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70-80(第19/21页)

如此,倘若你收到诏令回京,那青青定然不会留在北地,到时候,他们两人怕是都要受到伤害了,而青青又是习惯了什么都压在心里,不叫人看出分毫来,便是心里难过到了极点,只怕也是笑着的。”

    赵丰年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他想了想,发现自己也是接受不了将来赵青青留在北地相夫教子,在他眼中,赵青青理应有更广阔的天地。

    “办女子学堂?”杨菱震惊地看向了自家大人。

    赵丰年点头,“不错,此前的五树学堂,虽然我们也说欢迎百姓送家中女子来学习,可是来的人少之又少,就算来了,也是学一个炮制药材,女子并非不如男子,甚至,在很多地方,女子能做的事比男子更加出色,北地苦寒,女子也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也要下地干活,那么,为何男子能读书科举,女子却不能上学堂读书呢?她们理应有自己的选择。”

    杨菱满眼复杂,“大人,您想给女子一个机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倘若被外头的人知道,怕是对大人有所非议。”

    “这是在北地,我何惧非议?杨知事,既然你能说出来是给女子一个机会,那你定然就能明白此事的意义,你只管去办吧,我相信你能做好,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来找我。”

    杨菱领命去了,而没多久,听说了这事的赵有志就来找了赵丰年。

    “之前,学堂一事都是我跟杨知事一起办的,怎么这回你却不叫我了?”

    赵丰年惊讶,“你我的赌约之前就已经结束了,我以为,你会迫不及待地回赵家村。”上回赵有志没跟张氏、二胖一起回去,赵丰年便有些惊讶了。

    只是他这话音刚落,赵有志就一脸愤愤了。

    “你明明知道!”

    见赵丰年不说话,赵有志泄了一口气,“我承认,我是想做出一番事来,我以前不懂事,让家里人,尤其是让我爹天天替我操心,我到了这里才知道,没有我家里人,我什么都不是,所以,我不想辜负他们,我也知道,我爹送我过来,就是让你给我安排一个好前程,我之前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可是你上回让我一起帮着开办学堂,我才知道我能做好,所以,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再让我跟着一起干,我一定好好干!”

    赵丰年笑了。

    “有志哥,你能这么想,富大伯一定很开心。”

    “那你是答应了?”

    “白得一个帮手,为何不呢?”

    杨菱跟赵有志算是老搭档了,有了赵有志的帮忙,办女子学堂的事很快就被百姓们知道了。

    有怀疑的,也有心动的,不过更多的是观望。

    这时候,赵青青赵翠翠就露脸了。

    再没有什么比活生生的例子更能凸显女子读书有用了。

    第80章 第80章离开

    “知府大人是有大义之人,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反正,等我家闺女长大些,我是一定要送她去那女子学堂读书!”

    沙沙县,沙大头得知府衙推行女子学堂后,第一个站出来表明立场。

    他妻子去年给他添了一个女儿,如今才刚满一岁,家里上下都宝贝得很。

    “我倒是不求女娃子能读书学多少本事,就是想着往后认识字,涨涨见识也成,也不至于跟我们一样两眼一抹黑。”

    “可是认识字又有什么用呢,咱们都是土里刨食的,种了多少地了,这不认识字,还不是照样种。”

    “就是,男娃子读个书还能做点事,女娃子读书难不成还能去给人家当账房先生?”

    认识字有什么用?赵丰年很快就要让他们知道有什么用了。

    如今各县各种厂房作坊蓬勃发展,要招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就在大家摩肩擦踵准备新一轮的面试之时,却听说,这回开始要招识字的了。

    不识字的都愣住了。

    “不是,咱们进成衣厂是做衣裳的,做的都是针线活,要会认字做什么?”

    “就是,几块布的事,用不上会认字!”

    “大家误会了,自然不是只要会认字的,只是会认字的优先录用,你们怕是不知道呢,咱们厂里,会认字的那都是能当管事的,至于账房,那肯定更是要会认字了。”

    成衣厂的人一解释,众人都惊呆了。

    “女子也能当管事?”

    “成衣厂也是女子做账房先生?”

    “自然,咱们知府大人可说了  ,男子能做的事,女子为何不能做,女子能顶半边天呢!再说,毕竟管事得看账,肯定要识字才行,就是普通的女工,你总得看尺码、大小吧,这种东西,会认字的一瞧就懂了,那不认字的,还得解释了半天才能干活,这一来二去的,可不就耽误了功夫?”

    而药材加工厂那边也几乎是一样的情形。

    “我家闺女从小看着他阿爷晾晒草药的,绝对能做得来你们这活!这活用不上认字!”

    “对啊,就晾晒个草药,搬搬东西,翻翻面的事,用不着!”

    “什么?还要把药材按照名字分类标注好?那,那认识这个药说一声都不行吗?会增加工序啊?”

    北地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久而久之,百姓们也意识到了,这识字确实是有道理,认识字可以去领衙门发下来的农书,有什么问题,自己在家就能解决了,不求人。

    认识子,去到厂里干活,就能有当上管事的机会,能读懂新政令,能学人记账,总之,好处多多。

    而北地的女子,都看到了衙门贴出的标语——女子能顶半边天!

    知府大人说她们不比男子差,知府大人还说她们也能顶半边天呢!

    一时间,北地女子仿佛都出来了,她们走在路上,昂首挺胸,她们大大方方走进各个地方,做以往想要尝试,却不敢尝试的事。

    甚至,还有想要加入定北府民兵的。

    而各县的女子学堂,竟人满为患了。

    杨菱跟赵有志满脸笑容跟赵丰年汇报情况,府衙其他人听了,也纷纷感到开心。

    “五树县冷县令的夫人主动请缨,去五树县的女子学堂成为了夫子,五树县也成为了送家中女孩子去学堂最多的县。”

    “冷夫人?”赵丰年没见过冷存真夫人,只听闻是个大家闺秀。

    杨菱笑着解释,“冷夫人是京城人士,听闻也是书香世家,自己本人算是博览全书。”

    “原来如此,这样说来,冷夫人也是胸中有大丘壑之人。”

    春耕后,北地的百姓空闲下来去县城赶集,却冷不丁发现,不知何时,北地的外地商人竟然多了起来,似乎每个地方都充满了烟火气,再不复几年前的冷清。

    府城里,这样的现象更加明显。

    这些商贩带来了许多北地百姓没见过的物件,大大丰富了百姓们的眼界和生活,同时又将北地独有的羊毛布、大枣等特产运到了外面,将北地这个大盘转动了起来。

    随着天河计划的一日千里,赵丰年有种感觉,他可能要离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