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60-70(第4/23页)
人还有赵典吏他们都已经走远了。”
“王文之,你有时候真不会说话。”
到底是谁不会说话啊?
巡视过几个县城后,赵丰年便准备着手大力抓春
耕了。
好消息是,一场雨顺利地落在了北地的大地上,春耕开始了。
“推行大豆?”
赵丰年在府衙的例会上提出了要全面在北地种植大豆的消息。
“北地土地辽阔,沙质、半沙质土地多,再适合大豆不过了,大豆能固氮肥,改良土质情况,在这里种大豆,有很大的潜力。”
前一段时间,赵丰年反复说过肥力,如今大家都知道这些话什么意思。
“北地刚回归大夏版图没几年,加上这里动荡穷困,大豆还没传到这里,种植者寥寥无几,倘若真能形成规模,那赵家村的丰收油,也可以是北地的丰收油了。”赵青青只是一想就点到了其中关键。
“大人是想建厂?”
赵丰年笑了,“要想让北地这潭死水活起来,就要让他便成大江大河,流淌出去。”
赵青青也笑了,“大人所言极是。”
见杨菱等人面露疑惑,赵青青便跟他们说了丰收油的事,其他人听得也是两眼放光。
“既是如此,百姓们定是要多种植大豆,只是北地习惯了种植麦稻,怕是百姓一时间无法接受新的粮种。”
“不如由衙门出面,跟百姓签订契约,待收成后,百姓尽可按市价卖给官府,如此一来,百姓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衙门也可有足够的原料推行制油厂。”
提出跟百姓定契约的是王文,王家的后辈,留他下来,一时对王家的表示,二是王文却是勤勉能干。
在通过考验后,上个月王文正式入了府衙例会人员名单。
赵丰年没想到竟是王文最先提出的这种法子,果然王家不愧是能跟李家抗衡的商户。
“王文,你的提议非常不错,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回头整理出一份材料出来。”
王文也很惊喜,他只是能参加了例会,却还没有一桩自己独自办的差事,如今赵丰年竟给了他这样的机会,当即只觉得受宠若惊,“是,大人!小的一定好好干!”
赵青青赵大胖看着王文也是一脸喜悦。
能又多一个人能替阿年分担,他们由衷的开心。
而赵翠翠看了王文一眼,打量他一番,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
很快,各县的百姓便得知了官府推行新粮种的事。
沙沙县下的村子里,众人也在议论着这件事。
“大头,你家种不种?”
沙大头,也就是沙沙县县令沙不多的侄子,闻言挠了挠头,“种吧。”
“也是,县衙门都发话了,你又是县令的侄子,自然是要种的,不然不是叫县令他老人家难做嘛。”
“其实,大家也可以试试,这新粮种知府大人让种的,知府大人应该不会害咱们。”
沙大头家是村子里乃至是沙沙县第一个盘火炕的,起初他以为那火炕就是个骗人玩意,是府城的那帮子人为了找理由收钱,面上强撑着笑,心里却发着苦,等后来,大家都说火坑摸起来是暖的,等三日后,他家的火坑一烧上,他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好东西!当即就对府衙,对知府大人改观了,这个火炕是他们,也是其他沙沙县人度过寒冬的利器。
因此,后面说知府大人让大家做堆肥,开春后用在地里对庄稼好,他二话不说就带着媳妇挖地去了,虽然至今他都不知道自家那坑里的东西怎么就能对庄稼好了,又为什么要拌进地里,但是也不妨碍他一听说知府大人让他们种新粮种,立马就打算空出家里的两亩地来。
而沙大头,家里四口人,总共也就三亩地。
就在大家还在犹豫的时候,官府又贴出了告示,说种植大豆的人均可跟府衙签订契约,等五个月后,收获的大豆都可以卖给官府,官府照市价收,有多少收多少。
这下心动的百姓就更多了,也就是说他们只要种了,五个月后就能赚上一笔,而且据府衙说,这新粮就是前面十文钱一斤的粮里面掺的,饱腹感极强的一种粮食,除了叫人肚子胀气不太舒坦,没什么大毛病。
“都是粗粮,吃什么不是吃呢,这种的还能饱肚子,能填饱肚子的都是好粮!又不要钱,就是后面拿粮抵,第一年一抵五,算下来比麦种可便宜多了。再说,就是自家不吃也不愁卖不出去,。”
百姓们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只是毕竟还是头一年,一千又没有种过这叫做大豆的东西,怕自己种不好,也不敢要太多的粮种,大多是想着种一亩两亩的试试看。
自然,也有一点都不种的,官府也不会强求。
“各县的麦种豆种是都在种了,接下来就要看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下几场雨了。”王文汇报的时候叹了口气。
春雨贵如油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北地本就少雨水,这样等老天下雨吃饭实在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赵丰年沉思片刻,“我记得小河村是不缺缺水的。”
“小河村的河是玉带子河的分支,却是是不缺水的,咱们北地有个说法,那玉带子河的尽头在天上,是仙人的水壶倒下来的,所以一年四季从不干涸,只是玉带子河只有一条分支经过小何村,其余的直接拐了一道弯去了其他地方。”
赵丰年之前找到了北地的县志,又曾在青州书院看过青州跟岚州的地形图,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无论是青州还是岚州的河,源头都是这里的玉带子河,玉带子在北地边上拐了一道弯,主支流淌下去,去了青州,又到了岚州,只不过那边便不叫这个名字了。
不过,玉带子河在小河县外还有几条分支,赵丰年想了想,将那几条分支记在了脑海里。
北地人力不够,百姓光是种地吃饭已经很成问题了,空不出那么多人手来,当务之急是先保证春耕顺利进行。
赵丰年将自己关在书房,花了半日功夫,画出了一张图纸。
出门的时候撞上赵来贺,赵来贺将那画好好打量了一番,愣是没瞧出什么名堂来,“要是你外祖父舅舅在就好了,他们铁定连夜给你做出来。”
赵丰年也有点想柳大他们了。
不过好在之前盘火炕的时候,府衙就跟几个手艺不错的匠人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会儿赵丰年让大胖把图纸交给他们,让他们务必要在五日之内完成。
那头,匠人们接到图纸,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觉得像是车轴子,但是图纸非常详尽,加之知府大人要得急,他们也顾不上研究探讨,就开始日夜不休赶制,这才赶在三日内将东西做了出来。
看着地上各式各样的零件,又是木棍又是木斗,一众匠人都挺疑惑的。
“陆老大,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七零八碎的?”
领头的摇摇头,决定亲自送去府衙。
赵丰年听人说匠人们将东西做了出来,当即过去看了看,拿起零件挨个查看,一边看一边点头,几个木匠知道这是没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