的鬼话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吧?]

    [自信一点,就是你想的那样,不然长安到底是怎么沦陷的呢?]

    “听信谗言……亲贤臣远小人实在是太重要了。”

    李倩入是说道。

    李瑛表示:“其实皇帝是什么样子,他身边的臣子就是什么样子。你看你皇爷爷身边还有‘杨国忠’吗?”

    说着,李瑛给了李倩一个,我看好你的眼神。

    李隆基有意传位于李倩这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

    李倩的伴读是李隆基亲自给选的,甚至让宰相张九龄当他的先生,且他的先生可不仅仅是张九龄一人。

    在别的皇孙玩泥巴的时候,李倩都能独立看奏折,对时下政事提出自己的看法。

    太子李瑛年纪大了,又不想当皇帝,这皇帝除了李倩还能有何人?

    杨国忠在马背上,一边控马,一边看天幕,只觉得自己的肺都要被颠出来了。

    “杨国忠死不足惜啊!”

    “他这个没用的东西!”

    “杨国忠玷污了大唐。”

    他看天幕,脸色是越看越阴沉。

    为躲避安禄山,他走的全都是小路,山路,腿上脸上都是被划伤的痕迹。

    无妨,这些人骂他又有什么用呢?

    这是只有他跟安禄山还有史思明能看到的东西,旁人瞧都瞧不见。

    有谁知道他杨钊,就是以后的大唐奸相杨国忠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