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130-140(第2/42页)

科学院发出来的图片,是星空大学在成立项目的时候向科学院报备的名单。

    但是这个名单并不是原模原样展现在众人眼前的。

    而是被打上了厚厚的码,只露出首末字的一半,以及报送单位。

    汉字足足有上万个,首末字只露出来一半的话,所涉及的可能就太多了。

    更何况就连项目名称的字数他们都没有暴露出来,被人找出实际上在研究什么的可能性就更低了一些。

    而这样被厚码了的项目名字,足足有三百多个。

    科学院毕竟属于是官方直属,这个时候出来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尤其是对方并没有辩解什么,只是为星空学院所说的学校项目很多以至于人手不足这一点做出了证明,并没有发表任何有立场倾向的言论,明显是不表态的状态。

    但是这个行为已经证明了学校官方所说的话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属实了。

    毕竟,即便是一些成名已久的学校,也不一定能同时有三百多个需要在科学院备案的项目。

    再联想一下星空大学官网上公布出来的教师数量。

    嗯……不算辅导员的话,总共七百多人,就算平摊下来了,一个人也要担2-3个项目。

    这么算下来的话,人手不足看上去确实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说法。

    但对方为什么不愿意招收已经有一定的科研经验的人,而是非要拉学生们来干活,还是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是说实在的,本身这些项目也都是星空大学自己组织的,项目经费甚至都没有从官方这里申请,全自费研究,那么人家到底想要谁来负责研究,也都是学校本身的自由了。

    可即便是这样,网友们也想要个确切的答案。

    毕竟,吃瓜吃一半,不如不来看。

    还有就是鲁信真的像是论文成果分配以及学校声明里说的那样,是一个材料化学上的人才吗?

    针对这件事,星空大学这边则是直接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实验室监控录像。

    这个录像时间跨度长达三个月,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全部展现在网友们眼前的。

    整个监控浓缩成了一段长达九分钟的视频,几乎是以一天六秒钟的速度快速地在众人眼前过了一遍。

    从监控画面里能看得出来,整个实验室从头到尾几乎都只有小杜和鲁信两个人在,只有顾教授偶尔会来上一趟看一看,并且很快就走了,几乎都没有在视频里面占据多少时长。

    而小杜就是论文的一作,对方显然是在这段时间里面一直在专攻这个项目的研究,很少离开,那么同时进行两个项目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最低。

    并且小杜和鲁信两个人在这短时间里面离开实验室的时间并不算长,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长都能够看到他俩在实验室里,也就是说,除了上课和休息以外,两人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实验。

    有了这段视频的证明,鲁信在项目中的参与度就足以得到证实。

    那么,在实际操作者只有两人的情况下,鲁信拿到论文二作,也是一件可以说得过去的事情了。

    论文的事情算是得到了解释,并且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成为了合理的存在。,

    即便是对于鲁信的身份还是感到不可思议,但也没有办法再多说什么。

    毕竟人家教授也都说了,鲁信是他们专业成绩最好的学生,被单独厚待参与最重要的项目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总不能让倒数第一的学生去搞最紧要的工作吧?那才是真的有问题。

    论文的风波在这里基本上就过去了,外界的关注也少了一些。

    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但是阮星回却收到了来自系统的提示。

    星空学院整体的防火墙都是由系统监督运行的,毕竟也算得上是术业有专攻。

    星空学院这边受到网络入侵的频次刚一提高,系统就告诉了阮星回。

    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发生这样的变化,是要出什么事显而易见。

    但是星空学院的整体防护都是由超算级别的防火墙建立起来的,家庭版的星空防火墙至今都还没有人攻破,更别说是在系统注视下的超算版了。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全世界网络安全等级最高的地方就是星空学院这里了。

    防火墙受到攻击,但是星空学院这边至今都还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计算机大佬,想要反击也受限于技术水平。

    即便是系统本身也已经算得上是计算机大佬了,但它毕竟不能以实体的状态存在。

    而计算机这个行业,攻守风格在不同的人身上差别也很大,显然是没有办法由系统先行出手,然后以后再找个大佬来顶锅的。

    阮星回看了看自己账户上的积分余额。

    原本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她大批量兑换教师之后,账面上的积分只剩下了几千万,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积分补充,以及三万大学生生力军,阮星回的积分余额又已经涨到了两亿多。

    这个数量比起阮星回之前攒下来的数量也没有差太多了。

    积分余额宽裕,阮星回自然也就不必要省着用。

    计算机学院没有在第一年的时候就建立起来,是因为星空系统出品的东西急需一个比较合理的产出端,所以才优先建设了医理化生四个学院,至于人文学院和艺体学院,更多的是为了保证学校专业的均衡性。

    也是受限于当时的阮星回无论是积分还是资金都不算特别宽裕,这才只建立起了六大学院。

    但是现在眼看着就要到过年的时候,距离下一次招生资格审批也就只剩下了三个月左右,阮星回自然是可以提前将第二批的教师们抽卡抽出来的。

    不过抽卡出来以后老师们的衣食住行还会产生一定的支出,如非必要,阮星回是不会这么早就都抽出来的。

    可只是抽出来一两个计算机大佬来干活的话,对她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巨大的负担。

    所以,阮星回很是爽快地,又抽了一个院士卡和两张教授卡。

    三个人,对于现在的情况来说已经很够用了。

    仅仅只是他们三个,就已经花去了阮星回一千万出头的积分,简直就是把“最贵的就是人才”刻进了系统的信息流里。

    但是有了他们三个,阮星回的反击计划就可以更加畅快地进行了。

    她虽然一心搞教育搞事业,但也不是任人闹上门都不反击的人,美育集团殷鉴不远呢还。

    不过这次的事情对于星空学院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星空大学的招生在第一年的时候虽然不至于说艰难,但是生源质量确实不如那些成名已久的学校。

    如果不是有星空集团的名头在,招生的分数线可能就真的要踩在她500分的底线上了。

    但那个时候的星空大学可以说是一穷二白,除了还算不错的硬件条件以外,就只有一群看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研究成果可以查到的教师团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