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苏景殊醉酒花间》 90-100(第32/40页)
的大臣不会管是不是陷害,他们只会揪住狄青府上出了命案以及“狄青通敌,杀人灭口”这八个字不放,无中生有也要把狄青送进大牢。
开封府有包黑子这个秉公执法的青天大老爷,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狄青被陷害,所以不管朝中那些人叫嚣的多厉害,包黑子都肯定会站出来保狄青。
如此一来,狄青肯定性命无忧。
而狄大元帅在西北为大宋出生入死,回到京城却因为那麽明显的栽赃陷害被关进大牢,就算朝中有人为他说话只怕也挡不住凉了热血。
心灰意冷之下最容易被趁虚而入,只要那西夏郡主略施手段,假的通敌叛国八成就会变成真的。
大宋少了个平西大元帅,西夏多了个对大宋边防了如指掌的悍将,西北危矣。
不是计策蹩脚,而是他们之前没有想明白,仔细想想,设计之人的心思简直深到可怖。
狄青听的头皮发麻,“太师,您未免太小瞧狄青,也未免太小看包大人。”
他相信包大人能还他清白,从未想过要背叛大宋,太师别胡说,当心包大人直接找官家告御状。
他有姑母在京城,有生死兄弟在边关,就算官家没有赐婚他也不会去给西夏卖命,更何况现在还有公主。
不可能,肯定不可能,太师想多了。
庞太师拍拍他的肩膀,“狄将军,老夫只说有这种可能,并没有说将军会顺着计划走。”
还有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再缜密的计划也有疏漏的地方,计划是一回事儿,实施起来又是一回事儿。
要是计划能顺利进行,那霍天雁也不会再冒险去将军府塞僞造好的通敌书信继续陷害。
在家里关禁闭和关在牢里差太多了,狄青最开始就没有被关进大牢,计划从头就开始歪,可不得想办法再陷害一次?
只是这次不赶巧,直接被抓进了开封府大牢
狄青松了口气,“太师不愧是太师。”
这心思九转十八弯的,难怪能在朝堂上待那麽多年,一般人还真想不了那麽多。
“太师恐怕还少说了几句。”官家笑吟吟把故事续下去,“狄将军心灰意冷投身西夏,西夏郡主聪慧贴心小意逢迎,将军要在西夏站稳脚跟,郡主心悦将军以身相许,好一对神仙也羡慕的眷侣啊。”
狄青听完脸都绿了,“官家,您怎麽也……”
这比庞太师说的还可怕!
第99章
*
听完一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书房里的气氛骤然轻松,连不苟言笑的包拯面上都带了些笑意。
只有狄大元帅一个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狄青:笑、笑不出来。
书房是商量正事的地方,你们说这些真的没问题吗?
庞太师,您老平时也是个正经人,今儿是怎麽了?为了个庞迪至于吗?
狄大元帅很不开心,但是在场几个人他说的话最不管用,不开心也只能等他们笑完。
笑吧笑吧,反正霍天雁已经被抓了,反正他在京城好好待着,反正他和公主的感情渐入佳境,反正、反正最後倒霉的不是他。
赵曙看了眼抱着胳膊生闷气的狄大元帅,感觉这样的狄青比被文臣挤兑时闭着眼睛装睡觉好多了。
有脾气是好事,他越没脾气那些看他不顺眼的家夥就越得寸进尺。
以前是仁宗皇帝扛不住事儿,现在他可以保证不会让武将的地位太艰难,接下来还会一步步调整朝中文武大臣之间的关系,至少不能像现在这样针锋相对。
天纵奇才都是出将入相,他们大宋不能因噎废食。
不行,回头还得和狄青好好谈谈。
几个人笑完之後继续说正事,庞太师看官家真的不介意庞迪战前被霍天雕找上门悄悄松了口气,这才放下心来商量对策。
或者说,商量打完仗之後怎麽和西夏谈判。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信件一来一回七八天,他们的回信送到西北边城只怕仗已经打完了。
西北军都是急性子,没有敌人打上门还耐着性子等敌人布置好了再开战的道理,有监军拦着都挡不住他们打仗,现在监军没法拦他们更没耐性。
无论霍天雕想不想将西夏狼主取而代之对大宋而言都是好事,狼主死了皆大欢喜,当年西夏太子李宁令哥弑君弑父杀死李元昊都没逃过一死,霍天雕弑君也没法坐稳狼主之位,只会让西夏内部更加混乱。
狼主没死也没关系,此战之後狼主活着西夏内部也好不哪儿去。
赵曙慢吞吞坐回去,“先前派人去通知西夏狼主说大宋想和他们好好谈谈,传话的使臣还没有回到京城,西夏的大军已经陈兵边境,看来他们是真的不乐意跟大宋和平相处。”
再一再二不再三,那就只能狠狠打一顿才能让他们看清现实。
唉,他其实想做个和邻居和睦相处的仁善皇帝来着,奈何邻居不给他这个机会。
刚登基的时候派人去通知西夏,西夏连朝贺的使节都不来,看在当时西夏朝堂乱成一团糟的份儿上他觉得可以原谅。
入秋後西夏军队寇边骚扰大宋百姓,西北军把来犯的游兵散勇全部逐出境内,那时需要西夏给他们个说法,看在来犯的游兵散勇全都缺胳膊少腿的回到西夏他觉得也可以原谅。
如今西夏得寸进尺直接陈兵边境,还派人到京城来陷害他们大宋的大元帅,这次实在找不到原谅的理由,那就只好委屈他们大宋当个恶邻了。
当初有机会坐下来好好谈西夏人不珍惜,那就派人过来跪着谈吧。
可惜现在不是收复失地的好时机,不然把李继迁李元昊爷儿俩占据的西北各州全都收回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西北本就胡汉混居,从李元昊称帝到现在也不过三十年,拿回西北的地盘比收复燕云十六州後更容易让百姓归心。
只是西北苦寒,现在费大力气收回西北各州非但对朝廷起不到助力,反而要派去大量兵马防止党项人死灰复燃,怎麽算都不划算,不如将精力都放到燕云十六州上。
不过在他彻底理顺朝中情况之前说什麽都是空话,虽然他是个刚登基半年多的新手皇帝,但是以他这半年多的感受来看,大宋这辆破船真的四处漏水。
远的不说,就离他最近的,某些文臣处理政务时一切正常,碰到武将就跟斗鸡一样,这有什麽好斗的?
崇文抑武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不假,但也不能不顾实际一昧打压,说句不好听的话,再让他们这麽搞下去,大宋离亡国也不远了。
太祖皇帝是武将出身,大宋凭武力结束五代战乱,只有武力值足够强大才能平定天下,军队疲弱的下场是什麽样子有眼睛的都能看到,澶渊之盟才过去多少年?
不说澶渊之盟,就说庆历年间和辽国西夏的合议,难道就不憋屈吗?
这群读书人,真是让他又爱又恨。
赵曙当了半年多的皇帝,渐渐学会了从皇帝的角度来看问题,越看越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