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90-100(第6/13页)
的种植了,朱棣暗道。
孙妙涵看着番薯,却是冷不丁的开口道:“我瞧着番薯和土豆一样,都是这种一颗一颗的,是不是种植的方法也和土豆一样?”
众人瞬间明白过来,如果方法一样,那么番薯也要先等它发芽,才能种植,那么他们今日就只能种植玉米这一种作物了,不免有些意兴阑珊。
正当他们准备回转的时候,许道中却是适时的想起了一事,冲胡善祥问道:“太孙妃,说起来,我从土著人手里换了番薯想要离开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很少激烈,似乎不准备让我们带走。而且连一根番薯藤也不许我们带走,我见他们搜查的十分严密,任何想偷偷顺走红薯藤的人都被找了出来。”
想起当时几乎和当地人因此起了冲突,如果不是郑和适时的带人赶到,用武力震慑了他们,许道中和他的手下想要离去,恐怕艰难地很。这样许道中也很少不明白,不让带番薯离开也就罢了,连跟番薯藤都不许带走,枯萎的也不行,这却是什么原因。
胡善祥确是眼睛一亮,问道:“你有带番薯藤回来吗?”
许道中迟疑着点了点头道:“有是有,但是只怕也枯萎的差不多了。”
许道中派人将红薯藤取来,胡善祥一看,果然枯萎了一多半,虽然数量不多,但她还是很欣喜,至少现在可以先把红薯藤种下试试。
第95章 不醉不归 胡善祥对于红薯藤能……
胡善祥对于红薯藤能不能存活其实也没有多大把握, 不过有经年的老农照料,怎么样都比她这一知半解的人强,剩下的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忙活了一早上, 已经过了用午膳的时候, 胡善祥早先就说了要用许道中找到的良种大展身手, 自然带着孙妙涵一起早早去厨下忙碌了。
朱棣和朱瞻基已经不止一次从郑和那里听过远下西洋路上遇到的人和事, 还有或惊险、或刺激的遭遇, 这也是为何回回郑和出海都要带领大量军队的原因之一。
但从许道中口中讲述出来的经历和郑和所描述的也总有几份不同之处,三人也算是相谈甚欢, 至少胡善祥和孙妙涵两人做好了饭菜去请人用膳的时候,他们之间的氛围, 肉眼可见的比许道中未出海前软化了很多。
胡善祥准备了拔丝地瓜、红薯饼、红薯丸子、土豆炖排骨、土豆炖牛腩、酸辣土豆丝、椒盐玉米粒等菜肴, 还有直接最简单的清蒸和烧烤的做法。
因着是在宫外, 皇帝直接就免了所有人的规矩, 倒是让他们送了口气, 不用伺候这尊大佛了。
但到底有皇帝在, 几人都有些沉默,最后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朱瞻基, 让皇帝的亲孙子去给伏低做小去,胡善祥一落座就自动隐身, 直到皇帝开始动筷子才介绍起这些食物的做法。
面对一桌子从未见过的菜肴,朱棣先是呵呵一笑,打破沉默的气氛,然后一筷子伸向了据说可能会毒死人的土豆,放进嘴里一尝,瞬间被其味道征服,不自觉的眯起了双眼, 加快了进食的动作。
“这土豆里居然还掺杂着肉味,口感也非常的软糯,果然如太孙妃所说的那般美味。嗯,太孙妃果然心灵手巧,这一手厨艺,宫里的御厨也要自叹弗如了。”
皇家的人都喜欢吃肉,胡善祥好歹从小在宫里长大,哪能不知道朱棣的口味,土豆炖排骨和土豆炖牛腩是她特意炖足了时辰的,里面的土豆被汤汁炖的软糯鲜香,
掺杂了排骨和牛腩的鲜美,滋味更是可人。
胡善祥毫不揽功道:“皇上谬赞了,孙媳愧不敢当,还要多亏许大人不辞辛劳从海外取得这些良种,否在孙媳哪怕厨艺再精炼,也无法做出这些美味佳肴。”
