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40(第1/21页)

    第31章

    四阿哥小脸满是兴奋, 今日汗阿玛也给他留了课业,之前这是大哥和二哥才有的待遇!

    他兴奋地回到景仁宫,刚想要将这个消息分享给额涅, 就听见正殿里间传出的说话声。

    “娘娘何必伤怀,没有亲生的阿哥又怎么样?四阿哥一直养在您身边,谁还能说不是您的儿子?”嬷嬷小心劝告。

    实在是今日的事太恶心人。

    一早娘娘还高高兴兴等待福晋进宫, 结果呢,竟然劝说娘娘召庶妹进宫陪伴。

    这哪里是陪伴娘娘,分明是把人弄进来生阿哥的。

    嬷嬷看着自家娘娘恹恹模样, 就气得咬牙。

    佟佳氏看着玻璃窗, 怔怔道:“我有点羡慕延祺宫了,要是我能像她那样狠下心肠就好了。”

    因为狠才能不受家里摆布, 因为狠才能不为难自己。

    门外的四阿哥愣了一下, 他后退几步揉了揉脸, 然后做出一副神采飞扬的模样冲着屋内喊, “额涅, 儿子回来啦!”

    佟佳氏收起颓废模样,勾起嘴角眼里满是温柔道:“快过来让额涅看看, 今日怎么回来这般早?”

    四阿哥仔细打量了佟佳氏一眼, 见她脸色正常才松了口气。

    “额涅, 你看, 这是汗阿玛出的题!”

    佟佳氏接过去。

    小阿哥叽叽喳喳地诉说着上书房里那些, 老师教了什么,汗阿玛问他什么,他怎么回答,汗阿玛又怎么给他们出题。

    佟佳氏看小阿哥头上有薄汗,掏出帕子给他擦了擦, 还接过嬷嬷递过来的蜜水喂给他。

    小阿哥满脸幸福,趴在她膝盖上,仰着头一脸期待问,“额涅,汉人的法律我可以问老师,旗人关于女子方面的律例您能跟我说说吗?”

    佟佳氏怔住了,因为她从来没有关注过这方面。

    ***

    小汤山,十来亩地上一下子挤满了人。

    老李叉腰中气十足冲着队伍喊,“不许插队,插队的都赶出去!”

    说完他举着茶壶对着壶嘴吸了一口,一扭头看见脚步匆匆的蓝玉。

    “蓝玉姑娘,怎么这般着急?”

    蓝玉调转步伐将他拉到一旁低声道:“老李出大事了!”

    老李嘿嘿一笑,“能出什么大事?”

    之前因为不能大肆招人,平整完地的人回去,只留下不多的修暗渠。

    现在有主子做靠山,也能大肆招人了,老李还想大干一场,在冬日来临前建好房子。

    蓝玉一脸急切,“你是不知道小报一宣传,有多少人往咱们这边来?”

    “能来多少人?”老李不在意问。

    蓝玉小声报了一个数,“两千多,这还是刚开始。”

    老李打了个哆嗦,不敢置信问,“怎么这么多?”

    他眉头也跟着皱起来,看了一眼排队的人,扯着蓝玉走远了一些。

    蓝玉小声道:“一些来自尼姑庵,大部分是之前放出宫的前朝宫女,这些人在尼姑庵日子不好过,一听庄子是贵妃的就跑了过来。”

    她瞄了一眼队伍里不少身形挺拔的妇人,又看向队伍后面不少拖家带口的人。

    “还有就是京郊附近的农户,之前朝廷应允百姓开荒,这些熟地有不少被当作荒地被人圈走,一些人带地投身为奴,也有人不愿意来这里碰碰运气……”

    “知道贵妃娘娘手里有银子,来投靠的人更多了,你别看今日人多,后面说不定会更多!”

    老李深深皱起眉头。

    “要不就说不招人了?”蓝玉试探性问。

    老李瞥了一眼越来越长的队伍,没好气道,“你觉得现在能行吗?”

    也不怕被人给生吃了!

    “那怎么办?”蓝玉急了,“咱们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老李一跺脚,“这事我们处理不了,且问问娘娘吧!”

    自己地盘一下聚集大批人,昌平州衙门呈现高度警惕。

    按照朝廷律法,民间未经允许是不允许出现超过两百人的大规模聚集。

    眼下少数有上千人,这可是远远超过了限定这个数目。

    “明府,打探清楚了,都是去小汤山。”

    昌平州通判向知州汇报。

    地方百姓都知道小汤山庄子是谁的,昌平州衙门怎能不知?

    一听是去小汤山,知州松了一口气,起码这件事不需要汇报九门提督了。

    不然京城脚下汇聚了一大批人,他不及时汇报,是想滚回家吃自己吗?

    “上报顺天府吧。”知州选择将烫手山芋扔出去。

    ***

    “娘娘,接下来可如何是好?”

    蓝玉先递了消息,等了一天才能入宫,一见面就将外面情况给说了。

    宝音沉吟片刻后询问,“被占去的土地多吗?”

    “多,怎么不对,直隶这种情况最普遍,越是靠近京城越是常见,许多百姓花费几年开荒,将荒地变成熟地,一转眼就被圈走,有地契的还好些,没地契的就只能眼看着自家地变成人家的。”

    “还有一些地方有地契会更惨,没地契的还能抛地逃难去,有地契的只能带着地投身为奴!”

    圈地是满人入关后的一项政策,允许旗人跑马圈地。

    圈的是前朝皇庄和一些荒地。

    后来朝廷发现这些圈地用来放牧了,就叫停了。

    但是私下里圈地之风越演越烈,甚至连百姓的有主之地也被圈走。

    “朝廷不是不准圈地了吗?”宝音翻看了一下搜索内容问。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蓝玉小声道:“官老爷总有办法让百姓屈服,别说还有官庄带头圈地!”

    官庄是内务府那帮人在管,那帮人吃相还不算太难看。

    “娘娘您看要停止招人吗?马上要入冬了,这些人咱们养不起……”

    宝音回过神来,“是银子不够吗?”

    “银子还有,是买不到粮食了,快入冬了,现在粮价一天一个价,涨得很快。”

    宝音沉默片刻,拿出纸写了许久。

    “这是玻璃镜、望远镜和眼镜的制作方法,去问问之前买玻璃方的商贾买不买,得了钱不用送进宫拿去买地,不是说荒地多吗?这地我们自己开,不限于小汤山附近,只要连在一起就行,地一半拿去建温室种土豆和红薯,另一半拿去种冬日不常见的蔬菜瓜果。”

    “人继续招,好歹让人挨过这个严冬。”她语气低沉,“他们投奔我是相信我能给一条活路。”

    靠着牛痘累积下来的信誉不能在这个时候毁于一旦。

    “没有粮食就从南边运,找南方的商人,钱可以再赚,人心散了却没那么好再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