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153. 匪夷所思 卓文君跟司马相如离了。……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153. 匪夷所思 卓文君跟司马相如离了。……(第2/3页)

公子没想我们拼命。如今陛下没立新后,卫夫人也没儿子,卫二公子还不是韩信,陛下不至于这么着急。大公子怕他等不到那一天。对咱们只有一个请求,人送到秦岭深处。”

    “这么简单?”村民不信,“多大点事值得大公子特意来一趟。”

    里正:“主要还是那天你们几个在大公子跟前一口一个后悔没叫儿子拼一拼。大公子心里不落忍才特来告诉我们。这事不是听二公子说的。”

    “大公子足不出屋也知天下事。”

    里正点头,否则他不可能又会造纸又能寻到他们从未见过的红薯和玉米,“以后小子进了军营,不许到二公子跟前说他是八阳里人。”

    村里连连点头,里正不说他也知道。

    人人都知道他家小子是卫家亲信,将来有一日被陛下的人盯上,想帮卫夫人母女都没法帮。

    “还有一点,以前大公子就说过跟着二公子也有可能战死沙场。以后别找大公子要人。”

    乡野小民命贱,村民压根没想过这点,能跟着混一笔赏赐都是祖坟上冒青烟,“我会同家里小子说清楚。”说出来又迫不及待地问,“何时招兵?”

    里正家有牛,决定明日带些红薯或板栗进城兜售,顺便帮村里人问问,“你觉着谁家孩子心正,同他们家说说。”

    村民郑重点头。

    翌日,里正进城没打听到军营招兵丝毫不意外。毕竟大军才休整过来,抚恤金还没发完。

    九月底,里正又一次进城打听到朝廷忙着修建房屋。翌日里正找卫长君,问他是不是要招兵。卫长君告诉他,俘虏当中有很多孩子,陛下希望那些小子把长安当故乡,叫他们同上林苑农奴的孩子一起学文识字一起生活。吃穿用方面跟戍卫京师的士兵一样。

    里正心动了,想把自家孙子送过去。皇帝不可能叫半大小子上战场。习武辛苦也没有种地苦。里正就问卫长君,他能把孙儿送过去吗。

    卫长君:“我可以替你问问陛下。”

    下雪前刘彻又来一趟,告诉卫长君“此举”俘虏很意外,农奴很感动。末了扭扭捏捏表示,他在民间的名声好多了。

    卫长君看得微微张口,这是刘彻吗?

    刘彻恼羞成怒:“你什么意思?”

    “难得我这辈子还能见到陛下害羞。”卫长君颇为感慨。

    天凉了在屋里,刘彻看到墙上的宝剑,起身拿下来,“朕要同你决斗!”

    “幼不幼稚?”卫长君无奈又好笑,“这把剑是魏其侯送我的,放回去!”

    刘彻手一抖,拿出宝剑,寒光刺眼像是能闻到血腥味,“这把宝剑不是随魏其侯平叛的那把剑?”

    “正是他官拜大将军的那把剑。”

    刘彻吸气,这是可以当传家宝的剑啊。合该传给长子嫡孙,或放在堂屋案头上供着。

    “你又帮魏其侯做什么了?”刘彻盯着他,目光灼灼。

    卫长君摇头,“前几日收拾东西,打算过两日搬去茂陵。魏其侯翻出这把剑,直言他放在家中也是生锈,就拿来给我了。”

    “不是卫青?”

    卫长君怀疑他犯了多疑的毛病,“仲卿都没有挥剑向匈奴的机会,要宝剑做什么?再说了,我弟的剑不是你亲自吩咐匠人打造的?魏其侯敢跟您争?”

    最后一句叫刘彻很是舒坦,“他不敢!”

    卫长君瞥他一眼,那不就行了。

    “你不知道这把剑的意义。”刘彻端详着宝剑,“日后窦家子弟犯了错,若是呈上这把剑,朕念在太皇太后厌恶朕的那段日子,窦婴追随朕以及其过往功劳,朕也会留他个全尸。”

    全尸和腰斩有何区别,最终都是死。

    卫长君想想窦婴近几年头发白的厉害,“兴许他意识到了什么,毕竟快六十了。”

    啪嗒一声,宝剑掉到地上,差点伤着刘彻。

    刘彻闪身躲开,撑着茶几居高临下看着卫长君,不见他伤心难过,像是说“中午吃什么”,“你确定朕没理解错?

    “这种事哪能胡扯。他又没得罪我,平白无故诅咒他。”

    刘彻朝东边看去,“住这么近,时常一起用饭,你不难过?”

    “我难过他半死不活躺在榻上活受罪。魏其侯若能含笑离开,他下葬那日我也不会落下一滴泪。虽然很多人人死如灯灭,但他会永远活在我心里。有的人活着,我却很少记得世上有他这个人。”

    刘彻收好宝剑放回去,在他对面坐下,“真不希望后者是朕。”

    卫长君乐了:“真有自知之明。”

    刘彻气得干瞪眼。

    卫长君敛起笑容认真地把八阳里里正的请求告诉他。刘彻听他说完,很是不懂,“里正不知道刀剑无眼?”

    “人各有志。”卫长君补一句,“我弟给了很多人希望。里正也希望八阳里子孙分到我弟账下。至少活命的机会大。”

    这次同匈奴一战称得上大胜,刘彻也没因此昏了头——他的精兵一对一都打不过匈奴迁徙的骑兵。朝中大臣建议乘胜追击,刘彻想也没想就否了。

    早朝议事,刘彻令卫青练兵,世家子弟功勋之后皆举荐李广。

    刘彻此次过来,告诉卫长君“同化俘虏”是其次,他还想看看卫长君的反应,“朝中又不是无人可用,他们怎么就那么相信李广能带好兵?”

    卫长君不由自主地扯了扯嘴角。刘彻要没看错,那是赤果果的嘲讽和鄙视。

    刘彻自认为了解他,见状差点失态。

    卫长君很看不上司马相如的做派,私下里同他聊起司马相如也是肯定其才华。朝野内外都不喜主父偃,卫长君也没说过他过于贪财。反而没少说他自己也爱钱。东方朔时常说话不过脑,卫长君也说过他有一腔抱负,只是如今还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刘彻也不知道,所以一直留东方朔在身边,权当钱多养个闲人。

    有时卫长君也刻薄,毕竟人无完人,他不可能时刻保持冷静和客观。但刘彻相信他从未见过卫长君这么看不上一个颇为有名的人才。

    要说因为李广之子缘故,那也是李当户要打韩嫣。要说李当户对其不敬,卫长君在意这点早气死了。

    先前刘彻说他提议乡民养鸡鸭吃蝗虫,卫长君没少挨骂。卫长君跟刘彻抱怨过,但还没到下午这事就过了。

    八月份长安蝗虫比往年多,可因为没到成灾的地步,以至于也没有多少人感激卫长君。八阳里里正同卫长君说过,那些人没心。卫长君表现的很无所谓,还劝义愤填膺的里正,保住自家粮食就够了,还要什么感激。

    当日刘彻不在,霍去病告诉他的。

    那一刻刘彻不得不佩服卫长君好涵养。可这样一个人如此厌恶李广,李广恐怕不止不会带兵,十有八/九此次全军覆没。

    刘彻一想他一万精兵只剩李广,心就疼的像滴血。

    想到这,刘彻意识到不对,全军覆没怎么可能独留李广一人?要是李广也战死,卫长君不该鄙视他,只会认为李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