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80-90(第30/31页)
这才能进退有度,另外汉军对抗的是匈奴,匈奴以骑兵出名,所以卫青曾构建国武刚车营御敌,李陵在出征匈奴时利用两山的地势间搭建了大车营,前者进退有度,后者为进攻方便。”
江芸芸也不知从哪里掏出笔墨,在一侧奋笔疾书。
“你一个读书人不读书,写军事册子做什么。”朱仪回过神来,笑问道,“打算以后去兵部吗?”
江芸芸露齿一笑:“多写点总没有坏处。”
朱仪看着她的眼光都变了,声音都轻柔起来了:“这些事情等你考完乡试,你若是还感兴趣,就来府中找我,你现在还是读书为重。”
江芸芸连连点头。
“这个武刚车?是不是对付骑兵很有用吗?”她又问道。
朱仪瞬间明白她的潜台词,沉默片刻后说道:“汉朝打败匈奴靠得不是武器,是战术,是年轻无畏的将军,是数代帝王积累下来的财富。”
江芸芸抬起头来。
“哈密之事也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朱仪低声说道,“好好考试吧,等你去了兵部,去看到历年的资料,你就知道这场战我们比汉武帝遇到的还难。”
江芸芸沉默。
“没钱,没人。”她看着朱仪,小声说道。
——宝钞改革失败,南方又连年受灾,土木之变将士损失惨重,人才断层。
这个大明看起来确实有点危险。
“吃饭吧。”朱仪笑说着,“怪不得你老师一把年纪了还收你当徒弟。”
江芸芸暗搓搓给老师找场子:“和你一样老当益壮呢。”
——足够阴阳怪气。
朱仪气得脸都红了。
一行人终于开始吃饭,等吃完后,朱仪也不留人,直接把人赶走了。
江芸芸也不矫情,带着人溜溜达达走了。
朱仪看着他们的背影出了客栈,这才笑说道:“你说得对,这个江芸,确实有意思。”
一直安静的屏风后传出一声轻笑。
—— ——
徐家的事情彻底解决了,几个参加乡试的人开始闭关读书。
唐伯虎捞起顾幺儿结束了禁足,开心得出门玩耍去了。
江芸芸撸起袖子,站在正中的位置:“梦晋是第一次参加我们的考前冲刺,我有必要重申一下我们的口号。”
张灵眉心一跳:“说来听听。”
徐经:“春风吹,战鼓擂,今年乡试谁怕谁。”
祝枝山:“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向前冲。”
江芸芸:“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张灵先是看向最是稳重的祝枝山,那张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顿时露出吃惊之色:“我看你是疯了。”
祝枝山心虚,移开视线。
张灵又看向最是胆小的徐经:“这话真不像你说的。”
徐经红了脸,移开视线。
张灵最后看向江芸芸,两人四目相对。
“这话很像你说的。”他不得不丧气说道,“非常有你的风格。”
江芸芸露齿一笑,笑容灿烂。
“你的激励语我也想好了!”她激动说道。
张灵欲言又止,他是非常想拒绝的,但心中又好似被另外两人的话勾得抓耳挠心,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犹豫说道:“说来听听。”
“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她说完还非常期待地看着张灵:“你念一遍听听。”
张灵眼前一黑,果断拒绝。
江芸芸一脸伤心:“你小子是一点也不合群啊。”
张灵扭过脸,不理她。
——他真是太蠢了,对江芸竟然还抱有期待!
“你会念的。”徐经见他如此嘴硬的样子,忍不住开口预言。
“是啊。”祝枝山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算了!”江芸芸小手一挥,“先相互考试吧,这几天就在屋里考,考前十天再去搭得小隔间模拟考。”
张灵治的诗经,和祝枝山一样,所以他两是相互出题,江芸芸和徐经相互出。
考中乡试那就是举人,据说每百名生员中,仅有一两名可以考中举人。
若是考中举人就能参加会试,从而去博一下贡士,
若是考不中会试,也能参加吏部的“大挑”,用举人这个名头去做知县或学官,也算步入仕途。
众人都说乡试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的院试被称为“小场”,而之后的乡试则被称为“大场”。④
如此区分,第一自然是和考中的含金量有关,第二则是和出的题目有关。
院试重在考察天分和学习情况,考生有较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大都是活泼轻灵的小题,也就是寻常题目为一两个字,或一两句书,或半句,或截下,或截搭等题。④
乡试重在考察对四书五经的整体水准和自我阐释的水平,不仅考验学生的读书水平,更考验他能否在一众限制中脱颖而出,所以题目以典雅宏大、内容完整为主。④
乡试分三场进行,初场考四书义三道,每道两百字,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
第二场考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五道,诏、诰、表内科各一道。
第三场考试史策五道,三百字以上。⑤
其中又以第一天的考试最为重要。
第一场的出题与答题依据皆为以‘《四书》主朱子《集注》;经义主《诗》主朱子《集传》,《易》主程朱《传》、《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春秋》主左氏、公羊、穀梁、胡氏、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
永乐后又规定统一以《四书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为宗。⑤
也就是说上述的书都是考生必读书,也是最基础的书,因此衍生出来的注解数不胜数。
江芸芸现在设定的考试小月考就是按照这三天的考试内容来出题,自己出题也能巩固所学知识,算是双重复习。
众人出了卷子交换后,很快又开始做第一天考卷。
小月考没有限定三天时间,拿了卷子直接做,不像模拟考一样严格。
书房内只剩下窸窸窣窣的毛笔落在纸张上的声音。
日落黄昏时,徐叔激动过来:“考试时间定了!”
四人齐刷刷抬起头来。
“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徐叔说,“我们要赶紧去报名吧。”
乡试的考前准备工作和之前的一样,卷子上要写考生父祖三代姓名、籍贯、年龄及本人所习经书名称,最后再去南直隶的衙门里盖章。
这场考试也要找人担保,只是不再需要秉生,只要五人结具就好。
“我们就差一人了。”徐经回过神来说道,“等会问问唐伯虎有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