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20-540(第22/29页)
马皇后:“皇后乃是一国之母,怎能轻言废立!”
徐皇后:“无过废后,必会引起朝野动荡!”
……
评论区
“朱瞻基将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皇宫禁院的山水之间,每日作画写诗,不亦乐乎。”
“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所需,他不惜破坏明朝的用人制度,将捕蟋蟀与军中获取首级当做同等功劳,封赏官爵,成为明朝又一条升官发财之路。”
朱元璋怒道:“还真是蟋蟀天子!”
朱标:“这孩子文治还不错,怎么就沉迷这些游玩之物了。”
“朱瞻基还滥封藏僧,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官员选任和晋升制度,一定程度上造成明朝的政治黑暗。”
“君王可以有点爱好,但因为个人爱好,导致劳民伤财,搞的小民家破人亡,显然就不是有德之君的所为了。”
“一个不知世事,游戏人间的皇三代……”
朱棣怒道:“这就是所谓的明宣宗,这就是所谓的仁宣盛世?”
朱瞻基:没脸见人了……
第535章 土木之变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朱瞻基因病逝于乾清宫,终年三十六岁。】
前面的所有指责朱瞻基都能安然接受,因为就连秦皇汉武都免不了做错事,而他还有足够的时间改正,打造一个更加辉煌的仁宣之治!
但天幕一说到他的寿命,他可就绷不住了,怎么才三十六,短短十年时间,根本不够用啊!
他看着被带到朝堂上的两个儿子,最大的才四五岁,将来岂不是幼帝临朝,东汉末年的境况还历历在目呢……
【站在历史的下游,我们对朱瞻基的各种责难都是因为这在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他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间接导致了华夏大地后来的封闭与落后。但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看,朱瞻基算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朱瞻基:你现在怎么找补都没用,朕已经不在乎了。╭(╯^╰)╮
【经过洪武朝与永乐朝的开拓,仁宣之治的积累,此时的大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定,政治稳定,放眼望去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竟发之景!】
朱元璋看向朱棣的眼神逐渐平和,事实证明,只要皇帝做的好,你怎么上位的并没有人在乎。
朱棣还在殷殷叮嘱朱瞻基:“你可要汲取教训,将来的大明还要看你的。”
朱瞻基立刻保证道:“皇爷爷放心,孙儿不会掉以轻心的。”
【继任的皇帝只要不作妖,就能将这样的繁荣之景持续下去,几十年后再由盛而衰,逐渐走向没落……】
【但大明的皇帝各有各的个性,宣宗皇帝的继任者更是大明最不一样的那朵烟火!】
宣宗朱瞻基:“太子,你过来,好好听着!”
孙皇后从未见过这样的皇帝:“陛下,皇儿还小……”
朱瞻基冷道:“你闭嘴!”
张太后暗暗摇头,这个孙氏真是没有大局观,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以往日的情分激发皇帝的恻隐之心。
可惜孙氏不知道,与大明基业比起来,所有人都可以被放弃!
【朱瞻基子嗣不丰,即位后才有了两个儿子,长子朱祁镇是他最宠爱的孙贵妃所生,出生不到三个月就被立为皇太子。为了增加太子的筹码,朱瞻基更是废黜了无过的胡皇后,改立孙氏为皇后。】
评论区
“孙氏出身低微,她的父亲孙忠是永城县的主簿,朱高炽的太子妃的母亲也是永城人,通过这个七拐八拐的关系,孙氏被朱棣征召入宫,与朱瞻基一起长大。”
“不过这不是缺点,因为朱元璋为了避免后宫干政,规定所有的后妃只能从平民百姓中选择。”
“尽管胡皇后的贤名远近闻名,却也抵不过朱瞻基的偏爱。”
徐皇后:“你喜欢什么女人,随便你放在后宫,但母仪天下需要的是贤德!”
朱棣:“你真是被爷爷宠坏了!”
【宣德九年(1434年)十月,朱瞻基召见大学士杨士奇,准备明年春安排皇太子朱祁镇出阁讲学,然而没等到朱祁镇出阁,朱瞻基就一病不起。】
【公元1435年,朱瞻基去世的时候,太子朱祁镇只是一个虚岁九岁的孩童,因为皇帝年幼,在太皇太后张氏的主持下,由内阁三杨辅政!】
朱棣:“一个九岁的孩童能做什么!”
徐皇后劝道:“儿媳是个明理贤惠的,她定能主持大局,等待幼帝长大。”
朱棣却不抱什么希望,他可还记得天幕曾说过的堡宗……
【自此,大明百姓迎来了他们的劫难,一个集唐玄宗李隆基的后半生,加宋朝徽、钦、高三帝的“英勇事迹”于一身的皇帝登上了明朝的舞台!】
【他就是以一己之力中断大明国运的大明战神,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明堡宗朱祁镇!】
朱元璋年纪毕竟有些大了,身子晃了晃,跌坐在龙椅上。
朱棣面色憋得涨红,想要发火,却发不出来,他在大殿上转了好几圈,最后只能狠狠的踹了朱瞻基一脚。
好圣孙朱瞻基还是第一次亲面祖父的怒火,顿时被吓得躲在父亲身后,不敢出声。
宣宗朱瞻基却一口血呕了出来,双目赤红,拳头攥得死紧!
“这得是什么样的昏君,才能有这样的评价!”
不单单是明朝的皇帝,就连千年前的秦皇汉武都无法无视这个败家子,李世民想起了被李隆基支配的痛苦,对明朝的祖孙同情不已。
赵匡胤、赵光义想起了自家的三个败家子,恨不能穿越时空与朱元璋抱头痛哭。
朱元璋:莫挨老子,老子跟你们不一样!
【当然,此时的英宗皇帝还是一个孩子,无法掌握大权,大明的百姓还能稍稍喘一口气……】
【正统初年,手握大权的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张氏,她生于洪武十七年,是指挥使张麒的女儿。自幼聪慧贤淑,待人和睦,因行为端庄、才貌出众,深得朱棣和徐皇后的喜爱。】
【洪武二十八年,张氏被选为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朱高炽被册封为皇太子,张氏也随之被册封为皇太子妃。】
【仁宗即位后,张氏被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后,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后,又尊为太皇太后。】
徐皇后拉着儿媳的手,目光希冀的看着她。
朱元璋只觉得这可能是报应,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限制后宫女人的权利,以防明朝出现下一个吕武、刘娥,现在却要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女人身上……
【张皇后历经六朝,相继辅佐了明仁宗、明宣宗和明英宗三位皇帝,她以睿智和贤德著称于世,待人宽厚仁慈,深得百姓和朝臣的爱戴。】
【在朝廷面临危机时,她也能够挺身而出,主持大局,在百官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她不仅能够参与朝政的决策,还时常向皇帝进言献策。全力辅佐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