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130-140(第2/14页)

,虽然张邈一直不愿见他,但别院的住所还保留着他离开前的样子,他从豫州老家带来的仆役也没有受到苛待,用过饭后,仆役送来信件,请曹操过目。

    一封是来自他留在洛阳的妾室卞夫人。

    他因为拒绝了董卓的任命,被董卓派人追杀,离开洛阳时没有来得及带上她。

    卞氏在信中说,她想带着孩子阿丕来酸枣投奔丈夫。

    “简直是无理取闹!”

    曹操本就心烦意乱,见了信的内容后,更是直接砸了屋内的陶瓷陈设,“我来酸枣是为了打仗,她一个妇人,真以为我在这是饮酒作乐吗?”

    他说完,愤怒地看向那名谯县来的老仆:“是你告诉她们,我在此地的吗?”

    曹操的正妻丁氏在谯县老家陪伴母亲丁夫人,这个仆役是丁氏的嫁妆,因为服侍妥帖他才带来酸枣。

    老仆吓得当即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郎君在酸枣起兵,是为了天下百姓,大家都在传送郎君的功德啊——”

    谁知曹操一听,只觉得仆役是在讽刺他,不由分说抽出腰间的宝剑,将这仆役杀了。

    老仆身后的仆役手里捧着还未解开的信简,吓得两股战战。

    曹操不耐烦道:“还有谁来信?”

    仆役跪在地上,双手捧着信简,高高举起:“是,是曹太尉!”

    一听是父亲来信,曹操更加不耐烦,怒道:“烧了,通通烧了!以后他的信,府里都不收!”

    当初董卓入京,父亲明明有时间提醒自己,却带着妾室和财物自己跑了。

    而且还是跑到了徐州的琅琊国,紧挨着曹班的泰山郡。

    这是什么意思?自己这个长子,还不如曹班这个抱养的可靠吗?

    他突然想起来袁绍在宴会上讽刺他的话。

    “这天底下,不孝顺的晚辈得不到父母的偏爱,不忠的将领,也不会得到手下士兵的认可[1] 。”

    袁绍曾经为自己过嗣的父亲袁成服过三年孝期,大家都认为袁绍是个大孝子,但是袁绍什么本性,曹操还不清楚吗?

    如果他真的孝顺,会在袁氏一家都在洛阳的时候,起兵讨董吗?

    他怎么有脸讽刺自己!

    曹操让人将老仆的尸体拖出去,自己踏着血迹,一步步出了门。

    身后,婉转悠扬的舞乐声弥漫在张氏别院上空,身前,黄土地吸收了血迹,血腥味混合着泥土与香薰,刺鼻得令人作呕。

    他沿踩着踉跄的步子,沿着小路,神情恍惚地出了城,远处隐隐有祓乐响起,荒腔走板的吟唱如诉如怨。

    田野间雾气朦胧,几个蓬头垢面的百姓围着一间由破木板和干草堆建的小屋,摇铃清脆的声音震得他头疼,他推开人群,走进了小屋里。

    闭塞的空间一片黑暗,不见一丝光亮,屋子的顶棚很低,他只能半弯着腰,勉强在黑暗中睁开醉醺醺的眼睛。

    正中央,一尊面目模糊的神像前,跪着一妇人,妇人口中念念有词。

    曹操栽倒在祭台前,终于看清了神像的面容,神像闭着眼睛,一道伤疤穿过祂的右眼,曹操越看越觉得熟悉。

    “祂是男是女?”曹操问。

    妇人回答:“这是一尊女像。”

    “这是神女?”曹操又看了看神像,晃晃不太清醒的脑袋,“不,不,祂是男子。”

    “祂是女子。”

    曹操觉得这妇人傻的可笑:“没听过有什么神女是能为人赐福的。”

    妇人缓缓起身,屋外,乌云移开,阳光洒了下来,照在神像上,神像的表情似悲似喜。

    “有好生之德的从来都不是上天,只有拥有生育权柄的女子,知道生灵的来之不易,才会以慈悲拯救世人。”

    曹操也跟着那妇人仰头,刺目的阳光使他头晕目眩,他感觉自己有些站不稳,踉跄了几步后,再次栽倒在了供桌上,供桌上没有贡品,只有一片带着余温襁褓。

    ***

    曹嵩在琅琊国,有琅琊王氏的接待,加上自己带来的钱财,日子过得不可谓不快活。

    如果不是妻子丁氏在谯县突然病故,他也不会写信到酸枣。

    曹班不回信他还可以理解,可是这么多天了,曹操也没个消息,谯县的族人不停催促他回去料理丁氏的丧事,豫州现在兵荒马乱的,叫他怎么回去?

    “两个孩子都领着兵,这种时候,还是不要让他们回豫州比较好。”妾室陈夫人劝曹嵩。

    曹嵩却冷笑一声,昔年的郎情意切荡然无存:“娥娘死了,没人和你争宠,但孩子对母亲还是有感情的,你何必连死人都不放过?”

    陈夫人闻言瞪大了眼睛,一脸不敢相信,泫然欲泣,曹嵩见之心烦,叹气道:“所以说,有女人的在地方,就少不了争风斗气,你也学学——”

    他话说到一半,顿了顿,道:“总之没事也可以读读书,别总想着那些后宅腌臜心思。”

    曹嵩虽然自己不爱读书,但他附庸风雅,总希望自己的妾室也能向那些世家的女子一样知书达理,但又不希望出现像蔡尚书之女文姬那样,自以为读了点书,就离开家追随什么女君。

    长子和“次子”他是指望不上了,三子曹德又被娥娘养废了,他现在就希望曹玉能够成器,自己再努努力,争取让曹家人丁更兴旺些。

    只是丁氏那边实在是令他心烦,不管又不行,于是他只能回到书房,再次提笔写信,没想到仆役却传来了消息。

    “曹侯!丁家来信,曹二郎带着兵马回豫州了!”

    第132章

    到了曹班这个层级, 每一项决策都有可能影响时局的走向,各方势力互相揣摩,没有人会相信她回豫州, 是单纯的奔丧。

    曹操战败之后,曹班收到了曹嵩的来信,丁夫人病故于谯县,让她和曹操回乡,料理母亲的丧事。

    符柯是曹班被下毒事件的亲历者,对于曹家的感情,是有一个算一个, 全死了干净。

    跟随曹班的谯县旧人中,唯一和丁夫人接触过的,是她的书童曹班周言,可周言在汝南格物院的叛变事件后,为袁氏所杀,曹班身边再无人会提起这个曹家旧宅里的*妇人了。

    符柯不希望曹班回去,理性上她也知道,现在回去不合适,最后还是段宁见曹班神情恹恹,开解她:“你做事都会留余地,不就是预备着这样的时刻吗?况且这里有我呢,你就回去吧。”

    最终,曹班换上了粗麻的齐衰服, 手捧书信, 来到了联军驻地。

    联军诸将得知此事,纷纷劝曹班节哀,可当曹班提出辞行后,他们的脸色又变得像翻书那样快。

    “这……君实啊,虽然为母服丧是人伦孝道,但我们讨董,是为汉室除贼,也是忠孝,忠孝忠孝,终究是忠君在前,为孝在后啊——”

    话说得冠冕堂皇,但看他们心虚的表情也知道,他们是怕曹班得知兄长失利,带兵开溜了。

    逃兵这种事,有一就有二,士气一旦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