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囤货强手: 117. 县城买布 两人相遇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六零之囤货强手》 117. 县城买布 两人相遇(第1/2页)

    十一月份的昼夜温差极大,趁着白日阳光炽热,不需要上工的楚沁开启洗洗洗模式。

    没办法,现在家里只有一套被套,不找个天气好的时候洗压根就晒不干。

    不过这也提醒了她,楚沁把好不容易拧干的被套晾干整平后,匆匆跑回卧室,把“买布做被套”这几个字写在笔记本上。

    她准备明天去县城。

    原本是从机械厂回来的第二天就要去的,谁知第二天时自行车被张飞燕借走,完了后面几天又得上工。

    临近冬日,村里确实没啥需要下地的活,但这段时间是制作肥料最好的季节。

    像前几天,她就是被安排到去山里挑林子里的枯叶。

    高树村山中深处的林子少有人走动,许多地方都被厚厚的枯叶所覆盖。

    去年是去白石山,今年轮到葫芦山。

    据说隔壁流里村的人已经开始去葫芦山挑枯叶了,韩队长不由得急迫起来,要不然他会等月底再安排人挑。

    葫芦山上陈年腐叶和今年的枯叶被一担子一担子的挑回来,随后堆积在一起,等它们再次腐烂,明年开春时就可把腐叶铺在地中。

    不止如此,韩队长还让每户人家把自家的农家肥贡献出来。

    ……嗯,楚沁差点没昏厥过去,堆放农家肥的地方在猪圈边。

    不过猪圈离楚沁家离得远,风再怎么吹也闻不到味儿,楚沁对此无所谓。就是苦了附近的人和猪圈的管理人。听说徐老屠和包玉艳两夫妻日日在骂韩队长。

    除此之外,还有秸秆。

    秸秆就是稻谷脱粒后剩下的东西,每家每户能够分点回家。

    这玩意儿也是有用的,能用来制作床垫,还挺好躺,不比棉床垫差。就是每年都得拿出来晒晒,打打灰,或者拆了重新制作。

    就连枕头也是能做的,实在不行引引火也可以。

    这般好的东西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部分得留着堆肥和烧灰。

    堆肥就是把秸秆拿去发酵,而经过半年发酵,这些从地里长出来的秸秆会变成重新滋润土地的养料。

    至于烧灰,更简单了,直接烧就是。

    据说秸秆烧成灰后是很优质的碱性肥料,含有钾肥,村里年年都得烧。

    今年她家里不需要用到秸秆制作床垫,楚沁便也把这些秸秆烧成灰撒到地瓜地去。

    说起地瓜地,她家地瓜收成今年也不行,两片地种出来的地瓜竟然只比去年一片地种出来的多上100来斤。

    也就是说,这两片地瓜地,楚沁只收获了五百斤,比起去年少250斤。

    不过楚沁也满意了,毕竟大环境如此,人力不可为。

    午后。

    阳光又晒人起来,院子里晒着的被套和一些衣服已经没再滴水了,用力抓抓也抓不出水来。

    楚婶儿来到楚沁家,楚沁把早就准备好的柿饼给她。

    “你家这柿饼做得好,瞧瞧上头的白霜,我前年做的就达不到这样。”楚婶儿夸赞道。

    楚沁说:“就是削皮了放着晒,时不时把柿子捏捏,其他的我也没干啥。”

    不过她家柿饼好吃是真的。

    楚沁得到36斤的柿饼,昨儿一口气就吃掉5个,吃得她打嗝都是甜滋滋的柿饼味。

    楚婶儿拿十个柿饼匆匆离开,又留下一张细布。而楚沁拿起桌上的细布认真瞧,不由得瞪大眼睛。

    竟然是蚕丝织成的布!

    她愣了,随后反应过来,楚婶儿有位表姨据说就有养蚕,这张布大约来自楚婶儿表姨。

    看到这里,她忽然想起自己系统盲盒中还有棵“养蚕神树”没有提取出来。

    这是好早之前抽到的桑树,但楚沁一直没借口拿出来。

    毕竟附近山里可没发现桑树,加之她也不急着用,抽到那阵更是赶不上结桑椹的季节,楚沁便打算留着明年种。

    如今想想,现在是不是能中了?

    系统出品的树嘛,她不怕它会挨不过严寒冬日。

    再说,楚沁要是没记错的话,她买的那本农事树上说了,桑树一般要放在12月到3月之间种植。

    楚沁再次兴冲冲地把笔记本翻开,记录她的计划,在纸上写道:12月种桑。

    而后随手翻翻笔记本,心说不得了。

    这个冬天要干的事儿可多了,只见上头记录着抹水泥、除院旁杂草、砍柴和去山里解决那窝野猪,现在还得加个种树。

    哦,在冬日彻底到来前她每天中午还得去河边捞捞螃蟹。

    毕竟她每天要喂这么多头鸡,为了这些鸡能早日给她下蛋,楚沁可是天天给它们吃螃蟹粉的。

    事实证明螃蟹粉对小鸡很友好,楚沁养过两三年的鸡,也养出点门道来了。

    如今后山丘的那十多只鸡,怕是再过不久就能下蛋。

    楚沁心里美滋滋,把布拿回屋,决定用这张布做被套。

    当然,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只做一面却刚刚好,到时候丝布的这面用来盖,也不知有多舒服呢。

    翌日。

    又是晴朗的一天。

    楚沁骑着自行车,从村里出发,沿着小路去往机械厂。但目的地不是机械厂,而是经过机械厂去往县城。

    她准备去县城把票花了。

    秋末冬初,万物凋零。

    今年年景不好,沿路风景看着都带着一股萧瑟之感。

    山中小路只有一米宽,有些地方甚至不足一米,勉强能够两人同行,也勉强能让自行车通行。

    偶尔碰见人了,楚沁还得停下来把车推到草丛边让人家先过。

    别以为这种小路就不会遇见人。

    从前确实少有人,自打机械厂开建后就多了。

    静水庄和流里村的人去机械厂也是从自村小路出发,最后汇聚在这条小路上。一路骑行而去的楚沁,在到达机械厂之前足足碰到6个人呢。

    到达机械厂,她并没停,径直骑向大路。

    纪竟遥正好经过,记性很高记人尤其强的他毫不意外认出楚沁。

    昨儿回家后纪竟遥也找公社唯一的熟人兰白大姨了解过,才晓得这位楚沁真真是十里八乡的大名人。

    既然是名人,从小到大又少有离开过新明县,即使离开也是去钢铁厂,还得知她曾经当过模范,纪竟遥就晓得是误会人家了。人家大概率是真的好奇机械厂,才围在周边转。

    兰白虽有心给两人牵线,但也没贸然跟纪竟遥提这件事。

    毕竟杨大姨肉眼可见的有点敷衍,显然是还不太满意纪竟遥的。万一她跟纪竟遥说了,而杨大姨又不满意,这不是一口气得罪两人?

    但兰白不晓得,自打得知纪竟遥成机械厂的副厂长后,那些不满意通通在这一刻变成了极为满意。

    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