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汉初成开国首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到汉初成开国首相》 70-80(第6/15页)

上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如今却成了被囚禁在长安的“淮阴侯”。韩信心中苦涩,却也无可奈何。

    “大将军……不,淮阴侯,您这边请。”狱卒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生怕惹恼了这位曾经的战神。

    他一个打工人何其卑微,人家君臣搁他牢房闹别扭。

    韩信冷哼一声,没有理会狱卒,径直朝外走去。他被贬,刘邦并没有完全剥夺他的自由,长安城内,他依然可以走动。

    走出牢狱,韩信站在长安的街头,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却感到无比的孤独。

    他曾经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韩信握紧了拳头,心中心气难平,“刘邦,你今日如此待我,他日我必让你后悔!”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韩信抬头望去,只见一几辆马车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刘邦的亲信——夏侯婴,滕公见到韩信,勒马停下,拱手道,“淮阴侯,陛下有旨,让我送你入府。”

    “怎么,我走动走动也不行吗?”

    夏侯婴笑道,“当然行,那不是怕你不知道新家地址吗?让我来送一程。”

    当年韩信初入汉军犯军纪,要被斩,还是夏侯婴救下来的,把他推荐给萧何,韩信想起往事,也不想对他发火,就入了他的马车。夏侯婴是刘邦的专属车夫,也是侯爵位,来接他也是给他面子。

    他也觉得韩信不识好歹,但年轻人钻牛角尖正常,谁还没年少不识好歹过呢?韩信今年也才二十六岁。

    他们这年纪在沛县时,更不知好歹犯浑的事多了去了。

    夏侯婴也不多话,把他送到淮阴侯府,这里靠

    未央宫极近,就是旁边的宅子,原本就有,未央宫是阿房宫,这宅是赵高给自己建的,离阿房宫近,他好更快得知消息。

    但夏侯婴不能说,其他人也不知道,万一让韩信知道是赵高的,这人不得想什么,还以为故意辱他。

    韩信下了马车看到门匾上淮阴侯府,气笑了,“陛下这是早就想着给我贬成什么了?”

    夏侯婴摇头,“那倒也没有,这匾是陛下昨日连夜让人弄的,今天给挂上去的。这宅子是长安最奢华的豪宅,用的木料与阿房宫一样,尽是大木,说是宅院,与宫殿无异,原本是要并入未央宫里头,但陛下拒了,这宅院前门靠着未央宫,走数十步就是大路,什么都方便,里头极大,后面依着渭水,依山傍水让人艳羡。先前许多人向陛下讨要,陛下都拒了,这几天收拾出来,说淮阴侯有什么不便就说。”

    阿房宫并没有被烧毁,那么其他宅子也都保留下来,赵高在咸阳的宅子,萧何住了进去,那也是奢华异常,但萧何节俭惯了,将东西都收起来,与张良一般装旧,显得平平无奇了些。

    这靠近未央宫,还没住过的府宅也是非常新,但空无一物,萧何听说,就把库房里原先的摆件装饰,前几天让人搬这里来,给淮阴侯府装修上了。

    他也没露面,也不许人提。

    魏倩看这宅子也是很心动的,但过犹不及,咸阳的魏府已经是天下无二的大宅了,长安也就她一个人住,住进去空空荡荡,又会招恨,她也就拒了。

    于是便空了下来,谁来要刘邦都不给,估计早就想好给韩信留下来的。

    韩信走进淮阴侯府,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由得一愣。虽然心中对刘邦的安排依旧不满,但眼前的宅院确实奢华至极,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

    庭院宽阔,青石铺就的地面平整光滑,四周种满了名贵的花草树木,假山流水错落有致,仿佛置身于一座精致的园林之中。正厅的门柱用的是上等的楠木,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屋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格外气派。

    韩信走进正厅,只见厅内陈设极为讲究,桌椅案几皆是上等的紫檀木制成,雕工精细,显得古朴典雅。墙上挂着几幅名家的字画,案几上摆放着青铜器皿和玉器摆件,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这宅子……倒是比我想象中要好得多。”韩信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陛下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夏侯婴跟在韩信身后,听到他的话,连忙解释道,“淮阴侯,这宅子确实是陛下特意为您准备的。您看,这里离未央宫近,出入方便,上朝办事逛街都方便,宅子里的陈设也都是萧相国亲自安排的,陛下对您还是十分看重的。”

    韩信闻言,眉头一挑,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看重?呵,陛下若是真看重我,又何必贬我为淮阴侯?这宅子再奢华,也不过是一座牢笼罢了。”

    夏侯婴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接话。他知道韩信心中怨气未消,再多解释也无济于事,便不再多言,只是默默跟在韩信身后。

    第75章 良弓藏(三)长嫂的理性……

    韩信在宅子里转了一圈,越看越觉得心中复杂。这宅子确实奢华,但越是如此,他越觉得刘邦的安排充满了讽刺。这座宅子,表面上是对他的优待,实际上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

    走了很久很久到后院门外,韩信站在渭水边,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百感交集。他握紧了拳头,又缓缓松开。

    刘邦每次都这样,占尽了理,他心里恨意满腔又难聚起来,与他撕破脸皮的反。

    毕竟他若要走,只要不被关大牢锁住,他自然能走,跳这渭水里也游走了,天下这么大。可是偏偏又仿佛对他千好万好,让他就这么与他僵持着。

    要么与他彻底决裂,一斩所有的恩义,要么君臣信任如故,这般狠不够决断,仁不够彻底,最是磨人。

    夏侯婴早就走了,给他留下了仆侍,八个侍女,八个侍从,还有看守大门的守卫八人,管家一个,婆子六个,厨师与干杂活的十来个。

    看主人家心情不好,他们也就默默不说话,洒扫打理起来,人多一忙活,这宅院也就活过来了。

    魏倩在咸阳休息了两天,她两天没出院门,晒着太阳喝茶赏花,日子也太闲适了,她想起她哥魏均与嫂子顾芊也在府里。

    顾芊怀孕,她怎么也得去看看,她其实也前几年就过年匆匆一面,真没什么印象,她与魏均成亲的时候,恰逢陈胜造反,她家与魏家交好,便跟着一起奔逃。

    当年顾家为了攀附魏家,把她嫁给了魏均,但好在魏均虽没有大出息,但实在是个好人,对她一切都好,她外柔内刚,很是珍惜得来不易的安稳日子。

    顾家曾经在魏国时也算得上是贵族,但随着魏国的覆灭,王族都四散奔逃,更何况顾家?顾芊的父亲顾衍是个典型的贵族子弟,虽然家道中落,但他依旧保持着贵族的傲气,不肯低头谋生,不理俗物,整日里只想着如何恢复家族的荣光。顾芊的母亲早逝,家中除了她,还有一个弟弟顾远,年纪尚小,尚未成年。

    顾芊自幼聪慧,性格坚韧,虽然家境贫寒,但她从不抱怨,反而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她深知家族的没落已成定局,唯一的出路便是靠自己。

    顾家与魏家本是世交,顾衍与魏倩的父亲魏无知年少有交情,随着魏家的没落,两家的来往也逐渐减少。直到陈胜起义,天下大乱,顾衍才去求魏无知。

    魏家在乱世中不仅没有没落,反而因为魏倩的远见卓识,在会稽站稳了脚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