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我,呼风唤雨》 120-130(第13/15页)

也被袁术派人客气送出了寿春,连袁术面都没能再见到。

    东阿。

    昭明军与袁绍军又进行了几次小规模交锋,双方你来我往,战况焦灼。

    一开始胜利的天平缓缓向昭明军方向倾斜,在袁绍焦急之时,曹操与袁绍秉烛夜谈一夜,袁军迅速换了一种打法——以命换命。

    兵器略输一筹,那就用人命来填。

    曹袁二人赌陈昭舍不得数以万计的昭明军士卒性命。一方是精锐之士,一方是征召不足三月的新卒,纵是两命换一命、三命换一命,袁绍也不心疼。

    时至今日,已经不是袁绍想要认输就能装作无事发生的时候了。攻不下青州,数十万大军这两月的粮草消耗就足以让袁绍倾家荡产,退无可退之时,袁绍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寻常士卒性命。

    转机在一个沉闷的晌午。

    长久的干旱让原本夹在两军之间的瓠子河露出了干涸的河床,原本还需划船才能渡过的这条黄河支流如今水位只到成人大腿处。

    “末将探到了袁军粮草的消息!”太史慈匆匆步入中军大帐,脚下踩出一串的泥印,神色飞扬。

    “每隔七日,便会有粮队从博平向东阿运粮。其中有一段路途经山林,没有河溪,可在此处埋伏,一把火烧了袁绍粮草!”

    要把粮食抢回来难,可一把火烧了就简单多了。

    陈昭也是精神一振:“那就由子义带三百人绕后,一把火烧了袁军粮草。子龙在前带领大军前压,掩护子义。”

    “末将领命!”太史慈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雪白的牙。他日日带人四处打探消息,原本小麦色的皮肤被晒得黝黑,衣领处晒出了一道黑白分明的界线。

    “一击就走,不可恋战,纵然此事不成,也不可久待。”陈昭提笔在舆图上画出一条路线,并非从西向东,而是从北向南,由博平南下,走平阳直抵徐州。

    “若东阿不通,便走此路返回徐州。”陈昭将舆图交给太史慈。

    太史慈将舆图塞入怀中:“定不负主公之命。”

    压在陈昭心头上的巨石也略轻快了些,她起身:“七日、虽只有七日……七日足矣!”

    从粮道首尾来看,袁绍军队的粮草应当是储存在东郡,每隔几日就运至东阿一批。若要如曹操烧乌巢那般烧了所有粮草,就只能去攻打东郡,可东郡可比乌巢难打多了,东郡有城墙,还是曹操的发家之地。

    半道截烧粮草,虽只能烧掉一小部分,可也足以让袁绍断粮,快马加鞭再调拨粮草少说也要五日的工夫。

    两日不吃饭就足够饿得人提不起来刀兵了。

    两日之后,滚滚黑烟从博平道直冲云霄。

    袁绍正在中军大帐议事。

    探马急报博平道上火起:“急报!蒋将军运粮途中被敌军偷袭,粮草尽数被敌军烧毁!”

    袁绍手中竹简“咔”地折断,他急召众人来见,商议对策。

    “当速命人从东郡再调一批粮食!”郭图大惊失色,“派大军前去押送粮食,五日之内或可得粮。”

    袁绍立即派兵前去东郡筹粮,又问审配:“如今营中还有多少粮食?”

    “若只饱腹,只够一日,若省吃俭用,可够三日。”审配愁眉苦脸,“只是兵士吃不上饭,恐无力对敌。”

    缺了七日粮草,饿到是饿不死人,营中也还有些许粮草。可打仗最消耗体力,吃不上饭,刀都提不动,如何能对敌?

    一群人商量了一个时辰,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用脚趾头想也能猜到陈昭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敌袭。

    袁绍心灰意冷长叹:“莫非我当真要败在陈昭小儿手中吗?”

    众人你望望我,我看看你,皆沉默不语。

    天色上黑影,谁也没想出良策,只能各自散去。

    曹操回帐之后,命帐中侍从退下,自己独坐帐内,烛火摇曳,映得他半张脸隐在阴影里。他指尖轻叩案几,深吸一口气,“请程仲德来见我!”

    曹操没有找戏志才,此事只有程昱会赞同他。

    程昱不久就到了,他见曹操孤身一人坐在案后似在深思,皱了皱眉,垂首而立,没有打扰曹操。

    “军中无粮,士卒将溃。”曹操忽然开口,声音低沉,“仲德,可有良策?”

    “征粮。”程昱沉默片刻,缓缓吐出两个字。

    说是征粮,可主臣二人都心有默契——东阿境内一共三千余户庶民,征粮能征出来多少粮食?哪能养得活六十万大军?

    只能强抢,把庶民只能在家里的粮食都抢过来,一万百姓吃两个月的粮食就够六十万士卒吃一日。

    可这招实在缺德。本就是荒年,百姓家中粮也不充裕,粮食抢了肯定是还不回去,六十万大军吃完拍拍肚子走了,上万百姓就只能饿死了。

    “此战不胜,兖州必归陈昭。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程昱深吸一口气,口齿清晰劝道。在意百姓的前提的那是自己的百姓,此战事关生死存亡,要是自家势力都不存在了,东阿纵有千万百姓,与他们也没一文钱的用处。

    帐内死寂。

    曹操缓缓起身,阴影彻底吞没他的面容,他低声道:“……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程昱深深一揖。

    ————————

    曹操初得兖州时”粮乏,东略陈地”,在陈留、汝南等地”纵兵抄掠”获取军粮(可以说很坏了!)”初,太祖(曹操)乏食,(程)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

    第130章”奉将军令,征调军粮!”为首的校尉挥动令旗,士兵们如狼似虎地冲入大街小巷。”军爷,这是俺家最后的口粮啊!”老叟死死抱住粮袋,却被一脚踹翻在地。士兵粗暴地扯开老叟,冲入屋内就四处搜刮,黄澄澄的粟洒了一地。老叟的孙子吓得哇哇大哭,被一个兵丁用枪杆抽在腿上,哭声戛然而止。

    住在临里的一个县中小吏踉跄奔来,缟巾歪斜:”校尉,本县已纳过三回粮税”

    寒光一闪,一颗头颅滚落在地,鲜血喷溅在冰冷的石板上。校尉甩去剑上血珠,狠狠扫视一眼:”抗命者,斩!”

    这哪里是征粮?分明是索命。

    征粮有亩四升、户输绢三匹的征法,那位袁将军来了之后还有“一亩刍二束”,无非就是有多有少……可哪有上来二话不说就杀人的征粮法子?

    城内顿时哀嚎声一片。

    长矛捣碎陶瓮,环首刀劈开床板。兵丁红着眼刨出藏在地窖的最后半斗麦种,嫌人哭嚎碍事,一脚将人踢到一边。

    几个青壮年试图组织抵抗,他们拿着菜刀和木棍护在门外,但面对全副武装的士卒,他们的反抗如同螳臂当车……

    夕阳西沉时,城门轰然关闭。数千百姓被赶出城外,哭喊声震天动地。

    “军粮征调,闲杂人等不得入城!”守卒的冷喝淹没在哭嚎声中。有人扒着门缝嘶喊:“大人!麦种都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