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60-70(第6/13页)

的喝醉了,酒意上头胡言乱语,可胡善祥却知道对方面上醉意朦胧,实际上清醒的很。

    喝醉酒的人说话颠三倒四的,这一点汉王就完全不像了,更别说他们几个人没一个傻的,就汉王这副根本过不了关的演技怎么可能让人相信,太子、朱瞻基、郑和三人平静的面容更反射的对比了汉王无理取闹的行径。

    好家伙,你还越说越上瘾了啊。

    原本有太子过来打圆场,存了几分息事宁人心思的胡善祥不想和汉王计较,无论输赢都闹不愉不说,也让文武百官看了笑话,让人笑话天家父子、兄弟、叔侄关系不睦,甚至牵扯到了女眷的身上。

    但汉王这越演越过的戏码就让人不高兴了。

    不就是想让她胡善祥承认自己刚刚大不敬的和太孙、郑和谈论皇帝的年号吗?

    她认就是了。

    WHO怕WHO啊!

    第65章 灯月长明 想看他们太子府的笑……

    想看他们太子府的笑话, 也得真有笑话让汉王看才是。偏偏子虚乌有的事,被汉王硬生生造谣,若是胡善祥不接了这茬, 顺便把戏给唱下去, 让太子或者太孙一力承担, 怕是会给人落下个不能担事的名声, 日后在后宫中处事还有什么威严可言。

    不理会朱瞻基在一旁给自己使眼色的小行径, 胡善祥沉稳大胆的开口对着皇帝道:“汉王只听到了些细枝末节便嚷嚷了出来,孙媳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 便没有回答,并非有意和太孙与郑大人一起排挤汉王。”

    “汉王当真是误会了。”

    “是啊, 是啊。二弟, 小辈们凑在一起说些悄悄话罢了, 咱们做人长辈的偷听就已经不对了, 怎么能在这胡搅蛮缠呢。”太子紧随其后, 一脸儿子和儿媳不肯和你计较, 你要知恩的大度模样,气的朱高煦差点想打人。

    皇帝没有说话,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有些时候, 儿孙们之间的争执和摩擦,他这个一家之主亲自下场只会让气氛更凝固,争端更僵持,所以有时候哪怕身在当场,做个定海神针,该装聋作哑就装聋作哑,该做主消弭争端也不能置若罔闻, 这个度他已经很有经验的把握住了。

    恰如此时,看两个儿子吵吵,虽然心里怒气汹涌,但还不到他一锤定音的时候,于是,朱棣便闭口不言,只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

    大庭广众之下,作为一国之君本不该如此任性,但朱棣是谁?向来只想自己,哪管别人死活的利己主义者,若不是自己最在乎的太孙也卷入了和汉王的纷争中,说不定他还端坐高台,看戏似的瞧着汉王和太子之间的争端,然后再入天神般降临,各大三十大板的息事宁人。

    皇帝做隐身状,说了一句汉王的不是后,就一副雨女无瓜,高高挂起的隐士高人态度,让汉王朱高煦就是一个激灵。

    他爹这是不打算偏帮太子和太孙了呀,肯定是听到了自己大声嚷嚷的话,反应过来之后,朱高煦瞬间想起了刚才自己故意胡说八道是怎么陷害太孙和太孙妃的,脑子骤然就清明了几分。

    如此天降良机,此时再不跟进,错失之后,只可能后悔的捶胸顿足。

    朱高煦幸灾乐祸起来,对着太子和太孙与胡善祥三人挑衅一笑,瞬间将三人的仇恨值汇聚其一身,反驳道:“又不是什么儿女情长的话,有什么是我不能听的。再说了,要不是本王听了那么一耳朵,还真不知道太孙和太孙妃对皇上这么不满,竟然连年号都敢编排,怎么这是迫不及待的想改了?”

