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吴峥嵘: 92-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92-100(第16/22页)


    苗继耕自诩政治嗅觉敏锐,在其他教育学者认为“教育就是读书”的时候, 他应该让自己这套常被人诟病为“重实践轻理论”的教育理念, 尽量贴合党的教育方针。

    并且找个机会表明自己的立场。

    所以, 他这几天的三餐都是在学校食堂解决的, 吃过饭以后,就在食堂门口的宣传栏前背着手转悠。

    想从年轻人的大字报上汲取点灵感。

    不过, 有些学生的大字报没什么实际内容, 空话套话一套一套的, 一看就是从报纸上抄的。

    苗继耕伸手捋了一下灰白的短发, 腹诽一句浪费纸墨, 又将视线滑向另一边。

    嗯, 这个学生大篇幅地称赞了动力工程系刚开办的那家焦炭厂, 应该是动力工程系的学生在自吹自擂。

    老苗心里一半是不屑, 一半是对老刘的羡慕,看看人家的学生!

    那间焦炭厂其实是他们系大五的几个学生, 趁着炼钢的机会组织起来的。

    这段时间生产和销售了不少焦炭,现在已经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了。

    苗继耕不想看人家的学生吹牛,目光正要划走时, 又见下面写道——

    “工业经济系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立一家机械厂或机械修配厂,为师生们提供一个结合学习、劳动与科学研究的‘三结合’基地。”

    老苗盯着那个“三结合”,在宣传栏前伫立良久。

    结合学习和科研没什么稀罕的,但是结合劳动,倒是可以好好探索一下。

    除了那家由学生组建起来的焦炭厂,学校里并没开办其他工厂。

    高年级学生的实践课和一部分老师的劳动,都是在校外找工厂完成的。

    要是能在校内开办一家工厂,让师生们在本系的工厂劳动,兼顾学习和科研,那不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嘛。

    目光快速扫向下面的落款——工业经济系一年级一班201小组。

    他在食堂门口来回踱步,趁着没什么人注意,将那张大字报揭下来带回了办公室。

    ……

    “苗主任,您不是说咱们不是企业,不给煤炉厂开发票,有偷税漏税的风险嘛。”叶满枝站在系主任的办公室里说,“咱们开一家工厂正好解决了麻烦,这还有什么可辩论的?”

    她觉得人家能开焦炭厂,他们就能开机械厂,有一个先例在,很多事情都很好解决。

    但苗继耕却说:“学校既然组织大辩论,那肯定是大家在这方面存在分歧,学校不是谁的一言堂,向来讲究民主。大字报是你们201小组贴出来的,201小组提前准备一下,到时候要在辩论会上发言。”

    “主任,辩论会在哪天举办啊?”

    “明后天吧。”

    叶满枝问:“能安排在周五或周六不?我们班周四还要进行物理和化学测验,大家都忙着复习呢,可能没时间准备辩论会。”

    “一年级的理化都是基础内容,有什么可复习的?”

    叶满枝木着脸说:“人和人还是不一样的,我们201小组高考填报的都是文史类,其中三人是被调剂到咱们专业的,大家都没想到工业经济系还要学理化。”

    “唔,那就定在周六下午吧。”

    叶满枝没有扰乱大家的复习计划,周四的小考结束以后,才跟另外四人通报了参加辩论会的消息。

    许红豆瞪大眼睛问:“学校还能办工厂啊?”

    “大字报贴出去之前,不是给你们看过了嘛。”

    “我以为是应付差事的。”

    叶满枝摆手说:“咱们言归正传,系主任既然单独把咱们的大字报揭了下来,八成已经动了开办工厂的心思,但系里的声音不统一,这才要搞群众性大辩论广泛征集意见。我先问问,咱们小组的意见是否统一,有谁不赞成开办这个‘三结合’基地吗?”

    边鹊桥说:“大字报是以咱们小组的名义贴出去的,大家肯定都同意的!你接着说吧。”

    “既然都同意,咱们就跟苗主任站在一边,支持系里办工厂。后天的辩论会上,不说舌战群儒,但遇到的问题一定不少,除了我和支书,”叶满枝笑看向另外三个女生,“红豆,金花,梁宁,你们仨谁愿意代表咱们小组发言?”

    赵金花麦色的脸上透出坚毅,铿锵有力地说:“我跟你们一起上!”

    “又不是炼钢和打仗,”边鹊桥调侃,“干嘛搞得那么严肃!”

    赵金花现在是全系出名的铁姑娘,不但当了一班的体育委员,还冲在炼钢的第一线。

    总而言之,特别能干。

    赵金花肩膀放松了些,挤出一笑说:“我可以代表小组发言。”

    “那行,金花、支书,还有我,负责打前站,”叶满枝看向许红豆和梁宁,“你俩负责帮大家搜集资料,到时候提供弹药支持,没问题吧?”

    梁宁问了一个叶满枝刚问过的问题,“班长,开工厂这主意不错呀,这不是正好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嘛,怎么还有人会反对呀?”

    “呵呵,到了辩论会上就知道了。”

    苗主任想通过这次活动表明自己的立场,所以这个群众性大辩论的规模特别大。

    除了每个班级派出的学生代表,还有系里的所有老师。

    会议刚开始,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咱们工业经济系不是工学院,不是搞技术的,对于教育方针的贯彻,更应该放在优化讲义内容上,而不是开工厂。我们培养的是工业经济人才,不是培养技术工人,技术课只是让大家了解基本的机械知识的。”

    “对啊,人家工学院都没开工厂,咱们搞财经的专业竟然要开工厂了!想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那多组织校外参观就好了嘛!”

    赵金花起身反驳道:“陈老师,国家还没给咱们系的毕业生分配过工作,要是某些同学被分配去了机械或冶金类大型工厂,懂技术总比不懂技术的更有优势,也更方便与基层工人交流。”

    “而且主席同志说过,‘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学生们是片面性的,这种知识是人家证明了,而在他们则还没有证明的。最重要的,是善于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所以我劝那些只有书本知识但还没有接触实际的人,或者实际经验尚少的人,应该明白自己的缺点,将自己的态度放谦虚一些。”[1]

    陈老师:“……”

    你把主席同志的指示拿出来,那还辩论什么啊?

    叶满枝在桌下给梁宁竖个大拇指,这段资料搜集得好。

    梁宁抿着嘴微笑,虽然不是自己的发言,但她双眼晶亮,啪啪给赵金花鼓掌。

    大三的黄志强轻咳一声,起身说:“理论必须联系实际,这很有道理,但办厂这件事确实有实际的困难,我目前正在滨江通用机器厂实习,建机械厂需要的技术高,设备大。但咱们的设备和技术力量都没有基础,系里的经费也是用于教学的,能拿出大笔资金建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