许道中也忙推辞道:“也是太孙妃心灵手巧,想出如此多的烹饪之法,否则臣就算把这些良种带回,也只会水煮和火烤两种做法,哪里会品尝到这么多种多样的美食呢。”
两人相互着把功劳推来推去,这互相谦让的态度,把用膳的几人都看得乐呵,却没有人停下筷子,甚至用膳的动作还加快了几份,就怕饭菜凉了,刚刚胡善祥说的那道拔丝地瓜不好吃了。
好在胡善祥做的都是简单至极的家常菜,皇帝问了几句,知道做法这样的简便后,态度更是欣喜了。
“行了,你们也别谦让来谦让去了,再不用膳饭菜该凉了。”朱棣虎着脸说了一句,胡善祥和许道中却都没当回事,因为这句话音刚落,朱棣的筷子就如旋风般不停的来往于桌上的菜肴里,看了看逐渐减少的美食,胡善祥和许道中纷纷闭嘴,加入了进去。
“你们的功劳朕都记着呢,论功行赏的时候不会错过任何一个人。”
不管皇帝的话能不能相信,但朱棣既然开了口,胡善祥和许道中几人自然也就欣然的谢恩了。
“今天是个大好的日子,我特意让人准备了京城的佳酿芙蓉春,咱们几个庆祝一下,来个不醉不归。”朱瞻基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好酒,说完了这话后,觉得有些不对,他是准备和许道中不醉不归,可没打算带上他皇爷爷一起。
朱瞻基扭头看向皇帝,迟疑着道:“要不皇爷爷您浅尝几杯?”
他若喝醉了还好说,但把皇帝也给灌醉了,不说文武官员,只怕明日早朝见不到皇帝的面,他爹太子爷就得追到别庄打断他一条腿了。
朱棣最不喜被人小看,虽然他也觉得自己的大孙子没那意思,但是朱瞻基和许道中都打算来个不醉不归了,却让他这个皇帝浅尝几口,这不是小看是什么?
“你在怀疑朕的酒量?”朱棣佯装怒瞪的对朱瞻基质问道。
这话朱瞻基可不敢认了,当即喜眉笑脸的哄道:“孙儿哪敢啊,皇爷爷龙马精神的,别说这一壶酒了,就是一坛也不在话下,孙儿只是想着,您等会儿还要回宫,这喝多不好,万一您醉醺醺的回去了,让我爹知道,那倒霉的还不是我啊。”
“你这个小滑头啊。”朱棣哪能不知道朱瞻基打的什么主意?但他今天一下子得到了三种可以让大明百姓饱腹,再不用遭受饥寒的良种,心情格外的舒畅,对着朱瞻基越看越顺眼。
于是朱棣大手一挥道:“给朕满上,朕今日喜得良种,心情甚好,又有太孙妃亲自下厨做的美味佳肴相伴,朕也准备和你们一起来个不醉不归。”
朱瞻基顿时苦了脸,屋漏偏逢连夜雨,他最怕的就是这个,谁知道他皇爷爷偏偏还就爱看他倒霉,朱瞻基只能苦着脸给自家皇爷爷满上了酒,就着满桌子美味,吃用了起来。
美酒永远是男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眼看着饭菜用的差不多了,天色也早就暗了下来,可无论是朱棣,还是朱瞻基和徐彬,都没有就此打住、散场的想法,反而就着美酒芙蓉春,越喷越上瘾。
朱棣从第一次见许道中起就极为欣赏这位年少成名的天才,对于自己半是拉拢、半是威胁的把这样的人才留在了朝堂上颇为自得,哪怕许道中翰林院后一直没有作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没有将其打发到不紧要的冷灶上去。
想要这样的人才为他所用,单单威逼利诱或者以高官爵位赠与是不可能的,朱棣把人放到翰林院却不让他办事,就是打着磨砺他的意思,让他低头肯识时务的顺从自己。
但现在不重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