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20-5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20-540(第26/29页)

冤大头了吧!”

    朱高炽:“长此以往,大明的财政定然不堪重负!”

    朱棣:“慷他人之慨,倒是不用你出钱。”

    朱高煦幽幽道:“怕是他在中间还能拿回扣呢。”

    朱高燧瞪大了眼睛:“这是两头吃啊!”

    朱棣本想将火气发泄在太子和太孙身上,听到这两个儿子不着调的话语,直接一人给了他们一脚:“你们在幸灾乐祸什么!”

    ……

    【这一次,王振却一反常态,命礼部按实际人数发放赏赐,连他们的马匹也减了五分之四的价格,公然挑衅,制造事端。瓦剌贡使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愤怒而归,回去后就添油加醋地向也先作了汇报。】

    太孙朱瞻基猜测道:“不会是为了要更多的钱吧。”

    宣宗朱瞻基可以直接问王振,但王振已经被打的奄奄一息,锦衣卫办事很有分寸,王振绝对不会晕过去,但也说不出话了。

    天幕下的观众都能推测出,“瓦剌要出兵了……”

    【也先本就想对明朝动兵,王振给了他一个绝妙的借口。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进军,他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

    【由于多年军备废弛,明朝的军队不堪一击,瓦剌军来势凶猛,迅速向南推进,很快就越过了边塞,守卫军几次交战失利,告急求援的信件如同纸片一样飞向北京,引得朝野一片震惊!】

    评论区

    “这次战败有一半的原因是人祸,王振的党羽郭敬就在边关做镇守太监。”

    “七月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将各率兵一万人马赴阳和进行防御,很快就与瓦剌战于阳和。”

    “但由于郭敬从中作梗,致使明军大败,全军覆灭。宋瑛、朱冕战死,石亨单骑逃回大同城内,郭敬躲在草丛中才躲过一劫……”

    “记住这两个人,他们将来都还有戏份呢。”

    朱元璋气急:“果然是宦官乱政!”

    【瓦剌来势汹汹,但朝中百官也并不担心,自明朝建立以来,北方边境就时常发生战事,洪武朝十三次北征,永乐朝五次北征,宣德朝三次北巡……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在那放着,根本不惧瓦剌。】

    【再者瓦剌人少,没有攻城利器,只要大明坚守城池,瓦剌人就讨不到便宜,但王振与朱祁镇显然不是这样想的——】

    朱元璋:“他想做什么!”

    朱棣想到一个荒谬的可能:“不会是要御驾亲征吧!”

    【王振根本不懂军事,却对自己有蜜汁自信,他认为只要皇帝亲征,往战场上那么一站,就能把瓦剌军吓跑!】

    【为了自己的武勋,为了在青史上留名,王振怂恿朱祁镇效仿宋真宗御驾亲征!】

    宋真宗赵恒:求求了,忘记朕吧,谢谢!

    评论区

    “学谁不好,学宋真宗。”

    “历史不过关啊。”

    “怪不得王振通不过科举考试!”

    “刚明不需要‘澶渊之盟’!”

    “这谁说得准,若是没有土木堡之变,也先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是朱祁镇做皇帝,他说不定还真能签个城下之盟。”

    “明朝没有一个软弱的皇帝,除了朱祁镇!”

    ……

    明初四代帝王都有些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朝中大臣也有些破防,一时间,大明的太医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朱祁镇本就对王振言听计从,他也幻想着能像他的曾祖父朱棣和父亲朱瞻基那样,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这次瓦剌入侵就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啊。于是,他没有跟大臣们商议,直接宣布:两天后大军出发!】

    刘彻揉了揉自己的耳朵:“多少?两天!”

    卫青:是的,陛下你没有听错。

    李世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天能做什么?”

    魏征:“陛下,不要用您的思维来思考此子的做派。”

    不要跟傻子同频,你也会变成傻子的。

    【朱祁镇的诏书一石激起千层浪,明朝的文武百官都不是吃干饭的,他们自然知道其中的问题。】

    【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上奏:明军准备不够,皇帝不宜轻率亲征。吏部尚书王直也率群臣上疏竭力阻止。可是朱祁镇已经听信了王振的蛊惑,对大臣们的谏阻,一句也听不进去,非要亲征不可!】

    永乐、宣德朝的朝臣都有些呼吸急促,尤其是武将,皇帝将战争视作儿戏,但战场上真正短兵相接的是他们啊!

    按着三位陛下的寿命,那时,他们这些人大多都还在朝堂之上呢!

    【王振和朱祁镇在两天之内凑合了20万大军,对外号称50万,胡乱配了些粮草和武器,就匆匆出发了。】

    【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朱祁镇居然带上了朝堂上半数的文臣武将: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100多名官员都被带到了战场之上!】

    【明明有战功起家的英国公在场,但朱祁镇却不让他们参预任何军政事务,而是把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王振一人专断!】

    天幕下的观众都搞不明白朱祁镇的脑回路,带这么多大臣,难道是要在战争间隙进行朝会?

    天幕的名单如同一个死亡笔记,被点到名字的人都用愤恨的目光看着王振。

    曹鼐:我是存粹的文官啊!

    王佐:打仗还需要当场调拨粮草吗!

    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军有军法,臣难道还要去现场断案吗!

    张辅:北京城距离边关一步之遥,哪里需要如此劳师动众!

    ……

    【七月十六日,朱祁镇和王振带着大军出发,十七日,到达龙虎台(今北京昌平区西南)。】

    【由于组织不当,将士多为新兵,巡夜的士兵不小心弄出了一些声响,结果睡梦中的一部分官军以为敌军来袭,惊慌而起,乱作一团。虽然误会很快就澄清了,但是这一场虚惊无疑给出征带来了不详的征兆。】

    王翦捂着自己的额头,眉头皱的死紧,“军纪散漫,不成体系,未经训练,乌合之众!”

    蒙恬:“这支军队完了。”

    韩信:“统兵打仗并不是人数越多越好,若不能如臂使指,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

    【大军一路北上,十九日过居庸关,二十日过榆林,二十一日到达怀来。二十三日,到达宣府。】

    【这一路上,因组织不畅造成的麻烦事不断发生,兵部尚书邝埜在行军途中跌落马下,受了重伤,只能勉强随行。再加上北方正值雨季,风雨不断,道路泥泞,大军还没有到达大同,就已经出现了饿死、冻死的士兵。】

    霍去病:“从舆图上看,北京到大同不过七百里,在国境内行军,居然如此迟缓臃肿。”他可是能够六天急行军一千多里的闪电战开创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