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汴京小面馆》 40-50(第26/35页)
回到沈家小院,济哥儿与陈汌也起来了,济哥儿洗漱好,一手拿肉馒头一手拿书,正站在廊下背呢。
那个大姐儿收留下来的陈汌缩在院子的角落里,湘姐儿溜过去与他说话,顺便给他递了俩肉馒头。
今儿不开门,有余便也放了假,没来。
顾婶娘抹了一把汗,狠狠锤了锤自己的腰,心想,今儿也不知是她遛狗,还是狗遛她,怨不得昨日大姐儿特意交代了说,遛狗可得小心,它俩力气大。她原来还没在意,狗力气能有多大?平时见大姐儿遛它们,似乎也轻轻松松呐?
结果这老腰啊,险些闪了。
她把俩狗解开绳子,散在院子里,禁不住又瞄了眼那影子似的陈汌,那么小一孩子阴沉沉的,真不讨喜。也就大姐儿心善,否则给他几顿饭吃,就此赶出去了,也没人说什么。
虽说铺子开起来了,大姐儿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但多一张嘴吃饭也是负担么。
顾婶娘是不大赞同大姐儿留下他的,不过大姐儿已主张留了,她也不好说什么。
各家有各家的缘法。
看几个孩子都吃上了,她便去前头铺子了。
她把门板卸下来一半,让铺子里能透透气、见见光,又拿了笤帚帮沈渺把铺子的地给扫了。
还有不少熟客见今日铺子都没开门,探头上前来问呢,顾婶娘便笑着一一替沈渺解释:“沈娘子手艺好,叫人请上门做席去了,这两日都歇了,你们后日再来吧。”
陆陆续续的,没一会儿便有数十人进来问了,顾婶娘嘴都说干了,还有个显然是大户人家家仆的,衣帽簇新,听闻沈娘子两日都不开门,那模样险些哭出来,灰头丧气地回去了。
平日里不怎的留意,原来大姐儿生意这般好呢,那么多熟客。顾婶娘心想着,把地扫干净了,又把桌椅擦了,便将门板又合回去了。
她拍拍手,回家拿了针线簸箩,悠悠然在沈家院子里缝补衣裳,又看湘姐儿捉弄陈汌,看济哥儿给雷霆梳毛,看追风追着几只鸡,趁人不注意,张开狗嘴便吞下那热乎的……
杨柳东巷的巷子口不远处,停了辆装饰得十分华丽的犊车,那方才快哭出来的家仆拖着步子走到车前,沮丧地回禀道:“大娘子,这沈记汤饼铺今儿歇业了,说是店家不在,出门去了。”
王大娘子垮了脸,手里的团扇烦躁地扇了扇风,抱怨个不停:“早也不停晚也不停,咋就今儿个歇业了呢!哎呀,捞不着那小笼馒头,我这一整天都不带舒坦的呀!”
旁的女娘喜爱琴棋诗书,唯独王大娘子喜爱各色美食,旁的女娘在宴席上争奇斗艳、出口成章,她一言不发,吃个精光。
但今儿不同,她今儿要去赴冯家的宴!
冯家的宴,也是汴京城里出了名的。
出了名的难吃。
想到冯家喜甜,冯家庖厨甭管做什么都要加饴糖,连炒个菠薐菜都甜丝丝的,她便倒了胃口。
“苦也,罢了罢了,便拐个弯儿去东楼买两只酱肘子吃吧。”王娘子退而求其次,叹道。
家仆抽了抽嘴角:“娘子,这一大早吃酱肘子会不会太……”油腻了些?
“别絮叨咧,麻溜儿地走啊!”王娘子愈发烦躁起来,家乡话又冒出来了。
她将车帘子狠狠一摔,在车里叹息道。
如今不吃得饱一些,难不成去冯家饿肚子么?
她可不想吃加了饴糖的凉拌菠薐菜!
