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140-150(第22/27页)

  大气的公主殿下并不在乎那麽多,生完孩子後安安心心坐月子,出了月子就柔柔弱弱的去皇城司找襄阳王讲道理去了。

    襄阳王离京当藩王的时候乐平公主还没出生,当叔叔的对这个侄女只是略有耳闻,并没有真正见识过侄女发飙。

    公主温声细气的说想见幺叔,皇城司的官差也没有想太多,襄阳王毕竟是宗室亲王,定罪之前该有的待遇都不能少,说是关押其实也只是找个宅子好吃好喝的供着。

    谁都没想到乐平公主见了襄阳王就立刻变脸,拔出旁边侍卫的佩剑就横在了她叔的脖子上。

    女人生孩子是鬼门关里走一趟,她这辈子第一次生娃就被害的见不着娃爹,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病猫啊?

    不想当王爷就别当,谁家正经王爷成天琢磨怎麽造反?

    想造反是吧?先去地底下问问列祖列宗的意见!

    皇城司的官差看到乐平公主拔剑都愣了,反应过来後谁都不敢上前劝。

    刚才还以为乐平公主生娃之後脾气变好了,现在看来哪儿是变好,分明是更不能招惹。

    劝什麽劝?赶紧去通知上官过来主持大局。

    别人拔剑可能只是威胁,乐平公主她是真敢捅啊!

    第149章

    *

    乐平公主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吓的皇城司的官员连动都不敢动,生怕公主殿下手一抖襄阳王的老命就没了。

    襄阳王也傻了,不明白这素未蒙面的大侄女为什麽拔剑相向,以为这是皇城司逼他招供的手段,已经做好任他们怎麽威胁都当听不见的准备。

    别说是侄女过来,就是让他亲儿子过来都没用。

    然後,他的脖子就真见血了。

    襄阳王:???

    不是,动真格的啊?

    动自然就动真格,剑都拔出来了什麽都不干显然不符合乐平公主的风格。

    她刚出月子就来探望因造反被抓的幺叔,幺叔也应该给她点面子别让她为难,毕竟她刚生过孩子,不小心拿不稳剑出了人命也是有可能的。

    她只是个想知道夫君什麽时候归家的可怜人,幺叔能理解她的心情对吧?

    襄阳王:???

    理解个鬼啊!

    狄青被派去平乱和他有什麽关系?派人出去的是皇帝又不是他,找他有什麽用?

    就不能是朝廷不会治理地方导致荆湖两路叛乱多吗?

    他在襄阳的时候没见过多少叛乱,怎麽他一走叛乱就多了?

    朝廷不反思地方官没本事也就算了,让素未蒙面的侄女过来拿剑威胁他是什麽意思?

    他什麽都不知道,朝廷有本事就查,反正别想从他这儿找线索。

    不慎被抓是他技不如人,皇帝别高兴的太早,後面有的是难题在等他。

    嗣子登基,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乐平公主:……

    知道你酸,但是你先别酸。

    嗣子登基怎麽了?那是经过列祖列宗满朝文武认可的继位,比某个谋反失败的藩王更名正言顺。

    乐平公主和襄阳王没什麽感情,出了谋反的事情後更谈不上情分,她是公主不能干政,宗王谋反的事她也没想插手,老赵家的男人打打杀杀她也管不着,千不该万不该,这些家夥不该赶在她生娃的时候搞事。

    她成了两次亲才生了这麽一个娃,就不能让着她点吗?

    过年的时候她和狄青商量的好好的,西北边关没有战事,北边辽国也消停了,有她盯着朝中没人敢污蔑狄青叛国,他们夫妻俩正好安心在京城住几年。

    等过几年再有战事需要狄青去边关驻守,她就带着孩子一起去边城。

    计划赶不上变化,她这孩子还没生,狄青就被调出去平乱了,娃都满月了都没见着他爹。

    西夏没动静,辽国没动静,有动静的是他们老赵家的宗王。

    是可忍孰不可忍,当王爷当的不开心就去地底下找列祖列宗聊聊天,省得在阳间给活人添堵。

    乐平公主坐月子不是什麽都没干,她嫂嫂曹太後虽说不曾干政,但是知道的事情并不少。

    襄阳王造反那麽大的事情整个京城都传遍了,私底下宗室皇亲都在谈论,她身边有曹太後和狄娘娘这两位消息灵通的长辈,即便足不出户也能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宗王造反就造反吧,打成什麽样都是老赵家内斗,要是襄阳王背後有其他人指点,堂堂王爷只是别人的替死鬼丢不丢人啊?

    襄阳王身後还藏着什麽秘密她不在乎,皇城司的人早晚能审出来,她只想知道荆湖两路到底还有多少叛乱,娃满周岁之前狄青能不能回京。

    朝堂政事她不能管,自家的事情总能管吧?

    别装傻,问的就是被人当枪使还觉得自个儿可聪明的冤大头幺叔。

    襄阳王要被气疯了,他在襄阳当了那麽多年的土皇帝,从来没人敢在他面前这麽放肆。

    他承认谋反失败是他粗心大意,但是一个什麽都不懂的臭丫头片子凭什麽说他是冤大头?

    谋反那麽大的事情还不准他找人合作吗?

    臭丫头片子什麽都不知道,凭什麽认定他是吃亏的那个?

    乐平公主从小到大吵架没输过,最擅长的就是把这种自以为很厉害其实屁都不是的臭男人骂到捂着心口往後倒。

    她连她爹她哥都照怼不误,一个没见过面的幺叔在她面前拿乔,给他脸了是吧?

    襄阳王气的直喘气,碍于脖子上已经沾血的剑又不能动手,越听越气越听越气,最後气的满脑子都是打不回去也要骂回去。

    造反失败被抓回京城本就憋闷,人在气头上失去理智後什麽话都能往外说,一不小心就说出了点儿不得了的消息。

    主官皇城司的官员赶过来时,襄阳王已经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七七八八,反应过来後想改口也来不及了。

    乐平公主放下剑躲到侍卫身後,瞬间恢复柔弱可欺的可怜模样,出门的时候还不忘咳嗽两声假装刚才被襄阳王发疯的样子给吓到了。

    皇城司的官员们:……

    那什麽,他们都知道公主是什麽性子,公主放轻松,不用把他们当外人。

    在乐平公主的协助之下,襄阳王的嘴终于被撬开,皇城司上下一片喜庆,笔走龙蛇写好奏疏立刻去京郊别院面圣。

    不是他们皇城司没本事,是襄阳王的身份特殊他们不好下手段,就算知道襄阳王如此受不住激,以他们的身份也不好像乐平公主那麽无所顾忌的什麽都敢说,何况他们不知道。

    此事乐平公主是首功,皇城司上上下下先谢过公主帮忙,祝公主和狄大元帅百年好合。

    ……

    小金大腿的信写了十几页,将乐平公主去襄阳王跟前找茬的过程写的极为详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当时就在现场。

    襄阳王不小心秃噜出来的消息很有用,虽然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