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她好心机: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白月光她好心机》 80-90(第6/15页)

充了一句:“你又打不过我,不安分就不安分吧。”

    这让她心里顿时燃起燎原,语调放得严肃了些:“季知节,这字你就说,签不签吧。”

    “考虑考虑。”季知节说,“你要是不安分,我就不签。”

    “你这是不是公报私仇?”沈觉夏向来是个不服输的,反问还是很平静,但不乏能听出音色中染了怒火。

    季知节神色一如既往:“还算不上,你答应了,收拾好了过来。”

    说完,人也不打算停留,两桶水还在沈觉夏脚边。

    “你记住了,说了会考虑的。”沈觉夏又一次提醒,对着背影喊,季知节背对着她淡淡应了句“看你表现。”

    她离目的更近一步了,这一步是关键的一步。

    沈觉夏从没想过工作的不顺利并不是因为战场环境因素影响,而是因为季知节。

    此时季知节刚走,楼上下来两个士兵抱着一个大箱子,沈觉夏折身让人先过,走廊的光线很淡,箱子没封好,她余光瞥见了工作牌,那是记者的牌子,还有摄像设备悉数都塞在了箱子里面

    今夜从窗户透进来的风舒缓地吹拂着,远处有了亮灯,灯塔的墙灯四面转动着,从她房间看出去特别明显。

    沈觉夏将就用冷水洗干净了头发,之前住进来的时候,超市有个二手吹风机,她便领了回来。

    头发半干时,吹风机又转不动了。整个过程她的脑海里还是刚刚见到的场面。

    她将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才到隔壁去,季知节已经腾好了衣柜,还找了多余的衣架给她。

    在挂衣服时,沈觉夏问季知节:“你什么时候回国?有通知了吗?”

    “没有,交通线快恢复了,回国也应该快了。”季知节眼里似是带着惆怅,快了是多久,说不准。

    沈觉夏站的位置是风口,不知道是因为季知节这句话还是下半夜的风太凉,她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上床前,季知节站在床边上朝里面抬了抬下巴:“你睡里面,我起床方便。”

    那晚是沈觉夏此生最紧张的一夜,凉风透不过烧红的面颊,慌乱也理不清心口酸涩的源头,她是背对着季知节睡的。

    躺下时,她听到季知节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了好几声,此时,她才轻抬头往后睨去。

    季知节摁下锁屏键,没回消息。

    沈觉夏像是一个被抓包的小偷,快速摆正头躺了下去,但还是被季知节注意到了。

    “你看什么?”

    “没什么。”沈觉夏背对着回,她能感觉到自己脸颊烫得厉害,身子又觉得寒凉,以至季季知节掀透出一股风时,她打了个寒颤。

    沈觉夏眼瞳在黑暗里泛着寒光,这个夜好似都不平静,都知道对方没睡。

    大概过了一分钟,沈觉夏问:“你考虑的怎么样?”

    季知节不回她,这时,微信语音一下划破了寂静的夜,季知节摸着黑摁下了静音键。

    手机在桌面摩擦的声音格外大,气氛再一次回归到了安静状态。

    “你接吧,不会吵到我。”沈觉夏退伍后加入了京华视野新闻组织,两年前她跟着导师到过北国战地拍摄。

    而这一次,她一个人申请到了塔和里做战地摄影工作,这是她的第二个任务,她也在麻木中逐渐适应满目疮痍。

    停战后的塔和里一切祥和,一早的旅馆大家还是排队接热水。

    九月天早晚温差大,干燥中裹着风沙,混沌时不时搅乱城市每一个角落,像是为初秋染色,平添几分惶恐。

    沈觉夏排着队,毛巾放在塑料盆里,轻侧头往前睨去,还剩三个人,她单手托着手机,刷着国内新闻。

    近来的网速越来越差,微博头条得等上很久才能转出来,一张图片加载到一半,沈觉夏手指上滑,大指摁下锁屏键。

    “夏夏,早。”

    沈觉夏听到声音往回看,林然端着盆子排到了她后面。她是来了塔和里才认识的战地记者林然。

    “早,回国的时间定下了吗?”沈觉夏问。

    林然个子不高,瞧着性格温和却搭上了一张不饶人的嘴,并不是个好惹的主,塔和里也是林然驻扎的第一个战场。

    沈觉夏跟她相识,说起来是因为两个月前的某个早晨,她一如既往在旅馆排队接水,碰上两个插队的男生。

    没等她开口,林然便是一顿训斥,有人就是这样,天生就适合做朋友,哪怕认识时间并不长。

    林然将水壶搁在脚边说:“下礼拜一,现在停战了也该回去了,你呢?”

    林然眼里带着些惆怅,来战场的女记者很少,算起来林然还比她小两岁。

    沈觉夏心口起伏了一下:“还没定,我还想再取些战地医院的照片。”

    “上次你不是拍了挺多的吗?”林然思索了一小会儿问,“之前你进到了手术室了吗?”

    沈觉夏摇摇头,冷静地回:“没有,那个医生是塔和里本地医生,我的翻译器坏了,没成功。”

    沈觉夏能通过组织的批准全然是因为丰富的摄影经验和专业知识,她的语言不通,靠着翻译器解决了沟通问题。

    京华视野新闻组织讲究客观和真实性,不偏不倚报道事实,不偏向任何一方。

    作为战地摄影师,沈觉夏拍摄的照片不仅是在记载历史,也能为百姓募集到全球各地的捐助。

    谈话间队伍排到了她,沈觉夏拧开水龙头,林然的声音在‘哗哗’的水流声中传来。

    “那你有什么打算?下午再去吗?”

    沈觉夏拧紧水龙头,折身到旁侧盖水壶,皮靴上沾了水渍,她缓口气说:“我下午再去试试。”

    国际联合会建立的战地医院专供救助战乱受困的百姓,沈觉夏到的时候是下午两点。

    在进入医院前,沈觉夏再一次拿出手机查看信号,信号格从小白点彻底变成了x号,无形中她总觉得有事情要发生。

    太阳直射着额头,她脖子上带了一圈密汗在光下闪烁,前脚刚跨进大厅,后方传来催促声音。

    “让一让,赶紧让开!”

    塔和里本国的语言,沈觉夏听不懂,往回睨时,急救推车伴随着轱辘的声音越来越近,车上的患者着的是迷彩,鲜血渗透衣裳,医生摁着胸口抢救。

    沈觉夏拿起相机拍了下来,然后紧跟其后,到了一楼抢救室门口,这一天是她第一次见到季知节。

    当时季知节从里面出来,像是刚结束了一场手术,沈觉夏是通过口罩上的那双眼眸认出她是京华人。

    漆黑的瞳孔虽然不带温度,但也没有一丝的疲态。

    沈觉夏听到护士称呼,而后看到胸前的牌子记住了名字,记住了季知节的名字。

    对季知节的第一印象,怎么说呢,这人像是从极地出来,带着无法渗透的冰凉。

    “季医生,您好,我是京华视野新闻组织的战地摄影师,我想拍摄这场手术”沈觉夏加快了语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