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60-70(第4/14页)
耿文华心情大好,瞬间站直了身体:“太好了,我就知道王爷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了,那我现下去换衣服?”
胤禛点了头,耿文华就忙冲进去换衣服,她前段时间让丫鬟新作的汉家女子裙子,再将头发给梳成发髻,至于脸上……是不用动的,早起已经梳妆好了的。前后不到一炷香时间,出来拎着裙摆在胤禛跟前转一圈:“爷觉得如何?”
上面是月牙白的斜襟褂子,下面是湖绿色的裙子,压着碧绿的玉佩,下面一双水红的鞋子。
胤禛上下看一眼,很是满意:“这一身不错,得体。”
他刚才已经吩咐苏培盛准备马车了,这会儿就可以直接出门了,因着废太子的事儿,这出门也不好太过于张扬。胤禛也是一身普通衣服,耿文华连嬷嬷丫鬟都没带,只自己抱着五阿哥,跟着胤禛上车。
胤禛担心她一个人在马车里照看不好五阿哥,索性也跟着坐在马车里。
不过,他完全是多虑了。自打出了王府所在的那条街,这娘儿俩,就一起扒着车窗往外看,母子两个一样的眼睛,脸上带着同样的好奇和没见过世面的天真。
五阿哥还哦哦的表达自己的震惊呢,那是什么?这是什么?小手忙的不得了,指指点点。
耿文华也不知道是真听懂了还是糊弄五阿哥,顺着小阿哥的手一看,就轻声解释:“那是茶楼,就是
喝茶的地方。这是杂耍,卖艺的人……”
有时候也会遇见她也不知道的,于是她就转头看胤禛,胤禛被那清澈天真的眼神一看,就忍不住心软,也就耐着性子,给一一解释:“那是牌坊,这一条街,该是有户人家有考中了进士的,还是三甲。”
耿文华恍然大悟,总听说牌坊牌坊的,她记忆中只有贞节牌坊,这种进士牌坊,倒是第一次听说。说起来,进士牌坊还真挺大气的,看起来都觉得气派。
她忍不住抬手拍了下五阿哥,顿了顿,又好笑:“我原还想着让咱们五阿哥赚回来个牌坊呢,刚反应过来,他这辈子,大约是和牌坊无缘了。”
皇子阿哥,可不能参加科举。
第65章 第 65 章 如此往下推。
听闻以前朝廷是允许宗室参加科举的, 可后来到了顺治时候,这个政策就取消了,宗室就不许再参加科举了,到了康熙时候, 就成了满人可以参加科举, 但也需得分榜。
所谓分榜, 就是满汉区分。
满人这个科举, 也就是康熙三十多年的时候才开始的, 到现在, 也不过是两三次。头一次是试探, 后来康熙又因着一些顾虑, 就给停了。再后来呢, 出了江南那边学子给太子投贴, 拥护太子的事儿之后,康熙就又开了满人科举。
京城这地方, 多是满人。当年满人入主京城, 有违抗的汉人,几乎都被屠戮。就算是没被屠戮的,也是被后来的圈地, 给分成了包衣, 或者是……有本事的, 就成了汉军旗, 入了八旗,不是满人也差不多算满人了。
再加上满人科举次数少, 所以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出现进士牌坊,那就是很少见的事儿了, 满京城找,大概也就这么一个。
想明白这其中诀窍,耿文华就好奇:“是世家?”
京城居大不易,若不是世家,这样的地界,怎么可能会有宅院呢?但凡牌坊,大部分人都是要修建在老家的,怎么说呢,大出人头地了,需得祭告祖宗嘛,有句话不叫衣锦还乡吗?
寻常百姓赚点儿钱,还得赶紧穿个新衣服在家乡转一圈呢,这考中了三甲之一,那可就是立马踏上了登天梯,尤其是这样的牌坊,带来的好处可不光是看着好看。像是衙役捕快这些,见了牌坊,就需得下马,这也是一种权利的象征。
但是吧,还是那句话,满人入京的时候,有屠戮和跑马圈地这些事儿,所以能留在京城的世家……那可不算多见。
胤禛就笑道:“年家的。”
这个答案可真是,耿文华都好半天没反应过来:“年家?”
胤禛微微点头:“年希尧之前考中了探花,年家……也算是很有家底。”
年家要真算起来,也能算世家。原籍确实不是京城,是安徽的。但这事儿呢,往上追溯的话,就得追溯到年遐龄的亲爹那一辈了,满人入关,江山那会儿还是大明的江山,天下的世家,官宦之家呢,对于满人就是两种态度,一种是抵抗不了,为了逃命,就四处逃窜的,离开故地的。一种是为了前程,就投降了的,奔着满人来的。
这话说在明面上,其实是不太好听的,投降的人就像是没了风骨一样。但是对清朝朝廷来说,这些识时务者就是俊杰,有真本事的,朝廷自然也得用,一来是安抚——他们打下来江山是为了统治江山,并不是为了屠戮殆尽,弄个空壳子。所以善待投降之人,也是很有必要的。
年家自然也是分为了两部分,年遐龄的亲爹,就奔着京城来了。
因着族里分为两部分,留在原地的,不愿意承认年遐龄这一支,于是,他们家在京城,也算是另立门户。当然,这些年随着年遐龄的官儿越来越大,或者说,随着大清的江山越来越稳固,当年那些不愿意入仕的,现下必然是要改变主意的。
于是,隐隐约约的,那边就有想要修好的意思。既然要修好,那进士牌坊这东西呢,他们就想要争取一下,你这进士牌坊都送到安徽了,是不是两支就能合并了呢?偏这时候呢,年遐龄是有些不愿意了,必得要工部将牌坊给修建在了京城。
年遐龄的父亲那会儿,就已经是入了汉军旗,既然人家是韩军起来,那京城的宅院算主宅,这也是说得过去的。再者,这事儿也算是年遐龄对皇上表忠心呢——什么宗族,有皇上重要吗?
这其中内情呢,耿文华自然是不清楚,她现在就很震惊另外一件事儿呢:“年希尧?年妹妹的兄长?那可真是……好才学啊。”
以往只听过年羹尧,倒是不知道,人家家里还有个能人呢。你以为这探花好考吗?那怎么说呢,万万人之中取那么两三个顶尖的,但凡考中者,那都是人尖中的人尖。
胤禛微微点头,年希尧是个聪明人,自打康熙将镶蓝旗这一支给了胤禛,镶蓝旗汉军旗,也就是年家所在这一支,也就算是胤禛的人了。
年家一家子,都算胤禛的奴才——这和包衣又是另一种说法,八旗说起来,是有旗主的,除了旗主,其余皆为奴才。镶蓝旗是胤禛的了,胤禛就是旗主,那其余的,自然该叫他一声主子。
年家四时八节,都是有给胤禛府上送孝敬的。
耿文华心里啧啧了两声,也难怪年羹尧和胤禛,有那样大的缘分呢,看来根子不在年氏身上,而是在这八旗制度身上。
不过她又赶紧提醒自己,万不能因为这个,就觉得胤禛宠爱年氏,是因为年羹尧的缘故。人家能在进门之后把着胤禛,随后几年胤禛的子嗣只从她出,就说明在后院中,人家是有自己的本事的,家世嘛,锦上添花而已。
所以日后和年氏相处,也万不能看轻了人家。
胤禛微微点头,算是赞成耿文华的说法。但他并没有在年家的事儿上多和耿文华解释,一个庶福晋,外面的事儿知道太多,也并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