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到古早重生文后拿了女主剧本》 90-100(第19/29页)
妃拳打脚踢,还怂恿怡亲王去宗令那里告过宁王几状。
自打那之后,两家就再无往来。
宁舒更是连看宁王一眼,也嫌眼脏。
她轻轻地给顾悦拍了拍肩膀,像是在掸什么脏东西似的。
宁王淡淡地斜了宁舒一眼,冷声道:“过来。”
这声“过来”是对着明芮说的。
他转身继续往里走,抬步上了楼梯。
明芮便跟在他身后,始终维持着落后两步的距离。
在萧燕飞的身边擦身而过时,明芮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意思是,别出声,她无事。
萧燕飞意会,微微颔首。明芮最了解她自己的处境,任何人的妄动,只会害了她。
明芮若无其事地往上走,毕恭毕敬,亦步亦趋。
“大理寺开审了!”茶楼外,一个粗布短打的青年快步朝这边走了过来,对着里面喊了一声。
一楼的大堂登时骚动了起来,一部分茶客干脆结账离开了茶楼,往大理寺公堂的方向走去。
哪怕到那里也看不到什么,但说不定能最快得到消息呢。
萧燕飞拍了拍小郡主的肩头:“我们先上去吧。”
宁舒就挽着顾悦的胳膊跟在萧燕飞身后上了楼,又回了她们的那间雅座。
“悦悦,这家茶楼的金橘雪泡做得不错,我和燕燕刚喝过了,很消暑。”宁舒乐呵呵地说道,吩咐小二把他们这里招牌的香蕈饮、紫苏饮、沙糖绿豆、荔枝膏水也各上三份。
“好嘞。”小二最喜欢这种出手阔绰的豪客了,笑呵呵地应了,匆匆下楼。
小郡主慵懒地托着下巴,没好气地嘀咕道:“宁王怎么也来了?”
还就在她们隔壁的雅座。
真是晦气。宁舒嫌恶地皱了皱鼻头。
“应当也是在等三司会审的结果。”顾悦慢慢悠悠地轻啜了一口金橘雪泡,唇角翘出一个不太明显的弧度,又给宁舒一个赞赏的眼神,意思是,味道确实不错。
小郡主得意洋洋地笑了,扶了扶鬓角那璀璨生辉的红宝石珠花。
那是,自己的品味一向好。
她嘴里疑惑地问了一句:“他这么关心承恩公?”
据她所知,宁王与承恩公并不亲近。
她听父王和母妃说过,说是宁王算是保皇党,除了皇帝外,和朝中的任何人都不亲近。
“宁王去年去过一趟兰山城。”顾悦不经意地随口说道,表情平静地喝着冰饮,坐姿笔挺优雅。
“啊啊啊!”宁舒兴奋地捏着小拳头,两眼亮晶晶的,“真的吗?”
“悦悦,你怎么知道的?”宁舒激动地从椅子上半站起了身,几乎将半个身子凑到顾悦跟前,急切地催促道,“快说说,快说说。”
顾悦慢条斯理地放下杯子,很顺手地往宁舒的肩上轻轻一推,一板一眼道:“坐好。”
她的小脸上就差写着:乖,坐要有坐相。
宁舒便乖乖坐好,正襟危坐,明亮的双眼都舍不得眨眼了。
顾悦淡淡道:“我听我爹说的,去年十月去的。”
既然爹爹说话时,没特意避着她,想来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吧。
宁舒以右手的拇指与食指轻轻地摩挲着自己的下巴,喃喃自语:“原来他也过去兰山城啊。”
“可宁王那会儿不是在北境当监军吗?他不在前线,跑去兰山城做什么?”
皇帝一直提防着谢家,派了宁王去了北境,名为监军,实为监视谢家父子。
“当时谢大元帅与北狄军大部队在前线尚云草原作战。”顾悦以手指沾了点茶水,专心致志地在桌上画了起来。
宁舒被她的动作吸引了注意力,好奇地凑过去盯着看。
看了一会儿,她看出了些许端倪:“悦悦,你画的这是山?”
“这是……”萧燕飞同样在看顾悦以茶水画的图,若有所思道,“兰峪山脉?”
顾悦抬眼朝萧燕飞看来。
“我看过《大景舆地要览》。”萧燕飞笑了笑。
她穿来后,为了了解这个朝代,看过不少杂七杂八的本朝史,也看了一些地理志。
顾悦一本正经地说道:“兰峪山脉是中原的一道天然屏障,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火纷争了数千年。”
“山脉的形状横看如狼,听说,兰峪在北狄语的发音就是狼的意思。”
“太祖皇帝说兰峪山脉的地形易守难攻,是必守之地,着令修建的兰峪关就在这里,”顾悦指着山脉上某个凹陷的位置说,“还以此为中心建了一段长城……”
“兰山城在这里。”顾悦又在兰峪山脉的西南方画了个圈,“兰山城的位置也是太祖亲选,作为联系兰峪关与中原的一个纽带。”
“兰山城在,则中原安。”
顾悦有板有眼地娓娓道来,从兰峪山脉说起,说到兰峪关,说到兰山城,萧燕飞和宁舒听得专注,小姑娘说得很多东西,是萧燕飞在其它书上都不曾看到过的。
“悦悦,你怎么什么都懂啊。”宁舒小嘴微张地惊叹道,心里约莫猜到了:宁王怕不是嫌前方太危险,这才避到后方的兰山城去了吧。
顾悦表情端肃,眸子似乎比刚才又璀璨了几分:“我家有舆图。”
大景的舆图就挂在她爹的书房里,爹爹这两年在京城养病,时常会与她说一些边关的事,说到边关,自然也难免提起大景周边的那些小国异族。
“北方长狄就在这里。”顾悦又以指尖沾了点茶水,在兰峪山脉的西北方画了一圈,“长狄人个个高大威武,也是因此得名‘长狄’。他们以狼为图腾,崇拜狼,兰峪山是他们心中的圣山。”
“兰峪山险要,可对长狄却呈缓冲之势,只要占据兰峪山脉,也意味着,大景随时可以向长狄发动进攻。”
“四年前,北狄人趁着谢大元帅回京述职撕毁两国和平协议,来犯北境,一举拿下了兰峪山脉,明将军率兰山城满城将士誓死抵抗,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送到了京城请求驰援。”
“当时谢大元帅还在京城,远水救不了近火,皇上令身在幽州的谢无端率两万幽州卫精锐火速驰援北境。这一战,谢无端歼敌三万,俘虏三千,将五万北狄大军驱逐于兰峪关外,势如破竹,追击北狄军至沽旭山,兵锋直逼至北地王庭。”
也是那一战让十七岁的谢无端名满天下,让世人知道谢家不仅有谢以默,还有一个青出于蓝的谢无端。
其后的四年,谢无端随父镇守北境,经历大小战役数百场,斩首虏万余级,不仅无一败绩,北狄人闻谢家父子而丧胆。
年纪轻轻的谢无端声名煊赫,隐有与其父并驾齐驱之势。
若非皇帝昏庸,谢家横遭变故,谢无端必将会是一代战神,为大景开疆辟土。
对于这些,顾悦如数家珍,话语间,隐约透露出一丝悲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