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00-110(第38/41页)



    “行了,你们过来每人喝一碗。”

    蓝玉冲着一旁搬着木材的人喊。

    干活的人早瞥到这边的大口铁皮桶,见烧的不是粥而是类似树皮的玩意,他们心里充满了失望。

    这会儿叫他们排队,他们拿着各自的碗麻木排队。

    来干活的人不少,朝廷施粥定点定时吃完就没有,听说这边干活给东西吃,不论男女老少都跑来了。

    第一个人看着自己碗里只半碗水和两片“树皮”,眼里满是怒火。

    他恨恨想这些人就是骗他们白干活的!

    蓝玉见他不肯走,瞪了一眼,“还不走?要喝去旁边喝去?”

    人都欺软怕硬,被呵斥一声这人再看蓝玉身后的壮汉也不敢反抗了。

    端着碗喝了一口,没个粥,混个水饱也成!

    然而水一入口,甜蜜的滋味在他嘴巴里蔓延开,直接让他整个人都傻了。

    “水是甜的,水里放了糖!”

    这话直接让队伍里的人骚动起来,排在第二的赶紧喝了一口,跟着惊喜道:“好甜!”

    原本麻木的队伍像是活了过来,排在后面的人伸头往前面看,眼里都是期盼。

    这年代能吃到糖的少之又少,一听水里放糖了,之前没看到往锅里粮食怒气也消失了。

    蓝玉呵斥了一声,“不要插队,一个一个来,这糖水是补充体力的,发完了糖水才能煮粥,大家加把劲,快点把路清理好,让我们外面的人进来。”

    “这次我们带了不少粮食药材过来,都是我们京师百姓的一份心意,希望大家众心成城度过这场难关。”

    或许是听到城里发糖水,一些没被招来的人也主动跑来干活。

    蓝玉来者不拒,都分了糖水。

    这段路不算短,他们也不算大修,只是勉强开出了一片可供马车走的路。

    物资进了崞县,百姓立刻不慌了,他们救灾队伍也分了好几支,陆陆续续前往其他受灾县。

    崞县受灾最严重,不代表别的地方就平安无事。

    康亲王见崞县这边情况稳定下来,就领着人去了其他地方。

    崞县表面由彭鹏接手,蓝玉也将那一份一万字的救灾指南书交给了他。

    他们这次借着救灾机会进入山西自然不是白做善事,他们还希望能够借着救灾的好名声在山西布局。

    山西灾区的相关新闻陆陆续续在报纸上报道,许多地震感人故事也陆续出现。

    京师的人不由联想到几年前面临的那场地震,对报纸上的一切都感同身受。

    皇帝翻看了不少报纸,神色很不错,这次地方官员没出什么披露,在报纸上表现得也很正面。

    他甚至在朝堂上当着众多官员的面夸赞各家报馆,表示朝廷赈灾这种事就应该引入外部监督。

    当然这提议立马遭到不少官员的强烈反对。

    官老爷怎么能让贱民监督干活?这成何体统?

    这个提议虽然没成,但是见识到报纸的威力,朝廷还是决定设立属于自己的官报。

    民间报纸虽然不限制,但是不得存在恶意解说朝廷政策,煽动百姓对朝廷恶意相关的信息。

    “报纸由武英殿发现,再从翰林院抽调一批人组建报馆监督管理局,各省设立分局,各省报馆发行报纸需要分局审核,相关管理条例参考顺天府尹张吉午上奏的折子……”

    十一月山西相关的新闻已经不是热门,偶尔还有后续出现在报纸上,但也不是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

    十一月京城百姓最关注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一年一次的滑冰比赛。

    这次比赛从九月就开始准备,九月时候广告招商就开始了,除了赛事,据说主办方还想朝廷申请了夜晚举办冰灯会。

    也就是说,一旦朝廷同意,长达半个月的赛事期间京城是不宵禁的。

    这无疑对京城各司增加了考验。

    事情还上了朝堂经过了一番激烈讨论。

    有赞同也有反对。

    赞同的是户部,户部可是眼红去年皇帝收了一大笔银子进私库。

    今年跟皇帝哭了好些天穷,才将这回赚银子机会划到户部手里。

    当然皇帝还是坚持场地使用的费用归私库。

    灯会户部自然是支持的,开的时间越长,户部收的税也就越多。

    反对的也有,比如五城司,他们什么好处都没拿到,还要晚上多干活肯定不乐意。

    最后户部这边同意给五司批了一笔经费才解决。

    消息在朝廷赈灾后宣布,各家报馆争先报道,一转眼山西地震相关新闻就被眼前的大型娱乐活动取代。

    山西老表受苦归受苦,可京城百姓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捐钱捐物表达对山西老表的同情后,京城百姓开始热烈讨论起今年赛事的奖品。

    有人将三年前跟现在做对比,三年前的京城还是一潭死水,哪里有现在热闹。

    普通百姓不知道这些变化谁带来的,但消息灵通的人还是知道的。

    去年第一次办这种活动,过来游玩的大户女眷很少,今年朝廷允许开设冰灯会后,不少女眷约好一起出来游玩。

    这股风气甚至蔓延到了后宫。

    不过很快,后宫女人被另一件事给吸引去了注意力。

    后宫仅有的孕妇郭络罗氏也卸肚子了。

    要说不寻常也不是没有,她肚子里的孩子没有足月,只待了八个月就出生。

    早产的孩子在这个宫里很难养活,本来还打算将这个孩子抱给皇贵妃养的皇帝是绝口不提。

    男人别看温柔体贴,有时候狠心是真狠心,就像郭络罗氏这个孩子,听说有可能养不活,他是一次都没去看过,也没有给这个孩子排序的意思。

    这让宝音更加坚定了不生孩子。

    腊月里,皇帝封了笔,宝音过上了每日来乾清宫报到的生活。

    白日里跟着他看书,顺便听南师父说天文。

    晚上过些没羞没臊的夜生活。

    转眼就到了新年,今年新年太皇太后没回宫,说是受了风寒不愿意奔波。

    宝音怀疑是去年皇贵妃掉胎惹来的后遗症,这段时间宫里多了好几位小阿哥小公主,她老人家回来宫里肯定得劳师动众。

    当然皇宫离小汤山也不算远,皇帝想要给自己祖母拜年这点路根本拦不住。

    开年后连续忙碌了好几日,皇帝终于抽出空来,他哪里都没去,就在暖阁内枕着她的膝盖看书。

    宝音最近迷上了一本连载小说。

    是蓝玉从山西回来经过宣化府给她带回来的。

    宣化府不愧是京师在西边的门户,一切向京城这边靠齐。

    经过一年多发展,宣化府的报馆也跟着向京城靠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