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40-50(第36/38页)

上进士的,阿姐,阿姐,他们会对你好的。”

    —— ——

    “这个沤肥的办法很好。”浙江一户农田,穿着粗衣短打的农民激动说道,“出来的肥,肥力还很足,你看这是我们刚种下的苗,这次的根长得很好,叶子也很绿,以往刚种下的时候,最担心会倒苗,现在你一个个都扎得很牢。”

    跟在他身后的人穿着深蓝色的衣袍,挽着裤脚,跟着农民下了地。

    “不瞒大人,一开始我们都不信您说的办法,但也没办法啊,一场大雨下了,什么都没有了,您说我们要是用了您的办法,就免费发种子,我们又想这个沤肥本来就是直接放在地上的,这么一折腾也没损失,就想着也跟着做一下,效果真的不错。”

    刘大夏笑着点头:“我也理解,毕竟靠地吃饭,谁也不敢开玩笑。”

    农民憨笑着。

    “其他几户人家如何?我看着也都郁郁葱葱的长苗了。”刘大夏直起腰来扫视了一眼。

    “都好得很,但肯定没我家好,他们都有偷懒,我家可是仔仔细细让小子们养着的,沤了三十斤,用三斤粪水加蒿杆碎,加上粪先搅拌均匀,然后再和十五斤的土混在一起,最近不是天冷了吗?怕寒了粪,叫小辈们整天去摘芦苇,茅草来给盖着,就怕结块了,不好用了。”

    刘大夏脸上终于露出笑来:“看来这个办法真的有用。”

    “您一个做官的,怎么还知道种地的事情。”农民好奇问道。

    刘大夏笑了笑:“我也不知道,是我的老师研究的,他一向关心农事,说不定也是哪里看的。”

    农民跟着笑了起来:“要是人人当官都和你们一样就好了,以后大人还有什么好办法,可要提早和我们说啊。”

    刘大夏一顿,随后拿出册子,翻开其中一页:“你到时候要是碰上水稻的这些问题了,你要不按照我说的这几个办法试一下是不是真的可行。”

    农民眼睛一亮:“来来来,我们去田埂上说。”

    一行人很快就往田埂上走。

    “对了,那个水稻轮种的事情,你打算这轮水稻种好种什么啊。”刘大夏借机问道。

    “棉花或者蘑菇吧。”农民摸了摸脑袋,“我们一年种两茬,一波水稻就要四五个月,留下的日子不多,蘑菇时间短,棉花则实用一点,再说吧再说吧。”

    “可不能再说,虽然空着也养肥,但是书里说这样轮着种更好。”刘大夏严肃说道,“你们收益也多。”

    农民哎了一声,也没继续说下去。

    刘大夏不好再催,只好跟着他讲起要是叶子黄了的解决办法。

    —— ——

    “这几日一直有人弹劾,说时雍在浙江不好好做官,整天下地什么,布政司整天找不到人。”翰林院内,休息时大家聚在一起闲聊,“听说搞了个沤肥的办法很不错,听了他话的那几家稻苗,明显比其他苗更强壮一点,也不知道从哪里找到的办法。”

    李东阳讲课回来,听到熟悉的名字,下意识竖起耳朵小心听着。

    “是啊,还在湖州推广什么桑基鱼塘啊,鱼苗桑种都是府衙这边出的,可是花了一大笔钱,如今被御史狠狠弹劾了,说是用公账立私名,要求陛下严惩呢。”

    “对对,还听说在找商人要什么占城稻,这个稻听说很难吃,种起来有什么用啊。”

    “哎,这不是我们新任的太常寺少卿吗?”终于有人发现了他的存在,笑说着,“你怎么在这里啊?”

    李东阳笑了笑,抬了抬脚:“新鞋子有点硌脚,走的有点累了,歇一歇再走。”

    “有了两份俸禄就是宽裕了。”那人故意大声叹气,“看看鄙人的袖子,破好久了才舍得补起来,我家夫人找不到颜色相同的,找了个差不多了,这一补上去,也太明显了。”

    翰林院是出了名的清贵衙门,毕竟在这里工作的大都是状元、榜眼、探花,还有少些千辛万苦挤进来的二甲进士,外人难见的状元,在这里简直是随手就能抓到一个。

    都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进了这里也算半步登了天,多好的地方啊,就是俸禄低了点。

    不值钱的翰林院编撰,一月只有六石,庶吉士只有五石半,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水平,平日里相约吃饭那也都是要咬咬牙的事情。

    大家都等着能再兼一职,也算能稍微改善家用。

    李东阳闻弦知雅意,立马说道:“可不兴如此,仁仲安贫乐道,甘于如此,我只是一个俗人,鞋子穿坏了换双新鞋而已。”

    两人打趣着各自入了翰岭院。

    “浙江的事都听说了吗?”刘春话锋一转,问道。

    李东阳叹气:“如何有心思,关心他事,我得抓着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读书呢。”

    那人也跟着笑了笑:“还以为你和时雍也算同门师兄弟,也该是知道一点的。”

    “我们一个在京城,一个在浙江,路途遥远,写封信也难。”李东阳叹气,反问道,“你说浙江是有什么事情了?”

    “时雍兄推行农事,只是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个土办法,弄成了两边意见呢。”刘春笑说着。

    “噢噢噢。”李东阳连连点头,不感兴趣说道,“我来交接一下明日陛下的讲课,交代完要去抓我那儿子了。”

    他说完夹着书本又兴冲冲走了。

    “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啊。”不知是谁嘟囔了一声。

    明明坐了不少人的翰林院鸦雀无声,无一人说话。

    李东阳出了翰林院也没空去抓不着调的儿子了,打算去找几个同僚聊聊天。

    ——怎么回事,他就闭关在家写几本文集,打算会会自己那个胆大包天的小师弟,外面怎么有变天了。

    ——而且农事沤肥听上去好耳熟,好有味道,老师是不是之前来信说过,首先排除老师开了天窍无师自通农事,而且看风格,很像我那个很会惹事的小师弟干的啊。

    —— ——

    江芸芸安心扎根在黎家读书,日子一晃而过。

    江湛那件事情,听说许昌后来亲自带人上门道歉,就把此事轻飘飘掀过去了,倒是江家的仆人被清洗了一波,陈墨荷眼疾手快把自己手边那些不干活的,有二心的都送出去了。

    出人意料的事,这边少了十来个人,沁园那边很快就传话,让陈墨荷自己亲自去挑人。

    不是送人过来,是让她们自己去挑人。

    江芸芸哪里是客气的人,提了好几个要求,这才让陈墨荷带着江渝一起过去长长见识。

    再见到周鹿鸣的时候,扬州已经进入初冬了。

    五典书院那边要再开一个印刷厂,想要找一个小管事,却一直没找到可靠的,识字的人,江芸芸立马把周鹿鸣推荐过去了。

    “我舅舅吃苦耐劳,脾气好,耐心也有,还略略识得几个字。”江芸芸兴冲冲拉着周鹿鸣自我介绍着。

    周鹿鸣难得换了一件新衣服,束手束脚被江芸芸拉扯着。

    “芸哥儿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