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40-150(第3/16页)
。
皇帝走后,崔兰愔免了朝会,却会隔三日召见各部司寺的主官来西阁议事。
她又发话让于各部司寺观政的新科进士每五日往洪佶这里交一份详述,这样各部司寺内里的大小事,洪佶都能及时掌握。
她这一手堪称老辣,申阁老等都要服气。
有玄麟设的消息通道,崔兰愔这里三五日就能收到皇帝那边的消息。
大郢二十万大军开到边关后,并没有大举进攻,而是化成小股袭扰鞑喇各部。
那会儿皇帝只让她备齐了武备,没有练兵就走了,崔兰愔就很担心。
她了解过,这两年大郢武备松懈,禁军十二卫和京畿二十八卫都少于操练,这样的人马拉过去,对上常年往大郢边关劫掠的鞑喇军马,怕是一合之力都没有。
皇帝却说他自有道理,让她看着就是。
原来,皇帝是要用鞑喇人实地练兵。
这会儿正是水草丰美的季节,是鞑喇人一年中最好过的时候,马儿要配种养膘,人也要休养繁衍,大郢于这时袭扰练兵,真是一举多得,是皇帝的作派。
就崔兰愔收到的消息,大郢这边练兵的效果很不错,几回下来,战力就提高不少,士气也是大涨。
崔兰愔很及时地给这些消息通传下去,朝野内外畏战的心理又去了些。
这一日,申阁老等各部司寺主官照例来西阁议事。
有别于三日前的轻松,申阁老等都有些忧心忡忡,尤其是原来的郑阁老,如今的户部尚书,更是愁眉苦脸的没法看。
崔兰愔问道:“出何事了?”
郑尚书回道:“三日来,臣这里就有苏州、常州、杭州三府报上来,说前阵子雨水也多,在录的田亩又减了不少,今年的田赋该是要减半。”他叹了声,“去岁比前岁就减了不少,再减半,就更支应不下去了。”
崔兰愔当然知道,之前是腾不出手来,皇帝又是新登基,很多事只能徐徐图之,所以皇帝才先从商税下手。
皇帝临走时就跟她说过,他走后,李首辅可能会在田赋上做文章,这会儿果真就来了。
李首辅的用意很明显。
边关那边练起兵来时候就长了,就不是一两个月花销的事,商课提举司收上来的商税未必够支撑,这样就需从国库拨银。
可这两年田赋收不上来,已经到处拉亏空了,国库里就没几两银子,根本就调不出银子。
那就只能盯着八月的田赋,可若八月的田赋也收不上来呢?
李首辅这不就来了个釜底抽薪!
皇帝这样大张旗鼓地北上,结果却惨淡收场,皇帝的威仪就要大打折扣。
此消彼长,皇帝再想乾纲独断,朝臣们该会比以往更激烈地抗争。
崔兰愔讽笑,李首辅这是想当然了,这世上还没有能算计过皇帝的人。
“不言。”崔兰愔吩咐道,“请宋大人和姜大人过来,再请工部崔郎中也过来。”
不言赶忙使内侍往东阁和工部去了,没多会儿内侍先引了宋彰和姜奭过来。
“以后你们也跟着来议事。”崔兰愔给两人指了座。
她随后问道:“我若想丈量各地田亩,咱们办学教出来的那些够用么。”
宋彰和姜奭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
于申阁老等大惊失色中,宋彰不慌不忙地回道:“一省两省的丈量是够用了。”
崔兰愔点头,“别的先不急,就从苏州、常州、杭州三府开始吧。”
“只这三府就很快。”宋彰沉吟下道,“不过丈量了田亩也于事无补,该是都将田挂了出去,还需从根本上着手。”
申阁老再顾不得,急喊道:“娘娘使不得呀,若动了这里,就是动了天下读书人的根基,是要出大乱子的。”
郑尚书不停地搓手,眉峰都要蹙一起了:“娘娘怕是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不若娘娘问问陛下,陛下也不会动这里。”
古尚书等也都劝道:“娘娘冷静些,这事儿还是请陛下定夺吧。”
不语眼尖,望见窗外崔晟的身影,喊了声:“崔大人来了。”
申阁老等才停了劝谏,同进来的崔晟招呼了。
崔晟要见礼,被不语眼疾手快地扶住,又请他坐到了椅子上。
崔晟就给崔兰愔作揖道,“娘娘找臣来是?”
崔兰愔微微一笑:“我需要崔郎中给算笔帐,若是照如今的
做法,咱们还有几年的田赋可以收,若是收不上田赋,大郢该何去何从?”
坐在边上的姜奭小声地给崔晟说了来龙去脉,崔晟点了下头,回道:“关于田赋的事我之前已同陛下提过,也给陛下算了笔账,陛下那会儿就有调整田赋的想法,想来是临走时将此事交给了娘娘。”
谁说崔晟不机变,事关他闺女,他比哪个都机变。
崔兰愔直想笑,果然上阵还要父女兵。
第143章 观望这事儿很不对劲儿
143章
崔晟都不必对户部的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他问向郑尚书,“十年之内,可赋的田亩减半,人口也减了三成,可对?”
郑尚书惊讶地看向他,“崔郎中估得很准。”
崔晟就道:“北地因着鞑喇扰边,人口减了,还有迹可循,南地无战事,这两年也无甚大天灾,却比北地减的人口还多,这却说不通。
也不用查,减的田亩里两成的投献到了优免田亩里,另三成则是被占了田,一家子或是成了流民,或是做了佃户被隐匿下来,可对?”
“是这么回事。”郑尚书再次点头,“只优免田赋意在养士,历朝历代都以此为重,若动了这一项,恐使天下读书人无心向学,长此以往将无可用之才,会动摇国本,这事还需从长计议。”
崔晟又问:“据我所知,去岁国库入银连半年的花用都顶不上,照我才的估算,十年后再减半,大郢该靠何立足?”
郑尚书回不出话,申阁老等的神情变得凝重。
崔兰愔忽然问道:“前朝是没银子就加赋,各样的杂赋数不胜数,连养鸡子都要收税,或者咱们也学起来?”
学起来,然后走向覆灭么?没人敢应声,西阁里一片死寂。
崔兰愔还不放过这些,“不都说‘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大郢覆灭了,诸位可继续找下家,陛下和我却不行呢。”
这话让申阁老等慌不迭拜下来,“臣等绝无此念。”
崔兰愔往案上连弹了数指:“日子好过了,我和陛下该优容,也愿意优容,如今我们都穷精了,下头还尽想自己的好日子,这却不能够了。”
凛冽的杀气扑面而来,想到那日皇后和皇帝对着砸的场面,申阁老等都屏住了呼吸。
崔兰愔重又露了笑:“诸位回去斟酌一下,明日开朝会,到时咱们再拿出个合适的章程,先散了吧。”
能缓一日也是好的,申阁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