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0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00-320(第24/29页)

    她就像一株菟丝花,只会攀援而上,无法承受任何打击……

    【曾经的李隆基勤俭节约,虚怀纳谏,销毁宫中服饰车马,金银器玩,珠玉锦绣,一扫过去几十年的奢靡之气!】

    评论区

    “他下令三品以下的大臣不得佩戴金玉,妇女的服装都要跟着丈夫和儿子的一样,已经织成的锦绣全部染成黑白色,禁止采珠玉和织锦绣,并罢免两京织锦坊。”

    “遣散宫女,节省开支……”

    “其实与其将金玉珠宝销毁,不如将他们用到真正为百姓做实事的地方。”

    “李隆基的行为如同一出滑稽喜剧,就是演给文武百官和天下人看的,该说不愧是梨园祖师爷!”

    ……

    【晚年的李隆基却骄奢淫逸,荒淫无度,每年给后宫美人的赏赐超过百亿万。李隆基根本不问这些钱财从哪里来,更不在乎在朝廷的催逼下有多少百姓破产流亡……】

    评论区

    “他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花鸟使的职位,为他从民间挑选美人。”

    “上行下效,群臣勋贵为了投其所好,争相巴结杨贵妃和杨家,满朝上下奢靡之风盛行。”

    “每当去华清池游玩,杨家人为了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的地位,他们的马车上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马匹也以黄金为衔。”

    “仅为杨贵妃做衣服的宫人便有七百多人。”

    “杨国忠当众表示,我们家就是因为裙带关系才起家的,在史书上肯定留不下好名声,当然要及时行乐,享受生活了。”

    ……

    李治:“那些钱财是朕和阿耶、媚娘几代人才积攒下来的,不是你一人的功绩,你凭什么将其挥霍殆尽!”

    武后:“杨氏无功却忝居高门,那些有功之臣怕是要心生不平了。”

    【曾经的李隆基恢复谏议制度,虚怀纳谏,任人唯贤,政治清明。】

    【晚年的李隆基却怠慢国政,听不进去任何劝谏之言,罢免正直贤能的张九龄,宠幸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好大喜功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将大唐盛世一步步推向深渊!】

    始皇:“什么开元盛世,朕只看到了亡国之相!”

    汉武帝可太有经验了:“穷兵黩武,百姓疲敝,天下岌岌可危!”

    年轻的李隆基不相信这是自己会做的事,犹自在与朝臣争辩。

    晚年的李隆基却双目浑浊,常年沉迷享乐的他脑子已经转不过来了,他将所有人都赶出宫殿,一个人在内惶惶不可终日。

    【李林甫为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

    【他生性阴柔,精于权谋,与宫中嫔妃宦官交情极深,因此对玄宗的动向了如指掌,每每上奏都能得到李隆基的肯定,深得他的赏识。】

    评论区

    “口蜜腹剑!”

    “凡是比他才能出众的人,他都会想尽办法将人除掉。”

    “张九龄是安史之乱前最后一位公忠体国举足轻重的大臣,却败在他的阴谋诡计之中。”

    “……”

    【李隆基不理政事,李林甫便对上阳奉阴违,对下排除异己,让皇帝安心享乐。他举荐性格柔弱的陈希烈为相,他却在家中处理政务。以至于李府门庭若市,政事堂却门可罗雀,陈希烈不敢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变成了一个橡皮图章。】

    评论区

    “李隆基看中兵部侍郎卢绚,对其赞不绝口,李林甫便对卢绚谎称皇帝要让他去岭南,相当于变相流放。他还妆似好心的给卢绚出了个主意,让他主动请求却做太子宾客,这样就不用去岭南了。”

    “卢绚果然上奏,唐玄宗曾有一日杀三子的壮举,新太子李亨也是他提防忌惮的对象,朝臣与太子交好,唐玄宗怎么可能高兴,自此便不再关注卢绚。”

    年纪轻轻已经头发斑白的太子李亨:仅仅是提防吗?本宫这太子当的如履薄冰,随时有性命之忧!

    【李林甫与武惠妃是政治同盟,即便武惠妃身死,李林甫依旧希望寿王李瑁成为太子,但李隆基却更看好三皇子李亨。李林甫与新太子李亨没有任何交情,便想要扳倒太子,立一个亲近自己的皇子。】

    评论区

    “这个时候还没有发生杨玉环的事,可见李瑁从来都不在李隆基的考虑范围内。”

    “毕竟立嫡以长不以贤,长子面部毁容,次子已经被杀,李亨就是最年长的皇子了,而李瑁排行十八。”

    武惠妃眼神变得冷峻,几欲择人而啖:原来都是假的……不仅宠爱是假的,你答应我立我儿为太子也是假的!

    显然,武惠妃黑化了……

    “为了扳倒太子,李林甫将太子妃的外家当做突破口,李隆基对儿子本就没有任何信任可言,自然是李林甫说什么他便信什么。最后,太子妃被废,太子断了一臂。”

    “一次不行,再来一次,李林甫再次以杜良娣的父亲杜有邻为突破口,掀起一场大案,他声称杜有邻: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杜有邻与东宫勾结,意图谋害皇帝。”

    “此案波及甚广,不仅杜有邻一家被杖毙,前太子妃的娘家也被赐死。李林甫还派遣爪牙巡视地方,从青州一路杀到了岭南,大量被李林甫陷害贬谪的官吏都因此案被杀,李林甫排除异己之能让人叹为观止。前宰相李适之服毒自尽,先天政变的功臣王琚自缢身亡……”

    李适之,王琚:李林甫,本官跟你不共戴天!

    【李林甫屡兴大狱,离间玄宗与太子的关系,但太子李亨谨慎自守,不敢行差踏错一步,最终逃过了李林甫的围剿。】

    【李林甫为相后期大权独揽,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使得朝纲紊乱,政局昏暗。】

    【唐玄宗曾下诏求天下士子,只要精通一艺,便可到长安备选。而李林甫担心会有士子威胁自己的地位,揭露自己的罪行,便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这场考试,无一人合格!】

    李世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

    房玄龄:“简直是将科举制度当做儿戏!”

    【李林甫还振振有词的对李隆基道贺,说野无遗贤,所有大才都已经被皇帝陛下一网打尽了!】

    李世民:“李隆基的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这样的话居然也能相信!”

    长孙无极摇摇头:“不过是不在乎罢了。”

    这场考试本就是一场戏,李隆基充分表现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明君”形象,至于李林甫做了什么,他并不在乎。

    只有那些参加考试的考生受到伤害……

    【这件事原本只是李林甫一项微不足道的罪过,之所以为人所知,只因为就在这场考试中我们的诗圣杜甫也落榜了。】

    此言一出,中唐以前的时空都震惊了。

    那可是圣人啊,在道德和智慧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才能称为圣人,唐朝居然有一个诗圣!

    曹操好整以暇:“孤可真好奇,写诗还能成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