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我,呼风唤雨》 180-190(第13/16页)

持愉悦。

    她都快习惯了接手一地首先要面对空荡荡能跑赤兔的粮仓了。

    并州却是个例外,粮仓虽未堆得满满当当,却也存了五成粮。

    而且并州都不用她再多费心思治理,并州处处地方都能见到她执政的影子。但凡冀州能增强势力的政策,曹操一个没漏全抄走了,甚至还结合并州风土人情做出了些微改良。

    陈昭有些心动。

    ————————

    真·头风发作曹操(捂着头):元让,孤的头好痛啊!

    第189章

    曹操的战略选择极为精准——死守潼关。

    这座新兴的关隘尚未在史册上留下威名,却是曹操掌控关中后精心打造的防御核心。它坐落于黄河与渭河交汇的南岸,虽未经历大战洗礼,但它的前身却赫赫有名:函谷关。

    提起潼关的前身“函谷关”,那就声名显赫了。春秋战国时,秦国正是凭借函谷关的天险,屡次将六国联军拒之门外,甚至数次绝地翻盘。

    只是到了汉朝,函谷关就被放弃不用了。黄河河道南移,函谷关周边地形被冲刷,失去了“一夫当关”的险要。曹操拿下关中后,便勘测地形,修建了潼关,潼关可同时控制黄河渡口与渭河通道,防御范围比函谷关更广。

    依靠山川之利,曹操缩在潼关内不出,陈昭派人围攻了半月也没能打进去。

    一众谋士倒是你来我往出主意,火攻水攻策反都试过。奈何对面的是绝境曹操,无论怎么引诱,连祢衡都骂劈了嗓子,曹操就是龟缩在潼关之中一动不动。

    他像一头吃够了亏的狡诈老狼,蛰伏在潼关之内,将心理素质和智谋拉到极致。

    任你百般挑衅,我自岿然不动。

    陈昭见潼关久攻不下,索性改变策略。既然强攻无效,那就困死他!

    她留下几员大将率军继续围困潼关,自己则亲率主力北上,先平定并州、凉州。

    把并州和凉州拿下,她有的是时间围困曹操。长安虽比洛阳更易守城,却有一个致命缺陷——缺粮!

    洛阳地处平原,周边良田广布,足以供养十万大军。但长安不同,关中耕地稀少,根本养不起长期驻守的军队。

    曹操若死守不出,陈昭就围关一年半载。届时,不需一兵一卒,潼关自溃。

    有暗桩在手,陈昭自然是选择先礼后兵,陈昭抵达凉州之前,一封密信就先一步到了贾诩手中。

    贾诩眯眼看过密信,把信中内容记下。他慢条斯理地将信纸凑近烛火,火焰舔舐纸页,化作片片黑蝶,随风散尽。

    “这回可不能再出差错了。”贾诩轻声呢喃。

    曹操脱逃一事,至今仍是贾诩心头一根毒刺。他贾文和为了主公大业都在凉州连续加班大半年了,临门一脚竟让煮熟的鸭子飞了。奇耻大辱!

    必须要做些什么洗刷他的耻辱。纵然主公不传令,他也会出手做些事情。

    “装谦谦君子装了这么久。若一事无成,岂不白费了这番功夫?”贾诩轻叹一声,拂袖起身,渐渐远去,阴影中只余下几声靴底轻踩地面的细响。

    贾诩先筛选了一堆军报,多是些昭明军攻城略地、已经逼近凉州的军报,又亲自做了些文学修饰,略微用了点夸张手法。

    随后悄然将这些修饰过后的军报掺入张绣这几日要看的军报中。

    贾诩没有一股脑把军报都塞给张绣,而是十分有规律将军报分为数目不等的多份,少量多次送给张绣。晨起时送两封,言 “昭明军已破上党”;午后又添三份,称 “数座城池望风归附”;入夜再补一篇,道 “晋阳豪族暗通款曲”。

    压垮骆驼的,不是忽然落下的巨石,而是某日清晨,一根轻若无物的稻草。

    不过三日,张绣心中就打起了鼓。

    他好像……不是,他必定打不过陈昭啊。听说陈昭还有喜欢把人挫骨扬灰的爱好,自己虽已有了战死沙场的准备,可死了之后骨灰还要糊墙是不是过于凄惨了?

    忧心忡忡的张绣下意识找来他最信任的文和先生问策。

    “如今陈昭来犯,先生可有计策退敌?”张绣希翼看着贾诩。

    贾诩长叹一声,往日平和的眉宇拧成一团:“今昭侯强盛,已有一统天下之势,我军兵微将寡,武威无险可守,诩亦无自保之计。”

    张绣嘴巴微张,傻眼道:“文和先生竟也无良策?”

    完蛋了,他的外置大脑不给他传达指令,他怎么做事?

    “如今唯有一计。”贾诩眉间蹙着未展的愁绪。

    “还请先生教我。”张绣立刻拉住贾诩双手追问。

    “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唯有归降昭侯,方能保住性命。”贾诩缓缓露出了他的目的。

    一听到要投降,张绣清醒了一瞬,犹豫道:“我听闻昭侯心狠手辣,对敌人一向赶尽杀绝……”

    “昭侯如今麾下将领张郃便曾是袁绍部下。”贾诩忽悠张绣连脑子都不用动,“将军所忧者,无非昭侯不受降将。然当今天下大乱,昭侯志在四海,若降之,昭侯为示天下宽仁,必不会加害。”

    “将军可自决生死,然武威将士、百姓何辜?战乱一起,百姓必受牵连,将军亦出身武威郡,岂忍见庶民受苦?将军降昭侯,并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天下苍生啊。”

    贾诩连张绣投降的借口都给他找好了,一顶“怜悯乡人”的帽子扣下来,张绣投降陈昭,就不是因为畏惧,而是因为仁慈,不管旁人信不信,反正名声是好听多了。

    张绣:(o-0?)

    原来我是为了天下苍生?

    “嘶——先生此言,当真醍醐灌顶!”张绣一拍大腿,脸上愁容尽褪,瞬间卸下千斤重担。

    “昭侯是诩旧主,诩可孤身入陈营为质,若昭侯有害将军之心,愿先死于刀下!”贾诩垂下头,声音中带着两分苦涩。

    呵,他终于能远离张绣和马超这两个整天叽叽喳喳的蠢货了。

    贾诩青衫落拓,瘦削的身影浸在日光里,连投下的影子都显得伶仃。

    张绣红了眼眶,嘴唇哆嗦着,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文和先生竟为他做到这般地步!

    文和先生当初是因与昭侯生了间隙才会愤然辞官回乡,定是以为凉州与冀州一西一东,能远离陈昭才会回到武威这个鸟都不拉屎的地。

    谁能想到陈昭这么能打,一年光景就从冀州打到了凉州。如今文和先生又要为了自己舍下脸皮,去低声下气恳求陈昭。

    张绣眼眶通红,脑海中已然浮现出一幅凄惨画面——

    文和先生跪伏于地,青衣裹着瘦骨嶙峋的身躯,脊梁骨在衣料下突出嶙峋的弧度,身躯因为屈辱而不受控制颤抖。

    高座之上,陈昭声音冰冷:“贾文和,你既去而复返,还有何颜面见我?”

    文和先生以头抢地,指尖发颤,一滴清泪砸在袖口,却仍强忍屈辱为他求情。

    “文和先生……”张绣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