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40-3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40-360(第12/28页)

白:“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透过这句诗,李白似乎看到了一副壮丽的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江潮仿佛与大海连在一起,气势恢宏。这时,一轮明月随潮而生,春江纵有千万里,却都在月光的朗照之中。月光为地面的一切染上了一层银辉,如同一个神话般美好的世界……

    杜甫:“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存在却是永恒的,人生代代相传,如同明月一般亘古永存。

    仕途的失意,对未来时局的担忧,似乎都被这两句诗化解。

    白居易:“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白居易想起了与自己远隔天涯的恋人,感触颇深:“一种相思,两地离愁,虽同照一轮明月,却无法相知。只能用月光来寄托自己的相思,和无限的离愁别绪……”

    元稹:“分明是最简单的意象,他却写出了新意,将诗情画意与哲理情思融为一体,真是精妙!”

    苏轼:“全诗营造了一副深沉、寥廓、宁静的氛围,自然隽永,宛转悠扬。”

    苏辙:“诗人的感情是那般的热烈深沉,在诗文中看起来却又如此的平淡自然。”

    苏洵:“全诗韵律转换自然,一唱三叹,前呼后应,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极具音律的美感。”

    韩愈:“我过去居然没有看到过这首诗,真是太遗憾了……”

    第349章 承前启后

    张若虚看着自己妙手偶得的诗文,顿觉世事奇妙。

    他生前名不见经传,也不曾宣扬自己的诗歌,死后只留下了两篇诗文,却能在千百年后被无数人熟知,这真是莫大的幸运。

    一时间,平行时空的文人争相传抄这首诗,还有很多人托关系,拜访吴中四士,只想结识《春江花月夜》的作者。

    贺知章深感责任重大,他要为好友整理一本诗集,将好友的诗文传扬天下。

    【《春江花月夜》沿用了六朝乐府的旧题,抒写了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和极其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却丝毫没有宫体诗的浓墨艳妆,其语言清丽婉转,给人一种澄澈空明,清新自然之感。】

    【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张若虚:受宠若惊!

    【说完张若虚,吴中四士的另一位也不得不提。】

    【他便是继承初唐诗文改革,开创盛唐诗坛的伯乐——贺知章!】

    【相较于初唐的六位诗人,贺知章有一点比他们强得多——贺知章足够长寿,还拥有一群诗人作为朋友。】

    【初唐的时候,他是跟在初唐四杰、陈子昂身后的小跟班,到了盛唐,却是无数诗人追捧的诗坛大佬!】

    李白:“果然是贺监。”

    杜甫:“提及大唐的诗歌便不能忽略此人!”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号四明狂客。他年轻的时候便因为诗文出名。公元695年科举中第,是浙江省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贺知章步入仕途后,成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后改为太常博士,总之都是做老师。】

    【贺知章的仕途与其他诗人完全不同,他的一生堪称毫无波折。自从进入仕途便一帆风顺,在官场混迹五十年,屹立不倒,就这样一步步做到了三品大员!】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的职务都是教书育人、修书编撰,因此各种政治风波都没有波及到他。他顺利躲过了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无惊无险的来到了开元年间。】

    【开元十年,张说负责修书,在他的推荐下,贺知章入丽正殿同修《六典》、《文纂》。】

    【后升任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开元二十六年,成为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初唐四杰:“羡慕……”

    陈子昂:“若是在朝为官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岂不是碌碌一生。”

    贺知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十分喜欢喝酒,有“清谈风流”之誉。他与李白、李适之、张旭等人被称为“饮中八仙”。】

    评论区

    “杜甫还为饮中八仙做了一首歌。”

    杜甫:“玩笑之作,没想到居然能流传后世。”

    饮中八仙纷纷认领自己的诗文,这可是未来的诗圣写的,可以留作传家宝!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

    贺知章:“哈哈哈,夸张了,夸张了……”

    李白当着作者的面点评道:“真是诙谐而独特。”

    杜甫:……

    当年,李白第一次入长安,孤身一人前往道观游览,偶遇当朝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未曾谋面却对他极为推崇。

    当他看到李白的《蜀道难》后,一时间惊为天人,他对李白赞道:“你就是上天下凡的诗仙啊!”

    李白“谪仙人”的赞誉便由此而来,当时李白42岁,贺知章84岁,两人成了忘年交。

    贺知章邀请李白前去饮酒,刚到酒店坐下,才发现自己没有带钱。于是,他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作为酒钱。

    这是官员的品级象征,一般人都不能佩戴,却被贺知章拿来换酒,可见其嗜酒如命。

    贺知章死后,李白时常想起他们的初次见面,想起当年的金龟换酒,写下了对伯乐的思念:“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他口水直流,还时常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李隆基:“朕可以满足你这个愿望。”

    汝阳王李琎:这就是口嗨,臣可不想离开繁华的汝阳,去边疆偏远之地。

    李琎虽是唐玄宗的侄子,但他可比正宗的皇子受宠多了,大概是唐玄宗认为只有皇子才能夺他的皇位吧……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左相李适之每日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摆脱政事,以便让贤。

    李适之:李林甫为相,独揽朝政,我除了饮酒还能做什么……

    即便他尽力避其锋芒,依旧免不了被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