第48章 冯家大宴
孟夏时节, 谢家质朴到几乎没有纹饰的马车缓缓地停在冯家的宅院前,冯家门子忙上前来牵马,周二掀起车帘, 喜妈妈先跳将下来, 随后伸手稳稳地扶着郗氏下车。
郗氏与冯家大娘子交好,天色尚早,便过来帮衬了。
今儿她依旧梳着利落的高髻,鬓边却只点缀数朵小巧珠花,身上穿一袭缠枝纹金银绣对襟大袖罗衫, 腰束宽幅锦带,下裙百褶罗裙, 裙摆虽宽大,却也并无多余纹饰。
既是来帮衬的, 并非主家,郗氏便也藏锋敛锷,不欲夺人声色。
喜妈妈扶住她的臂弯,在门子殷勤奉迎下入了院门。
冯家出身不俗, 祖上乃是建立北燕的长乐冯氏,从东晋至前唐五百多年,长乐冯氏一族曾现“四帝四后五相”的盛景。
但与谢家一般, 在黄巢之乱中,覆巢之下并无全卵,冯家大量田产与族人都被吞没与屠戮, 尤其……到了本朝, 先帝临死前下诏“不抑兼并”与扩大科举名额,将门阀士族手里的馅饼再次分割了出去。
如今他们面临着与谢家相差无几的窘境。
冯博士名冯元,精通经学, 如今是冯家官位最高之人,但他也在国子监直讲一职中蹉跎了半生了。不过冯元性喜澹泊,是个书痴,这清水衙门他呆着倒如鱼得水。
不过三年前,他之次子冯二郎也卷入宫变,先被贬至潭州,后宰相李岗极力主张严惩,同年九月,便被先帝密诏赐死。
之后,冯博士便将家族前程抛却,全副精神都放在了著书立说之上,再未有什么念想。
或许这样也好,省得还要烦恼。郗氏步入庭院中,小径蜿蜒,绿阴渐浓。冯博士极为爱竹,冯家宅院几乎隐于幽篁之中,院子里门窗也尽为古朴,全是木色,不着一点丹漆,连石阶也是苔痕斑驳,为求一份天然,刻意不做清理。
郗氏倒也能欣赏这一点雅致,但是旁人便不一定了——
“俺娘哎!差一点儿就把我摔毁了呀!”王大娘子正好走在前头,提着裙子步履维艰,方才脚下一滑,若非身边的家仆眼疾手快将她拉住,她就要五体投地了!
站稳后,王大娘子自觉失了脸面,便一边用帕子拭汗,一边又气又恼地指着为她引路的仆僮抱怨个不停:“恁这些人咋这么懒呢!一点儿也不麻溜干活儿!那么厚的青苔也不铲去!”
王大娘子的郎君王雍是个奇人,他是京东路(山东)陵县人,陵县乃是辽宋两国疆界,时常有兵祸,他年轻时逃荒流浪甚至沿街乞讨,到了汴京后,以抄书卖字为生,可谓是一贫如洗,但他不久便一举考中进士,如今已升任开封府尹。
这王大娘子是他的糟糠妻,曾陪伴王雍从陵县一路流浪,夫妻二人感情深厚,这王雍至今后院一妾不纳,唯愿守老妻一人。
此时,冯家那仆僮被责骂得很委屈,又不敢与客人顶嘴,只能呆呆地站在那儿垂头挨骂。
郗氏忙上前,笑着见礼道:“好巧,遇上王家大娘子了,今儿你倒也来得早。”
王大娘子侧头见是郗氏,脸上的怒容才消退一些,还伸手要扶她,一张口便是浓浓的北边口音:“慢点儿哈,这地儿上溜滑儿,加小心别卡倒咧(摔了)。”
王大娘子以前是个农妇,不懂贵妇们的弯弯绕绕,也无法理解刻意在台阶上留苔藓的“风雅”,她在京中这些高贵的世家娘子里,总是格格不入的。
王大娘子心里也知晓,她们不过为了巴结她家郎君这个天子新贵,才捏着鼻子与她打交道。
在大宋,开封府尹不仅位高权重,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