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吴峥嵘: 240-244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240-244(第10/12页)


    陈局无语道:“这个我知道,那些票还是商业局印发的。”

    “对呀, 新人能用这些票采购需要的商品, 但咱也可以给大家另一个选择嘛, 就是把所有商品全部凑齐, 让大家打包带走。省去了到处挑选的时间, 这对一部分工作繁忙的小夫妻来说, 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

    见他不为所动, 叶满枝决定说点实在的。

    “咱做工作不能总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如果商业局愿意推出新婚特供产品,那就可以跟基层公社和轻工业局联合起来, 一起推行这项便民惠民服务。到时候甭管基层公社是什么反应,我们轻工业局肯定要给商业局送锦旗的!”

    “这项措施能给年轻人节省结婚成本,还能帮助企业清库存实现产品升级, 这不就是在主席思想指导下,多方联合为人民服务的典型嘛!”叶满枝乐呵呵道,“陈局,你到时候尽管安排记者和通讯员来轻工业局采访我,我肯定好好夸一夸咱商业部门的服务精神。”

    陈局:“……”

    又被这个叶满枝拿捏住了!

    他怀疑叶满枝是故意的!

    “服务精神”这四个字算是精准踩在了他敏感的神经上。

    前阵子,《滨江日报》突然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目标直指百货商店的售货员。

    据说有群众反映,售货员服务态度不好,面对顾客时经常不耐烦、看人下菜碟、对农村社员爱搭不理,反正通篇批评没什么好话。

    商业局和百货公司看到新闻以后,第一时间对文章提及的两家百货商店进行了整改。

    然而,按下葫芦浮起瓢,那边的问题还没解决,省报又引用《滨江日报》的文章,批评商业部门的问题。

    前者只是让他们在滨江内部丢两天人,那后者就是让滨江商业系统在全省丢人了。

    叶满枝在这时候提什么“服务精神”,有那么点含沙射影的意思。

    陈局琢磨着她那番话,要是真能趁机给商业部门正正名,扭转一下形象,其实也是可以考虑的。

    “商店从没尝试过这种销售方式,如果大规模推广的话,可能会引出很多麻烦,我得在局里开会讨论一下。”陈局觑着她说,“不过,即使通过了,也不可能大面积推广,顶多先找一两家商店当试点,看看群众的反馈。”

    叶满枝爽快颔首:“没问题啊,那就先找两家商店试试。我回去让企业备货……”

    ……

    商业局最终决定让滨江第三百货和第七百货当试点,销售新婚特供商品。

    另外在两家商店周边,选择了十个基层公社,发放全新版本的新婚票证。

    新人们可以凭票单独采购新婚所需日用品,也可以按照批发价,在两家百货商店买到票证上的全部商品。

    叶满枝有点好奇这样销售的效果如何,等到周末的时候,特意去第七百货商店看了看销售情况。

    她跟有言来到日用品区的时候,有个柜台前面围着不少年轻人。

    售货员正在耐心给大家做着讲解。

    吴玉琢小声说:“商店肯定把服务态度最好的售货员,放到这个柜台了。”

    “论迹不论心,”叶满枝也低声回,“人家商店能意识到问题,做出改变,那不是挺好的嘛。”

    安排一个脾气好的售货员,对产品销售也是有好处的。

    她俩走到柜台边,正听到一对新婚小夫妻在争执买哪种产品。

    按照女同志的意思,就以批发价把所有产品都买了。

    但是男同志觉得有些东西用不上,像是暖瓶和镜子,双方父母已经提前准备了,再买一份不就重复了嘛。

    女售货员很会讲话,笑着说:“这是咱们商店为新婚夫妻新推出的服务,打包一起购买,比零星单独采购便宜六块多,你们要是不要镜子和暖瓶,其实只能节省三块钱。用三块买一个暖瓶,一面镜子,多划算啊!即使自己用不上,也可以送给亲戚朋友。”

    “你看!”女同志商量道,“全买了吧!这些东西早晚能用上,这一下子节省六块多,能买七八斤猪肉呢!”

    男同志叹道:“那就全买吧!”

    叶满枝和吴玉琢就站在柜台边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售货员帮小夫妻将商品凑齐。

    目送这对顾客去对面收银台交钱,又迎来下一对新人。

    母女俩旁观了七对小夫妻的采购过程。

    只有一对夫妻特别理性,无论售货员如何建议,人家都不为所动,只挑选自己看中的时髦花色。

    另外六对,无一例外全都选择了打包采购。

    吴玉琢挎着妈妈的手臂说:“那暖瓶和脸盆的图案其实不太好看,不过价格便宜,倒也无所谓了。”

    “结婚就图个喜庆,红双喜是二十年经典花色,”叶满枝笃定道,“他们把那些产品拿回家,长辈肯定夸买得好!”

    提起长辈,叶满枝心里又冒出一个想法来。

    周末与闺女逛完街,又看了场电影,周一刚上班,她就给商业局打了电话。

    “陈局,新婚特供商品在商店里反响挺好的,很受新婚夫妻欢迎。我看这项工作做得不错,还是找报社的同志,帮商业局宣传一下吧。”

    陈局矜持道:“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没必要大肆宣传。”

    叶满枝暗笑对方能装,善解人意道:“陈局,这件事你们不方便出面,那就由我们轻工业局的宣传组代劳了,到时候把成稿给你过目一下,没什么问题再往报纸上发表。”

    “叶局,你看你,工作才开展没多久,这也太心急了!”

    叶满枝一本正经道:“不全是为了宣传商店,咱早点把消息放出去,也可以尽快将其他顾客吸引过来。”

    她这番话像是为宣传商店找的借口,陈局在电话里“无奈”道谢,便让轻工业局帮忙了。

    而叶满枝其实并没打马虎眼,她真心看好长辈的购买力。

    她提前问过常月娥,是否想买新婚特供商品。

    常月娥斩钉截铁道:“当然买啊,咱家用不上的可以匀给你三姨她们。”

    日用品的价格十几年如一日,几乎没变过,要是能以批发价购入那么多东西,她肯定要买的!

    叶满枝安排人手发了新闻稿,在《滨江日报》上占了一个不错的版面。

    文章刊登,百货商店迎来大批采购套装的顾客。

    陈局看到效果以后,主动让城市周边的八家县百货商店,也使用这套销售方式。

    结果那新婚特供商品,广受郊区和农村消费者欢迎,走货量比城里的两家商店大多了,意外打开了农村市场。

    三月初,市暖瓶厂的文主任特意来轻工业局给叶满枝汇报工作。

    “积压的库存已经清掉三分之一了,昨天刚回笼一部分资金,我们厂打算从这个月开始转产压力出水暖瓶。”

    叶满枝很高兴,笑着说:“那敢情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