    “哟,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太孙不会是想……”

    没有再说下去,在周围人瞬间变了脸色之后,汉王嘿嘿一笑,任由他们把后续编想下去,有时候欲言又止起到的效果比完整的话语更奏效。

    这

    不,汉王这一卡顿,周遭听到此番话的人俱都悄悄地打量起皇帝来,见皇帝还是面不改色的模样,好似什么都没有听见,这才又轻轻地呼出了口气,却仍是小心翼翼的不敢有一点动作。

    胡善祥后悔了,真的。她虽然知道汉王憨蠢,但却不知道此人能如此的蠢钝如猪。

    众目睽睽之下,出演诬陷他们也就罢了,居然还敲锣打鼓的把戏唱到了皇帝跟前,这是真以为所有人都跟他傻到一起了吗?

    不说太子和太孙自然有办法打消皇帝的疑虑,使其不被流言蜚语离间,就说郑和这么个大活人还在这儿立着呢,他是在场存在感有些低了,可这也是身份使然,但人家可是皇帝的心腹,做到这个份上的大人物怎么可能不受皇帝信任?

    汉王究竟是哪里来的信心和勇气,觉得和他关系一般的郑和会学着太子这个亲大哥一般,给他在皇帝面前描补打圆场?

    见朱高煦越说越不着调,本就对他施以冷眼的朱瞻基也忍不住了,心中的怒气丛生,看了一眼静待事态发展,想看看二儿子还能怎么作的皇帝一眼,开口道:“看来二叔还真是马尿喝多了,胡言乱语张嘴就来。”

    “先不提我和太孙妃根本提皇爷爷的年号,就是真的说了,这也不是大逆不道的话,要不然官员们报年份的时候,又该怎么报?具体的时间都不能明说吗。”

    就是。

    一想到永乐某年,不能提皇帝的年号,那他们汇报奏事的时候又该如何说具体日期。

    汉王也太缺心眼儿了,心里明白的人不由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暗自摇头。

    没有想到居然可以这样被反斥到,朱高煦想明白过来后暗自咬牙,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打击太子府的场子,可不嫩就这么被太子和太孙轻而易举的揭了过去,口随心动的重复道:“年号,年号。”

    或许是踅摸这样一个机会真的不可多得,朱高煦也猛地生出了灵光一闪的急智来,他知道论口舌自己不是太子和太孙的对手,于是瞬间将矛头对准了胡善祥,这个时候也不讲什么倚强凌弱,欺压女辈的不道德了。

    太子向来都是当面老好人包容他所有错误,觉得弟弟不懂事,还要用心教的态度,朱高煦碰了数次软钉子了,就是傻子也知道他不好惹了。

    朱瞻基那个小兔崽子就更不用说了,他爹永乐皇帝亲自教养出来的,牙尖嘴利的先不说,那对人对事的能力都学了个七八成,每次他欺负到太子头上的时候,朱瞻基就跟刺猬似的跳出来,自己这个当叔叔的本不该畏惧,但谁让每每和对方碰上,十次有八次他都会输,不是朱瞻基那个小兔崽子的对手也就罢了,可有时候眼见他都能赢了,他爹永乐皇帝就自动跳出来帮人责骂他以大欺小,恃强凌弱,让汉王很是不屑和怨怼。

    朱高煦的目光带着几分疯狂的看向胡善祥,带着诱惑和故意的说道:“你们这么着急做什么,本王问的是太孙妃有不是你们。就算是太子和太孙地位尊贵,也不能不让太孙妃说话吧。”

    “太孙妃,您说呢?”

    胡善祥就等着这一刻呢。

    见众人的注意力都随着汉王的话转移到自己的身上,胡善祥落落大方的一笑,仪态沉稳中带着镇定自若,给了朱瞻基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又随之看向皇帝,见其没有阻止的意思,才准备开口。

    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毕竟从她被册封为太孙妃起,就没有在重大场合出现过。对于胡善祥是否有资格做大明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