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550-5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550-560(第23/34页)

那我们去下面一个地方吧,一楼主要讲的是当年她在扬州求学的日子。”老师带着小孩继续往左边的入口走去,“在这个地方,江芸考中了当年南直隶乡试的第一。”

    “大家知道乡试的第一叫什么嘛?”老师笑脸盈盈引导道。

    “我知道!叫解元!!”陈振华大声说道,“她有个好朋友就叫唐解元,也是乡试第一,我之前去他家的景点桃花坞玩了。”

    老师送出一朵小红书:“哇,振华真是聪明呢。”

    小男孩得意地贴在胸口,看了一眼江芸芸,谁知江芸芸只是盯着最上方的文字介绍上看,眼神专注认真。

    “这是当年的弘治钱币,扬州地处船流交汇,贸易繁茂,所以银钱流通非常旺盛,所以后来江芸主导的大明钱币改革,史学家认为是她当年在扬州耳融目染才一力推动的。”老师介绍着,还引入一个小故事,“当时这个铜钱相当于我们的一块钱,据说江芸当年在读书的时候买了一个粗粮做得大饼,花了两文钱才买到的。”

    “那不就是两块钱买一个馒头。”陈振华嘲笑着,“她被骗了,笨死了。”

    江芸芸睨了他一眼,但还是没说话。

    “当时才十岁呢。”老师解释着,“以前她被关在曹家,故而对外面的生活并不了解。”

    “为什么被关啊。”又有人好奇问。

    “这个我知道,我知道,说她娘是小妾,她生下来不得人喜欢,性格也古怪,所以才把人关起来的,她后来突然回过神来要读书,这才拜师黎淳的,电视剧大明烽火里说过这个事情的,我看过的,电视很好看的,大家一定要去看哦。”

    “好了,我们继续看,这个是她当年在扬州出版的书籍,不过模板被损坏了,这本是从一个大商人林徽的墓中找到的,本来看碑文大家都以为是男子,后来验骨才发现竟然是女子,可见当时风气,女扮男装非常流行,女子非常渴望自己的地位得到改变,这也为后来的女帝改革有了一定助力,不过这不是今日的重点,大家仔细看看,这里面是她当年求学写的题目。”

    小朋友大都对文言文不感兴趣,故而装模作样扫了一眼就兴致缺缺了。

    江芸芸趴在玻璃上,一字一字地看着那些内容。

    “看懂了没?看这么认真。”陈振华一本正经凑过来说道,“老师不会给你小红花的。”

    江芸芸还是没理他,只是盯着那些字,看久了竟觉得有些开心。

    “看出什么了吗?”漂亮的孩子总能吸引老师的主意,老师随口问道。

    江芸芸想了想说道:“她读书的时候肯定很开心。”

    老师失笑,摸了摸小孩的脸蛋。

    “读书怎么会开心呢,你胡说八道。”陈振华嘲笑着。

    江芸芸没说话,就是坚持说道:“就是开心的,她肯定就是开心的。”

    “读书很苦的,我姐姐整天哭。”另外一个同学小声嘟囔着。

    “那她不苦的。”江芸芸说道。

    “哈,你的脾气也好古怪,你要是在曹家也要被关起来。”刚才那个说电视剧的同学嬉皮笑脸说道。

    江芸芸不高兴,贴着老师站着,小脸一扭,不理会他们的打趣。

    “不过,都说江芸是不出世的神童,可能读书对她而言确实很简单,不然也不会这么轻轻松松考上状元啊。”老师打着圆场。

    江芸芸欲言又止,小脸挎着,捏着手指,在心里反驳着——那考状元肯定也不是轻轻松松的。

    “下面这件东西可有来头了,据说是祝枝山画的兰花图。画的呢就是当年江芸在扬州黎家求学时,放在窗口的一盆兰花。”

    “啊,我知道黎循传。”小女孩眼睛一亮。

    “兰花好茂密啊,江芸种花可真厉害。”有人夸道。

    “外界也揣测这盆花对她意义非常,所以才照顾得如此好。”老师说,“小朋友们可以看看祝枝山的笔力,这花是不是生机勃勃,很好看啊。”

    大家围上去七嘴八舌看着,江芸芸站在最外面安静看着。

    兰花郁郁葱葱,枝条舒展大方,安安静静的落在画面上,空谷幽兰不过如此。

    江芸芸虽说长得漂亮,但一直不爱说话,性格内向,冷冷清清的,故而老师们对她不围上去的举动也不太在意,只是牵着她的手,别让她走丢了。

    ——她小姨脾气可不好。

    “再看后面这本书,乃是她的好友张灵为她整理的文集,因为当时在扬州的梅花书院出版,故而在当年梅花书院的抢救性挖掘中找到板块模板。”老师继续介绍道,“张灵性格愤世妒俗,唯有对江芸格外推崇,认为她是古今中外第一人。”

    “大明烽火里他是个大美男,我妈妈可喜欢他了。”小姑娘可可爱爱说道,“那他真的是大美男吗?”

    “这就要看我们下一本书了,新倩集。”老师笑着开始下一个话题,“这是江芸好友徐祯卿编写的南直隶美男,里面江芸在第一个,唐伯虎在第二个,张灵就在第三个,对了还有黎循传,在第八个。”

    “哇,那有画吗?”小姑娘眼睛亮晶晶问道,“我要拍照给我妈妈看。”

    老师遗憾摇头:“并未有流传下来的画像。”

    小姑娘大人模样的叹气。

    “这个是瓦片吗?”有个小姑娘指着下一个东西,好奇问道。

    “这是根据扬州志考古出来的,当年周家大院里挖出来的瓦片,专家根据检测,距今有五百多年历史,应该就是当年周家的屋子碎片。”

    “瞧着灰扑扑的,没有之前去王府那边看的亮晶晶呢。”那个小姑娘摸着小下巴,一本正经评价着。

    “江芸治家严格,去世时家中银两不足十两,她娘虽做过生意,但也是非常洁身自好的人,从不借着江芸的威名在扬州生是非,据野史记载记载,周家在扬州的田产只有一百亩,这和徐阶在上海松江的上万田亩是截然不同的。”老师解释道。

    “哇。”小姑娘震惊,“她娘好厉害,我妈妈切了西瓜在厨房,我都忍不住想吃。”

    “她娘叫周笙,我记得。”

    “是的呢,江芸认为姓乃人之根本,名为人物联系,就该正大光明喊出来,故而她为人些碑记,做文章时都会写上人物全称,她娘的名字也得流传下来。”老师解释道。

    江芸芸盯着那片瓦,伸手隔着屏幕轻轻点了点。

    ——外婆的屋子也很小,但外婆的屋子是天底下最好的屋子。

    一块普通的灰皮瓦片,零散破落,但厚度不低,但若是一片片连起来,也是可以为屋内之人遮风挡雨的。

    “好了,我们再看一楼最重要的一件展物吧。”老师把人带去中间的位置。

    这是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下面有一个鲜红的手掌印,印中有一个名字——江泽。

    江芸芸盯着那个名字,又或者是看着那张血淋淋的手掌印。

    他力道之大,几乎要贯穿那张纸。

    “这个名叫江泽的人是江家仆人的儿子,这个江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