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问刑(探案)》 40-50(第7/19页)
小步跑了过去,望了一眼里间才放下心。
“怎么?觉得本官要害杨长史?”
管事连连否认。
李希言却忽然意味不明地笑了一下。
“走了。”
出了杨府。
关风和有些忍不住了:“少使,这人到底是谁杀的?”
李希言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嘱咐道:“你们带人去县衙盯着。”
“县衙?卫川不是在那儿嘛。”
“他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你们是暗中盯梢。对了。”李希言停下脚步,“顺便让苟维知道我们今日去了一趟杨府,我和杨利贞单独说了很久的话,还发誓要找出凶手。”
“是。”
容朗忽然开口:“我还想去看看尸体,那日看得不太仔细,我怕有什么遗漏。”
“你们一起吧,我先回驿站了。”
瑞王一个人在驿站,她终究是不放心。
容朗也知道她的想法,玩笑道:“他要是闹,就告诉他,我回去会收拾他。”
“好。”李希言抿了抿嘴角,将笑意藏在眼底。
苗青:我觉得不对劲的不仅仅只是这个长乐王吧?少使也……不咋对劲。
关风和毫无所觉,十分煞风景地说着:“快走吧,也不知道卫川那个小子在县衙干啥,还要我们去盯梢……”
而被她念叨着的卫川鼻子有些痒。
看着面前的婢女,他咬牙忍了过去,维持着潇洒的笑。
“盈盈,你今日怎么没戴昨日我给你的簪子?”
叫做盈盈的婢女俏脸一红,眼波流转。
“那簪子太贵重了,婢子一个干粗活儿的,怕弄坏了……”
卫川一脸不在乎:“不值钱的小玩意儿罢了。坏了我再给你买一堆,尽着你戴。”
“大人对我这样好,倒是叫我……”盈盈轻咬嘴唇,一双眼满是娇羞,怯怯地望着他。
“别说这些,说好了的,我是要让你名正言顺进我们国公府的。只是……你再等等。”
“还要等多久啊?”这话有些急切,盈盈一说完立即找补,垂着眼,一脸哀伤,“县令最是好色……我怕被他……”
“唉,其实这事情和你家主子也有关。”卫川微微仰起头,看着天空,“你有所不知啊,我也是有难处的。”
“郎君有什么难处?”
“我就直说了,你家主子上面那个和我爹算是政敌。我爹这次可是给我下了命令,搞不死你家主子就不准我回去。”
“啊?”盈盈眼底闪过一丝算计,面上还是一派单纯的惊讶,“可是……”
“没什么可是,我爹说了,这次就是他没有犯事,也要把事情扣在他头上。”
卫川深深地望着她:“你知道的,我是想让你做正经妾室,所以才想着等这事情办成了,我爹开心了,我也好开口,事情也能顺利些。”
“是么……”
“怎么?你不信我?”卫川放柔了声音,带着诱哄。
盈盈眼神微动:“怎么不信?”
第45章 夜过半 过了午饭的时辰,容朗才回……
过了午饭的时辰,容朗才回了驿站。
“小主子!”张锦笑眯眯地帮他换衣裳,“可用过午饭了?可要咱家让人上些来?”
“还没呢。”容朗换上干净衣裳,吐出一口浊气,“也就你还惦记我。”
张锦捂着嘴笑:“今儿中午用饭,李少使特意让人给您留的呢!”
“真的?!”容朗欢喜得连手上的衣服都掉到了地上。
张锦把衣裳捡起来拍了拍灰给他披上。
“真的,咱家还能骗您不成?可见啊,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李少使现在心里还是有您的位置的。”
“那是。”容朗扬起下巴,“她从小就对我好。”
说到以前的事儿,张锦也不免伤怀。
“是呢,幸好李少使心善。不然,真怕您那时候就伤了身子。”
“我让你传回去的信传了吗?”
“传过去了。”
“你那个干儿子……可信吗?”涉及到自己哥哥,容朗还是多几分谨慎。
“可信可信!那孩子自小在咱家跟前长大的,您放心,小殿下这边咱家也看着的,不会有事。咱家让人把饭菜摆到李少使屋里?”
“正好,我今儿有个大发现要告诉她……”
李希言看着面前正在摆菜的驿卒,放下了书。
“这是?”
驿卒眨了眨眼。
“不是和您一起来的那位张内侍吩咐的吗?”
“李少使,打扰了。”容朗红光满面走了进来,“我有事儿要和你说。”
驿卒见状退了出去。
李希言直接戳穿:“王爷大可用完饭再来。”
“可是……”容朗摸摸肚子,下垂的眼尾显得他分外委屈,“我很饿啊……”
李希言别过视线,拿起书遮住脸。
怎么像驿站养的那只小土狗?
“李少使……”
小心翼翼的声音让李希言觉得有些过不去。
或许真的是因为事情太重要了吧。
“王爷先用饭吧。”
“好!”容朗乐呵呵地坐了下来,“听张内侍说,李少使特意给我留了饭。”
李希言耳朵一下烧了起来,恨不得把书盖在脸上。
多嘴的张锦!
“看书的时候离得太近对眼睛不好。”容朗调侃完才拿起筷子,顺道卖了个惨,“自从母后走了,就再也没有人关心过我有没有用饭……”
李希言躲在书后翻了个白眼。
他们这些近臣,谁没听过皇帝叨叨过“长乐王吃得太少”“长乐王天天节食”?
二人,一个看书一个吃饭,都没有再说话。
等容朗放下筷子,沉默才被打破。
“李少使很爱看书?”
李希言大大方方地把书亮给他看。
书上写着四个大字——滦州公案。
“话本?”
“嗯。”
容朗有些意外:“李少使要看话本?
“怎么?”
他见她看得那么认真还以为是什么正经书。
李希言像是知道他的想法。
“这一类话本多是作者根据所见所闻所编撰的。说是话本,不如说是民间百姓的状纸。”
“状纸?这是什么说法?”
李希言指着自己正在看的那一页。
“就说这个案子。死者殴打妻子时,其子为保护母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