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90-100(第9/35页)

下,李亨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了。】

    【但李隆基真的是出于一片公心吗?】

    【其实未必,李隆基对当时的战局并不是乐观的,他是持悲观态度的。但凡他认为自己能打败安禄山,当时在长安的时候就不会选择逃跑。在蜀中安定下来之后,他选择的作战计划也只是让几个儿子冲锋陷阵,他一不愿意吃苦,二不愿意背锅,李亨愿意当皇帝,大唐栽在他手里,亡国之君就是李亨,而不是他李隆基。】

    【第三点,在逃亡蜀中的整个过程,他也清晰看到了自己如今已经没有什么拥护者了,他作为皇帝的威严在大大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他就算跟李亨对上,也不一定有百分百的胜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夹杂在一起,最终李隆基把皇位给了李亨。】

    [真的是算计来算计去。]

    [一种各怀鬼胎但是还要维持表面平和的感觉,]

    [从这之后盛唐就不在了。]

    李隆基犹疑了。

    他爱权力,他心里知道。

    愿意把手中所有的权利都放掉,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天幕问到他是否出于一片公心的时候,他自己也迟疑了。

    随着天幕讲述的内容越来越接近安史之乱,并且深入到其中,百官的心情就越发沉重。

    “各怀鬼胎但是还要维持表面平和。”

    这就是那个时期的大唐吗?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竟无一人为江山社稷考虑了吗?

    再无能臣可用了吗?

    此刻,众人对安史之乱是如何发生的好奇心到达了顶点。

    但天幕始终未讲。

    天幕讲起了李隆基退位后的生活。

    这次的天幕讲的是《长恨歌》,讲的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有始,便有终。

    长恨歌并未结束。

    【退位后,李隆基开始在蜀中过上太上皇的生活了。逃到蜀中后,他的生活过得好吗?】

    【我想白居易的《长恨歌》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这说的是在蜀中的李隆基。他现在彻底闲了下来,马嵬坡,贵妃的死始终环绕在他的心头,他始终都不能忘记杨贵妃。在思念难以排遣,夜不能寐的晚上,李隆基创作了《雨霖铃》,这也成为以后著名的词牌名。】

    【就在李隆基日夜怀念杨贵妃的时候,新皇帝李亨收复了长安,他在收复长安之后,给李隆基接连去了两封信,表示要将李隆基接回长安,安度晚年。】

    【可是现在手无任何权力的李隆基,真的可以安度晚年吗?】

    [我记得是没有啊。]

    [好像是被幽禁了?]

    [我还记得李亨当太子时候的打压,现在李亨当皇帝了,他们好像是调换了位置,李亨开始打压他了。]

    [惨,真的惨。]

    [只能说他活该吧,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李隆基的手慢慢握紧了。

    “被幽禁了。”

    “李亨开始打压他了。”

    这竟是他的晚年?

    此时的李隆基如何都无法想象自己的晚年是天幕所说的那样,说一不二的皇帝变成了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仰仗别人鼻息而活的废人?

    天幕的场景开始变化了。

    一身紫袍的年轻人跪在一个发须皆白的老人面前,痛哭流涕。

    老人手拿明黄衣袍,披在了年轻人的身上。

    年轻人深深弯下了腰,拒不接受这身份象征的衣袍。

    他们的背后,是守护他们身穿甲胄的禁军。

    再往后,场景更宏大了些。

    画面缩小,老人和年轻人皆变成了蚂蚁大小,棋盘格一般的一百零八坊整齐排列。

    禁军不仅仅在守护着那两人,禁军在守护着这整片区域。

    这是,长安。

    “长安回来了?”

    “回来了,一定是回来了!”

    “逆贼终败啊!”

    安禄山舔着个大肚子,皱眉冷哼。

    什么?逆贼终败?

    谁是逆贼,他安禄山是逆贼?

    安禄山往小土坡上吐了口唾沫。

    “呸!放他的屁!”

    拜了这怎么可能,他,上天选中的天之子,怎么可能拜?

    胜负兵家常事,他应该只是不在长安了,他才不会失败!

    安禄山是如是给自己壮胆的,但是心底最深处是有疑虑的。

    长安又重新回到那无能的李隆基手里?

    文武百官振奋。

    自长安被逆贼攻陷,皇帝逃跑,百姓流离失所之后,文武百官看天幕皆有揪心之感。

    那是长安,那是他们的京都,那是他们日日夜夜生活的地方。

    朝鼓而起,暮钟而息,他们奉为信仰的地方朝夕见溃散。

    这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

    现在,长安回来了!

    他们的信仰就都还在。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整颗心都变得轻盈起来。

    他们甚至在讨论天幕里最开始出现的那两个人是谁。

    宇文融傻了吧唧:“最开始出现的那两人,是陛下和太子吧?”

    李林甫看了宇文融一眼,为傻子解释:“不错,天幕说,此时陛下已成太上皇。”

    萧嵩感于父子二人之间的深情:“陛下将黄袍亲自加于太子之身,想必是认可太子的地位吧。”

    韩休满意点了点头,难得跟萧嵩搭话:“太子拒不接受这衣袍,想必心中更想将皇位还给陛下的吧?”

    张九龄看到天幕,不疑有他,感叹:“真是一幅感人的父慈子孝的画面啊!”

    【“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思恋晨昏,请速还京以就孝养。”】

    【李隆基回到长安,这个他曾经为了活命而弃之不顾的京都。短短的时间内,他和李亨的身份就调转了个。走之前,他是皇帝,走之后,皇帝变成了李亨,他成了手无实权,该安享晚年的太上皇。】

    【李亨早早就算着时候,过来接李隆基,尽管这个时候的李亨是皇帝,但是他脱去了龙袍,穿上了紫色衣服,就好像皇帝还是李隆基,而他,仅仅是李隆基的儿子一般。李亨表示,现在长安回来了,皇位也该重新还给李隆基。】

    【李隆基坚决不接受:“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天命和人心都在你身上,你能让我保全余年,已经是你非常孝顺了!】

    【真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啊。】

    李隆基感觉不太对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