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80-90(第23/37页)

了,周围安静极了,但气氛却没有降到冰点,所有人都在热切地看着武惠妃。

    本来在座位上,半眯美眸慵懒随意的武惠妃,现在眼睛大了半圈,像是一只慵懒的白猫浑身的毛都炸了一圈。

    为什么都在看她!

    武惠妃只听神音未看天幕,不知道嫔妃是因为什么激动。

    她现在像是上课被点到回答问题的学生,带着几分仓皇飞速扫视弹幕。

    “就是不知道李隆基曾经宠爱的武惠妃听了这话有什么感想。”

    真是无妄之灾,哪个后人把她单独拎出来丢人的?

    她根本不想上天幕。

    且她能有什么感想?!

    她对李三郎那都是逢场作戏虚与委蛇,让她吃醋?这是不可能的。

    李三郎把她儿子拎去给皇后养这件事,她还在记仇呢,吃他的醋?

    笑话。

    男人要是不能成为助她拿到权力那还有什么用?

    武惠妃冷哼一声。

    都赖李三郎!

    现在好了,这事指不定得被她们惦记多久呢。

    应付李三郎一个人就已经够让她烦了,现在又多了一大批。

    武惠妃已经看到了她的清静日子对她挥挥手离她远去的场面了。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让她们以为,他对此事毫不在意。

    热情消减了,她们也就消停了。

    武惠妃故作不在意的模样,把手里的茶盏轻轻放下。

    她发誓,真的很轻。

    但在这安静的环境中,茶盏碰茶托的清脆声音是分外明显的。

    妃嫔们手拉手激动:快看快看,她生气了,她生气了!

    自从武惠妃的儿子被送到皇后这里来养,就很难看到武惠妃的身影了。

    她渐渐不再参加后宫的任何团建活动,皇后亲去拉她,她才被迫赏脸参加。

    就是参加了,也没有什么表情,像是对什么都不再期待了一般,有些死气沉沉的。

    现在嫔妃们不仅听到了茶盏茶托碰撞的声音,她们还看到了武惠妃窘迫又强装镇定的脸色。

    真是难得在武惠妃的脸上看到什么表情。

    众嫔妃:真好玩。

    把武惠妃搞奓毛真好玩!

    平日里不喜欢的武惠妃,现在居然有些可爱了。

    王皇后看着这模样,也忍不住笑出来。

    后宫之中其乐融融。

    快乐是属于他们的,悲伤是属于李隆基的。

    “一场宏大的,大家都知道的偷天换日。”

    李隆基窘迫着窘迫着,已经有些习惯了。

    他现在面无表情,甚至想骂天幕里的自己两句。

    没用,你是真没用啊!

    你跟英明神武的朕相去甚远。

    搞这薄纱一样的遮羞布干什么?欲语还休吗?

    宏大的偷天换日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大家都知道的偷天换日那还是偷天换日吗?

    偷啊,那是偷偷的进行啊。

    李隆基“哎呀”了一声,恨铁不成钢。

    现在好了,现在把他晾在这里丢人。

    这件事在当时估计做的就不隐蔽,不仅仅是当时的人知道,一千三百年之后后世所有人都知道了。

    现在,他的文武百官们也全都知道了。

    真离谱啊,史书都写的这样隐晦了,后人是怎么把那么多事情联系起来的呢?

    弄清楚那些复杂的事情,复杂的年份,以及每件事情之间的关系宛如抽丝剥茧一般困难。

    后世有什么专门研究这个的庞大组织吗?

    这个庞大组织编撰的书籍,是面向整个国家的所有人?

    简直无法想象。

    李隆基只觉得匪夷所思和瑟瑟发抖。

    害怕.jpg

    完全不知道后人还要扒出些什么事。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说到杨贵妃的宠爱,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荔枝。】

    [对对!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实在是太有名了。]

    [妃子笑,写的多美啊。]

    [其实我不是很懂啊,为什么给杨贵妃送荔枝就代表了唐玄宗很宠她啊?]

    荔枝……

    天幕下,所有人沉默不语。

    那如果要说荔枝的话,他们完全可以把李隆基对杨贵妃的这份宠爱给具体化了。

    明白了,现在全都明白了。

    赵丽妃咂嘴:“这是真的爱吧?”

    说完她自己又把自己的话给否定了。

    怎么会真的爱呢,这跟天仙似的杨家女娘,是被勒死的啊……

    武惠妃看了看天幕,对帝王宠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她自嘲笑了笑。

    荔枝,连她都不怎么能吃的上几回的荔枝。

    王皇后表情逐渐严肃起来。

    这荔枝能大量频繁出现在宫中,想必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吧?

    【为什么说这个荔枝能代表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爱呢?当然,这和那首我们熟知的诗分不开关系。“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除了诗歌的宣传作用,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荔枝在唐朝非常珍贵。我们现在人人都能吃到的荔枝,在唐朝是非常珍贵的水果,珍贵的什么程度呢,珍贵到皇帝拿荔枝赏赐大臣,每人只能有一颗。】

    [我的天,只有一颗?皇帝太抠了。]

    [就这,大臣还愿意跟着他干?要我我掀桌了。]

    [哈哈哈哈,一颗荔枝就很珍贵了,在长安很难吃上荔枝的。]

    同样没怎么吃荔枝的李隆基:……

    后人说他抠。

    【荔枝晶莹剔透,汁水饱满且十分甘甜。正是因为这极高的糖分,荔枝的保鲜期很短。短到“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但唐朝的驿站十分发达,几乎每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小驿站一共有一千六百三十九个,这样的交通运输为荔枝的运送提供了可能。但尽管唐朝有着超越此前任何一个朝代的运输系统,可把荔枝运送到长安依旧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这要从荔枝产地说起。唐朝的主要荔枝种植地在两广、福建和川渝。如果荔枝从福建出发,那么荔枝要苦逼地跑五千多里。如果从荔枝从两广出发,那荔枝就更痛苦了,荔枝不仅要走四千多里的路,它还要爬山。这两条路所花费的时间都是十天左右,荔枝跑到长安它都该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