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130-140(第19/37页)

不要和这些人掺和在一起。”

    顾幺儿漫不经心点头,眼睛在街上的摊贩面前不停扫过:“我才不喜欢他们呢,看上去尖嘴猴腮,气虚血少的样子,戳一下就倒了,蒋叔临走前一直跟我说,要我跟着你的,不能和别人起冲突的。”

    “见了人绕道走准没错。”江芸芸松了一口气,准备奖励一下听话的小孩,“你想吃什么,我请你吃。”

    顾幺儿眼睛一亮,立马拉着她:“这个豆腐脑,咸的,和我在南京吃的不一样,想吃这个。”

    “小童好眼光啊,我这个可是三十年老字号了。”摊贩是正宗的北京人,带着京城的口音,一边打着豆腐脑,一边和人唠嗑着。

    顾幺儿也不怕生,和人有来有回聊着天。

    那碗豆腐滑嫩雪白,用勺子扣出圆形,好似一座绵软雪山,倒上漆黑的酱油,再撒上葱花,细烟冒气,香气腾腾。

    “这个豌豆黄也想吃。”顾幺儿拉着她走到隔壁的摊上。

    鹅黄色的糕点被切成四四方方小小一块,表面细腻,隐隐能闻到甜味。

    顾幺儿吃完了,舒服吐出一口气,摸了摸肚子:“真好吃,和扬州的东西一点也不一样。”

    “南北差异第一个自然反应在饮食上面。”江芸芸笑说着。

    “哎,你还没说,你这几天干嘛去了?”顾幺儿摸着肚子问道。

    “出门打听了一下顺天府读书的行情,光读书的书院就有一百来家,读书人这么多,怪不得竞争这么激烈,还要看看有没有什么神童天才,又有哪些是他们这次的对手。”江芸芸耐心解释着,“京城脚下消息流通得快,听说刑部尚书上折说要删定问刑条例议,把事例分类编集,再裁定成编,下发各处,与《大明律》兼用,这对他们之后考试判案很有帮助,得找个机会看看能不能拿到新条例。”

    顾幺儿嘴巴咬得松子咯吱咯吱响,不解问道:“那这个条例是好事吗?”

    江芸芸闲了想:“事倒有定,情罪无遗,算好吧。”

    “那就好。”顾幺儿也跟着大人样地点着头评价着,“还有吗?”

    “你知道你蒋叔为什么回去吗?”江芸芸问。

    “要打仗了吧?”顾幺儿说道。

    江芸芸惊讶:“你怎么知道?”

    “我不知道,我猜的。”顾幺儿大人模样地叹气,垂头丧气的,“边境一直不安全,所以我爹一直想要我能混到京城当当闲官。”

    江芸芸摸了摸小孩的帽子。

    京城的天气太冷了,徐叔给顾幺儿买了一顶毛茸茸的大帽子,裹到脖子处,只露出一张雪白可爱的小脸。

    “贵州都匀苗民起义了,你爹还有其余两位将军前往征讨,共八万兵力,不用担心。”江芸芸安慰着。

    谁知道顾幺儿格外冷静:“不担心,苗人总是起义,他们其实没什么兵力,也没什么策略,就是苗族地势复杂,寨子众多,还有瘴气,这才显得难打,但我爹说只要冷静,不冒进,这些人完全不成气候。”

    顾幺儿想了想:“就是太烦了,总是有人在起义,我爹身边本来还有一个副将,我很小的时候见过他,长得白白瘦瘦的,说话可斯文了,和我爹那个大老粗一点也不一样,但在一次讨征中了苗毒,也没解药,两三天就不行了。”

    江芸芸惊讶:“就是每年来了打,打了安抚这样吗?”

    “对啊。”顾幺儿说,“所以觉得这些人很烦,也不好好过日子,那些首领都是本地人,还整天带着他们去送死,他们一点也不好。”

    江芸芸想了想:“为何不我们自己派官过去治理,可以归化他们。”

    顾幺儿歪了歪脑袋:“我不知道啊,为什么啊。”

    “我们去治理他,就可以用中原先进的文明去改变那个地方,就跟你之前听宪清说的文成公主入西藏的故事一样,在带去文化的同时,还有经济,只有经济稳定,才能保持稳定的政局,谁不想好好过日子,你爹说过,苗人起义很大一部分是日子过不下去了。”

    她走了几步,思索片刻后才继续深入说道:“若是本地长官欺负人,我们作为外人介入不了,若是因为我们的问题,那苗人也有申诉的地方。”

    顾幺儿想了想,突然说道:“对啊,那为什么不这样啊。”

    江芸芸没说话:“你可以问问你爹,如果你的信送得到他身边的话。”

    顾幺儿兴奋起来了:“那我们先回家。”

    “不行,我要先打听我大师侄的事情。”江芸芸冷漠无情说道。

    顾幺儿哦了一声,走了好一会儿,忍不住抱怨道,声音闷闷的:“我比不过那个刚认识第一天的大师侄吗?”

    “他看上去推一下就倒了,一点也不能保护你。”

    “他刚才还吓到你了,我可没有干过这种事。”

    “而且他一开始还要打你!”

    江芸芸失笑:“这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顾幺儿紧紧牵着她的手,话锋一转,机灵说道,“要是想要我原谅你,那你等会替我写信去。”

    “不行,文盲。”江芸芸矢口否决道。

    顾幺儿小脸一垮,甩开她的手,臭着脸说道:“那我也不喜欢你了。”

    江芸芸推着人入了一间热闹的茶楼,也不去包间,直接在大厅坐着,看他们在讨论什么事情,抽空敷衍了一下小孩:“随便点,我请客。”

    顾幺儿看着墙上的菜单,小手一挥,对着跑堂,大放厥词:“我都要了……呜呜呜……”

    “来几个热门的。”江芸芸捂住他的嘴,一脸歉意说道,“肉菜多一点,再来点甜点,再上一壶茶。”

    “好嘞,两位快坐。”跑堂的连忙请人坐下,“小店几个特色菜,荤菜是江米酿鸭,锅烧鲤鱼,四喜丸子,炖羊肉,蔬菜是什锦豆腐,熘献蘑,甜点就是杏仁豆腐,驴打滚。我们小店分量可不少,您看看,要选什么?”

    顾幺儿呜呜了两声。

    江芸芸头疼:“都上都上。”

    跑堂吃惊,打量着两小孩:“那您可吃不完。”

    “没事,吃不完打包。”江芸芸微微一笑。

    “那好嘞。”跑堂见是大客,口气也热情起来,“厨房的艾窝窝新出炉,我这便送您几个。”

    “多谢。”江芸芸笑着点头。

    大堂内除了聊八卦的,还有不少人在讨论正事。

    右边在说,户部尚书提议商人可以用银子免除免赴边纳粮,用来换取盐引的的苦差事,据说现在每引只需要三至四钱即可得到,如今太仓银累数万,而且只会越来越多。

    左边再说:在成化年间,因河南、陕西等省饥荒,开纳粟许监生、吏、典等特供职位,前几天被吏部尚书要求废除。

    两件事情差不多时间发生,众人议论纷纷,不少读书人都是撸起袖子来讨论的,口气激烈处甚至还有些不敬。

    “这能听到什么李家的事情吗?”顾幺儿只听得头疼。

    这几个读书人满嘴之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