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我,呼风唤雨》 200-210(第5/16页)



    既怕陈昭突然挺过来反扑,又怕陈昭真死了,他犹豫不决错过了最好的反攻时机。

    “再等两日。”刘表试图按耐住心中焦躁,可怎么都无法静下来。事关他全家前途命运,刘表不是能置生死于度外的英雄。

    刘表干脆将在府上做客的张鲁之母卢夫人请来,请她以巫祝之术诅咒陈昭。

    张鲁占据汉中,其母与其一并创立五斗米教,自称仙术是祖父张道陵所传。其他地方都纷纷改信了太平道,荆益之地,却还遍地都是五斗米教的信徒。

    刘表夫人蔡夫人便深信五斗米教,时常请卢瑛前来讲道。

    刘表秘密遣人将卢夫人迎入内室,她听闻刘表所求,眼神微不可查变了变,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迅速瞥了刘表一眼,而后迅速转为世外高人的平淡。

    “刘荆州可有陈昭生辰八字?”卢瑛一派得道高人作风。

    刘表为难:“陈昭是个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小贼,只怕生辰八字难找。”

    “既如此,”卢瑛掐指一算,“还请细说前因,贫道方可行咒。”

    刘表不疑有他。很多位高权重之人最信任的人不是亲友,而是那些所谓大师,而且往往地位越高,人就越迷信鬼神。

    法事持续至三更。卢夫人以五斗米教秘术扎草人七具,每刺一针便诵“陈昭魂归泰山”,最后将染血符纸焚于鼎中。

    不管这通法事到底有用没用,反正刘表是得到了心理安慰,表情舒缓许多。

    卢瑛面露疲色,以“消耗心神,需返回山中闭关养气凝神”为由,日夜兼程赶回了汉中,寻到张鲁。

    “为娘从刘表那处打听到一桩秘事。”卢瑛将来龙去脉告知张鲁。

    她们母子与刘表交好,非是看重其人,实因与刘璋有血仇,不得已才依附荆州。

    张鲁闻弦歌而知雅意:“母亲意思,是将此事告知邺城,向陈昭卖好?可刘表不是说陈昭生死未卜……”

    “不管陈昭是死是活,派人递个消息,不过举手之劳。”

    卢瑛轻叹,“若这天下终要易主,我倒是希望得天下之人是陈昭,她性子善,咱们那些教义改改说不准还能传下去。”

    五斗米教教义与太平道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五斗米教在路边设立“义舍”放置米面供行人自取,若行人多拿则会遭受“鬼道”惩罚;三赦之后方施刑罚。无官无府,唯祭酒治下,汉夷共居。

    卢瑛与张鲁没什么野心,二人设立五斗米教的初衷也只是想凭借教派在乱世中建立一方净土。

    扬州吴郡。

    陈昭被刺,生死未卜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吴郡。

    辞官归乡的陆康拄着鸠杖,径直叩开许贡府门。

    正在府中惴惴不安等候消息的许贡听闻陆康来见,心中咯噔一声,强撑着笑容迎接陆康。

    “陆公亲临——”

    陆康拐杖重重砸地,毫不客气打断了他:“汝那几个门客在何处?”

    “陆公何意?贡实不知。”许贡强装镇定。

    “汝等小人,难道非要见天下动乱、生灵涂炭才安心吗?”陆康痛心疾首。

    ————————

    五斗米教某方面来说居然还真是个理想社会……

    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

    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雄据巴、汉垂三十年。——《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信徒需诚实守信,生病时忏悔过错,类似黄巾军的做法。祭酒们在道路上设立“义舍”(类似驿站),内放米肉,行人按需自取;若贪心多拿,会遭“鬼道”惩罚。

    犯法者可被宽恕三次,再犯才处罚。不设官府,全由祭酒管理,汉人与少数民族皆安居乐业。张鲁据此统治巴、汉近三十年。

    鲁迅曾评:“张鲁的理想国,比孔孟的仁政更实在。”

    *

    卢夫人:史载她“好养生,有少容,兼挟鬼道”,即擅长养生术、容貌年轻且精通巫祝之术。作为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儿媳、第三代天师张鲁之母,她在教内地位崇高,曾担任“治头大祭酒”等要职,参与教义传播与政教管理。

    政治作用:促成汉中割据 ,刘焉派张鲁与张修共击汉中太守苏固。卢夫人可能参与策划张鲁袭杀张修、独占汉中的行动,并协助刘焉截断朝廷与益州的联系,形成割据局面。

    道教传说称卢夫人与丈夫张衡在阳平山“白日飞升”,后世尊其为“女师”,地位仅次于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

    ——是一位真的以道教身份参与乱世政治斗争的女人

    第204章

    许贡听到陆康的斥责,心头巨震,面上却依然强行保持平静。

    “陆公所言,贡实在不知。”许贡试图装傻。

    陆康手中鸠杖簌簌发颤,苍老的声音却如寒铁:“那汝那两个游侠出身的门客如今在何处?”

    许贡额角冷汗涔涔,不由揣测陆康是不是得到了什么风声。

    可他那几个门客对他忠心耿耿,宁死也不会出卖他,那是谁透漏……

    一滴冷汗顺着许贡鬓角滑落。

    “子许兄,可算寻到你了!”一道朗笑响起,来人快步上前,一把揽住许贡的肩膀。

    “周昂。”陆康眯起浑浊的双目,认出了来人身份,一个江东本地士族周氏子弟。

    周昂向陆康见礼:“见过陆公。我此次来寻子许有要事,先借子许一用——”

    话音未落,便不由分说地将人拽离。

    书房门刚合拢,周昂立刻面色一变,压低声音:“陈昭没死,你派遣门客刺杀陈昭之事已泄,速往荆州。”

    许贡手中茶盏当啷坠地,脸色霎时惨白。

    他仓皇道:“小贼命大至此……我这就收拾行李走。”

    “来不及了,现在就走。”周昂沉声,“陆康怕就是来探听口风的。我来之前便已在城西三里外安排了马车,你立刻去。”

    许贡狠狠一咬牙,“我从后门走。”

    话音未落,许贡已猛地撞开房门,衣袍翻飞间消失在廊下。周昂盯着那仓皇背影,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他虽并未参与行刺陈昭之事,可到底也在收到刘表密信后“不经意”间向刘表引荐了许贡。那封密信已经被他烧了,只要许贡这处不把他透漏出来,便不会有什么大事。

    虽说难免被牵累仕途不顺,可陈昭又找不出来确切证据,总不能因为他和许贡说过几句话就把他全家杀了吧。

    他整了整衣冠迈出门槛。

    周昂刚踏出许贡府邸的朱漆大门,迎面便撞上了立在石阶下的一道枯瘦的身影。周昂瞳孔骤缩,袖中手指下意识按住了剑柄,看清是谁后又悄然松开。

    陆康安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