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 60-70(第6/15页)


    “完了,是我不好,嫂子,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沈爱花哭笑不得,安慰道:“没事,嫂子生了两个,心里有数,这是正常的。”

    赵小甜不太信,她来之前嫂子吃军区食堂,伙食没啥油水,等她来了之后天天炖汤炒肉,生怕嫂子营养不足,细细想来,嫂子这两天确实胖了。

    好说歹说,赵小甜终于相信沈爱花没问题了,解释得沈爱花一身冷汗。

    这下好了,赵小甜不张罗买肉了,跑去别的嫂子家,看谁家在屋子里种了绿叶菜,春日里,这玩意不好找。

    苏洪对沈爱花感叹道:“嫂子,小甜同志对你真好。”

    沈爱花骄傲道:“那也不看是谁的妹子!”

    苏洪很想说,这应该是赵副团长的妹子吧。

    “嫂子,想知道后面苏月是怎么处理的吗?”闲来无事,苏洪想起了八卦。

    沈爱花一脸正直,“小甜说了,我们不关心,我肯定和小甜一条战线的,不想知道!”

    苏洪憋笑,如果嫂子的眼神没那么飘,他就信了。

    咳了两声,想起这是赵副团长的媳妇,不能太开玩笑,主动道:“是我想找人说说,嫂子不嫌烦的话,听听就行。”

    沈爱花一扭头,“想说就说呗。”

    憋住笑意,苏洪道:“最后组织决定,将苏月遣散回老家,不允许她随军了,汪营长的母亲过两天来接苏月。”

    沈爱花眉心一跳,居然这么严厉?不像是黄嫂子的做法啊,再说黄嫂子也没权力把人赶出军区。

    苏洪知道沈爱花的疑惑,主动解释,“四团团长张强回来了,特地为这事跑一趟,并训斥了汪健康一顿。”

    沈爱花更疑惑了,若说四个团,那个团的团长最奇葩,那非四团团长张强莫属。

    不成婚,不爱说笑,不喜休息,整天在前线泡着,部队想给他提干升职他都不同意,更别提管闲事了。

    沈爱花还是没忍住,“为啥?”

    苏洪清清嗓子,一脸严肃,效仿道:“四团团长说,‘老子团里最能干的就是曹振东,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娶媳妇,谁颠倒是非和他定下来的媳妇过不去,就是和老子过不去。’”

    沈爱花嘴角一抽,这话,被张强团长说出来,一点都不奇怪,还挺正常的。

    忽然,病房门口小护士疑惑的问,“赵同志,你站门口干啥,你嫂子没睡,快进去吧。”

    沈爱花和苏洪:

    不听苏月八卦的赵小甜:

    苏洪心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姑嫂还真像呢。

    赵小甜被沈爱花连夜赶回了农场。

    用她的话说,“可以适度拿乔,但不能耽误正事,赶紧去搞事业。”

    当然,赵小甜是被专车接回去的,陈平磊的车。

    车上,赵小甜羞愧,“陈局长,麻烦你了。”

    陈平磊笑呵呵,“不麻烦,万一明天还不能正常上课,我头疼的日子才来了呢。”

    修理培训班全靠赵小甜的技术撑着,哪怕她留下笔记,但学员就觉得还是赵小甜讲得透彻,他们更容易听懂。

    这件事陈平磊也是担了军令状的,不然也不至于在这边住了一周。

    赵小甜憨笑,在精明的老姜面前,她可以不好意说回家种田那套,简直自取其辱,还是装傻好。

    陈平磊没觉得赵小甜有什么不对,小姑娘孤苦无依的,势弱,有点能力当然能借势,不耽误正事他都可以不计较,但有一件事必须要计较一下。

    “小甜,你不厚道。”

    赵小甜一愣,这幽怨的语气为哪般?她哪里不厚道了?

    一瞬间,赵小甜甚至想到了在农场是不是忽悠场长和知青太过火了,这下惹众怒了?

    第t? 65 章

    陈平磊很快给了答案, “看来是我不够了解小甜,原来修拖拉机不是你的强项,造细纱机才是你的天赋。

    赵小甜:你错了, 细纱机是我借花献佛, 修理才是我的强项。

    不管赵小甜怎么解释,陈平磊认定了赵小甜就是搞纺织的人才,一直要给她一个发挥的舞台。

    赵小甜提醒,“陈局长,您是农业局的局长。”纺织是工业的事, 和您没关系啊。

    陈平磊笑成一朵菊花, “我是党员, 第一要务就是为人民服务, 找到能帮助人民的人,小甜,你就是那个人, 要好好干!”

    赵小甜一头黑线, 修理这块她还没搞明白呢, 实在不想揽其他任务。

    能当上局长, 陈平磊绝不是一意孤行的人, 他很擅长揣摩人心思,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有幸被他精准服务。

    见赵小甜面有难色, 他主动问:“可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想到赵小甜在老家的表现,他有点心疼,“我理解你在老家藏拙的心思, 我之前只以为你技术好,要不是那个姓苏的女同志闹, 我的桌面上还接不到你的详细资料,小甜,你放心,别的地方不敢保,在齐市,纺织这条线随便你搞,你看上哪个纺织厂都行,我调你过去!”

    陈平磊给了最大的诚意,要不是看到徽省那边流通的细纱机实在出色,他也不可能下这么大决心。

    现在国家最缺的就是技术,只要技术好,什么都可以通融。

    赵小甜能理解陈平磊的激动,可是她不行啊。自家事自己清楚,细纱机的改良方案,完全是她上辈子无意中得知的,很多原理她都不明白,要是真跑去纺织厂指手画脚,那才误人子弟呢。

    见赵小甜犹豫,陈平磊鼓劲道:“小甜,不说别的,细纱机改良的想法,你确实超前,若你实在对纺织厂没兴趣,我也不强求,这细纱机的事,你考虑考虑。”

    怕赵小甜不心动,他再次抛出诱饵,“过段时间就是端午节,后面还有国庆中秋,你们机器厂刚成立,我看你们平时都挺大方的,喜欢为工人谋福利,你难道没考虑节礼吗?”

    “纺织厂别的不多,瑕疵布和瑕疵成衣可不少。”

    赵小甜心里飞速打着算盘,陈平磊确实说到痒处了。

    机器厂、修理厂包括培训班都成立有段时间了,再说农场要办学校,学校也有不少工人呢。农场的工资肯定不如城里,没道理福利一点都没有。

    工人多数都是农场本地人,人本分,也没几个赚过工资,但要想马儿跑,总要给马儿草。

    虽然随便发点加米脱粒的福利大家也很开心,但怎么能比得上几尺布,一件衣裳呢!

    农场人长得高大,做一件衣服至少需要七尺布,身材高大些的,要十二尺哩!

    农场每年每人只有六尺布票,根本不够一个人做一件衣裳的。即便够,也要有钱买布才能做。

    如果给工人发布料做福利,怕是他们做梦都要笑醒。

    可问题是,纺织厂这个便宜不好占。

    她这三板斧,不知道能不能换这笔买卖。

    别看她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