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8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天命在我》 80-100(第27/31页)

以。”

    他看着商悯,郑重其事道:“拾玉,你可知谭国祸事因何而起?”

    “知道。”商悯也看着敛雨客,端正了脸色,“敛兄也知道?”

    “知道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推演出了一部分。拾玉所知的那部分,可否告知于我?同样的,我也会将我知道的东西和盘托出。”敛雨客道。

    “有何不可?”商悯毫不犹豫道。

    敛雨客笑了,“瞧,拾玉,你我果真是有缘。困扰我许久无解的事,在遇到你之后就有了转机。”

    “于我而言,同样如此。”商悯道。

    这下,两人真的是相逢恨晚了。

    作者有话说:

    第98章  兵行险招[VIP]

    敛雨客将自己出山以来所做的事娓娓道来。

    他出身于隐天宗, 这是一个隐世不出的江湖门派,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传自上古, 历史久远,宗门内弟子稀少,传承却未断绝。

    敛雨客所知晓的许多秘辛, 以及习得的诸多武艺都是来自于宗门传承。

    他的宗门中有个世代相传的祖训。

    燕八百年,时至必亡, 天柱倾时,当有天命救万民水火, 镇杀妖邪。

    到现在,大燕的确有了八百年的寿数,距离祖训所说的倾覆之日越来越近。

    隐天宗遂派遣弟子出山。

    一是为游历各国, 查看天柱是否依然如上古之时那样坚不可摧, 二来是看大燕是否真如祖训所说的那样将要倾覆,三来, 便是为了寻找那天命。

    敛雨客甫一出山, 大燕攻谭令便传遍天下。

    他大感讶异,忙卜卦推演,竟算出大燕攻谭并非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天象显示是有妖邪作乱, 当今人皇前途晦暗无光,有驾崩之势。

    敛雨客不敢耽搁,他首先去的,就是谭国。

    “依前辈所言, 国主自缢,献祭天柱, 当真可以让天柱再维持稳固五年吗?”商悯发出疑问。

    “的确可以。”敛雨客颔首。

    “那若是每任国主每隔五年就去献祭一次,岂非可以保天柱封印永续?”商悯琢磨,“要是需要国主献祭了,国主临时退位,推举一名宗室后代当上国君,再让新国君去献祭……似乎也没什么不行?”

    就是这么一来,国君就成了消耗品了,名副其实的高危职业,谁当上谁就要死,死亡率百分百,顶多有五年时间好活。

    商悯的想法简直堪比活阎王,不过她也就这么说一说。

    对于某些人丁兴旺的王族来说,死个把人不算什么,就是这样下去国君就成了吉祥物,吉祥物是不可能握有国家实权的,否则奋起反抗怎么办?要是真这么干了,可能反而会催生另一种实权职位,类似于君主立宪什么的……

    “哪有那么容易?”敛雨客苦笑道,“如果真像你说的那般轻巧,想必各国王族也不会拒绝这种办法,只每五年死一个王族就能让天柱永续……那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商悯心里一动,感觉如果这种方法为真,各个诸侯还真有可能就这么干。

    握有权力的始终只是那一小部分,献祭而已,挑选一个人填上去就行了。

    “献祭是要满足条件的,这第一点,便是要国君受到天柱承认。”敛雨客视线定格在商悯身上,“各国的天柱之下,也是历代先贤的埋骨之地,你以为,里面埋葬的只有王族吗?天柱下沉睡的魂魄,早已经和天柱融为一体,你也可以认为他们就是天柱本身。”

    商悯好奇道:“如何算是被承认了?”

    “有过登基大典,祭过祖,拜过天,受封于人皇。”敛雨客道,“得位正,才能被称为国君。”

    “此外是不是还有第二点?”商悯疑问。

    “第二点,便是要气运强盛。”敛雨客道,“一位不受民众敬仰的暴君,家国气运不会汇聚在他的身上,这样的人是不能献祭的。”

    “老谭公治国严明,算是一位难得的好君主,所以气运汇聚,能够献祭。”商悯了然,“哪怕换了谭桢继位即刻献祭,她也不能献祭成功。”

    “是。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献祭,只能用一次。”敛雨客缓缓道,“只有在最危难的时候,走投无路的时候,才能用献祭的法子。一根天柱伫立两千余年,不是每次危难都可以用献祭延续天柱的封印。以这种办法延续封印的机会,有,且仅有一次。”

    “天柱以国运为存续的根基,它汲取龙脉之力,汇聚万民气运,若龙脉衰弱,民心不齐,它必然倾倒。五年之期一到,若谭国被灭,谭国境内的那根天柱封印就会有破碎之险。”

    “我还以为立刻就会碎,只是有破碎之险……”商悯道,“因为天柱分散天下,分布于各国境内,由众诸侯王镇守,所以一柱动摇,并不会使封印彻底受损,必得所有天柱齐断,镇压妖族的封印才会彻底丧失作用?”

    “正是。”敛雨客颔首,发出深长的叹息。

    “怪不得……怪不得啊。”商悯若有所悟。

    曾经在她心中产生的许多困惑,在此刻都有了答案。

    “拾玉是想起了什么吗?”敛雨客问。

    商悯道:“姬氏乃是皇族,传承久远,想必也知道己身之责,更知晓天柱之秘。”

    “不错,他们必然知晓。”敛雨客道。

    “圣人们将天柱分作九根,散布于天下各地,并派不同的家族镇守,是因为他们知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倘若天柱只有一根,毁去便无转圜的余地,若将天柱分为九个,那么即便几根倾倒,也不会引来灭族之祸。”商悯道。

    就像只在门上装一把锁和在门上装九把锁,哪怕那一把锁无比坚实,也不及九把锁齐上来得保险,因为开启九把锁是需要时间的。

    要是王朝倾覆,那把锁就算再坚实又有什么用呢?腐朽的时候,该碎还是会碎。

    “原来这天下格局,是如此形成的。”商悯了悟,“燕皇最强势的时候,也不敢强行吞并他国,竟然是由于有祖训在。诸侯国的存在固然会使各王侯滋生野心,使皇帝遭遇群虎噬龙,可是没有他们却不行,这是双刃剑。”

    众多诸侯国高度自治,受大燕管辖,听皇帝命令,但是这样的管辖和听从都是有限的。

    依天柱而划定的王朝格局,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至于在王朝衰亡之际一股脑全玩完,起码还有几个国能顶住。毕竟那么多诸侯国,总能出几个国力强盛国君贤明的。

    大燕推翻了前代王朝统治,燕的开国皇帝便是前代王朝分封出去的诸侯后代,这些历史书里明明白白写着呢。

    商悯早些时候就在想,当年伐梁之战,燕皇就有意收归梁国土地,结果先太子极力反对,最后不了了之,燕皇还捏着鼻子封了新梁王。

    当时她猜先太子这么反对他爹集权是被制度给洗脑了,没想到他这么做是为了“祖训”。

    当年燕皇欲集权,除了他自己的野心外,更有可能是谭闻秋在背后推动,也许早在那时,她就已经在尝试颠覆天柱封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