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呼风唤雨: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三国]我,呼风唤雨》 30-40(第2/21页)

  陈昭食指指尖在舆图上移动,缓缓停在了距离昭明军营地五里外的孙村处。

    “孙村?孙村离我们这边也还有五里路吧。”

    “就是孙村,是离咱们这里也不近,可好歹比去河边还要近两里,一来一回就是四里路,不少了。”

    赵溪的声音带着一丝怜悯:“只是平日吃水还好,就怕再不下雨,过些日子还要挑水给田地浇水。”

    人一天挑不了几趟水,浇到田地里更是隔着衣服挠痒痒一样无关轻重。普通百姓家中,能有两个木桶就算家境尚可的了。仅靠着这两个水桶,往返五里地去浇水,哪怕从早忙到晚,对于大片的田地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那就派人去孙村打一口井。”陈昭一连从舆图上圈出了数个村子,都是高唐县境内离水源比较远的村子。

    “去岁高唐境内百姓交上来的税赋进了我们粮仓,我们就该负责保障民生。”

    陈昭向赵溪解释了一番。

    “明天我亲自去孙村一趟,你看着我怎么做,往后你就怎么做,此事就交给你负责了。”陈昭愉快下了决定。

    赵溪磨牙,怒气冲冲:“劳烦主公想一下,溪还带着弓兵营呢。”

    没人能一边当武将一边当文臣!

    “其实我原本还打算让你带弩兵营来着。”陈昭嘀咕。

    诸葛亮、周瑜和司马懿,都是既能带兵又能治理政务。

    赵溪看着书房中没有外人,直接凶巴巴扑倒了陈昭。

    “不行,我干不了这么多活,你快再去骗几个谋士武将过来!”

    “你这是以下犯上。”

    被压倒的陈昭也不挣扎,直接把桌案一踢躺在地上享受起了难得的嬉闹时光。

    “前年你拉着我偷拿我叔父弓箭去林子里射兔子吃的时候怎么不说我以下犯上?”

    “那兔子我不也分了你一半,你吃的时候还夸真香呢”

    一番玩闹之后,两个人又齐齐从地上爬起来,陈昭用手指梳理了一下头发,坐在地上思考。

    的确是得再骗几个武将谋士来了。人手不够用啊,她手底下三个从黄巾军带来的渠帅都只会带步卒,水平也不高。赵云水平倒是够高了,可只有十七岁。

    赵溪两年前才开始跟她学识字,学得再快也的确不能又当文臣又当武将。

    士卒多,但是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少。

    “名声不好听,也不具有正统性,难难难。”陈昭摇头。

    如今倒是安全了,不用担心朝廷会冒出来剿灭她。可合理性也大大降低,打着黄巾旗号的时候还能说一方割据势力,改头换面顶多就只能叫占山为王的匪徒了。

    不过人才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归能挤出来。

    当陈昭带着赵溪和施工队出现在孙村的时候,整个孙村都轰动了。

    一个老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从围观的村民中走出来。

    “老叟孙孝,是孙村的里正,不知使君来此有何要事?”

    孙孝睁着一双浑浊的眼:“村里还有些钱财和粮食,老头子这就让人给使君拿过来,还望使君勿要伤我村中庶民性命啊。”

    有赖于陈昭的名声在这附近还不错,孙孝这才敢大着胆子求情。

    乱世里屠村掠粮的事情数不胜数,能舍粮保命已经是万幸了。

    “不要你的粮食,我们今天是来给你们村打井的。”

    所幸陈昭一行人已经积累了丰富安抚庶民的经验,赵溪走上前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了来龙去脉。

    刚才还十分安静的人群渐渐喧嚣了起来,交头接耳似乎很不可思议。

    “咱们能有井了?”

    “那就不用再去河里挑水了。”

    孙孝局促攥紧了拐杖,看着陈昭已经指挥士卒在村里空地上选好了地方,分发铁锹和锄头挖土,一时间站在空地边上有些茫然。

    “不知花费多少”他呢喃道,他以为声音只能他自己听到。

    奈何这个孙老头似乎是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使,他以为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其实离得近的几个人都能听到。

    陈昭一边指挥工匠移动碓架,一边抽空回答老叟的问题。

    “你们孙村去岁把税赋交齐了。钱和粮食都进了我们昭明军的仓库。”

    孙孝强行挤出了和善的笑容。

    其实他不太想知道自己村子交上去的钱和粮食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我收了你们交上来的税,就会对你们负责。修水井这是民生工程,不会再收费。”

    陈昭尽量用大白话说明白:“不过只有第一口水井免费,要是你们还想再修第二口水井就要缴纳一点钱了。”

    一口大水井已经足以供应全村用水了。

    百姓里也不全是穷苦百姓,还有一部分百姓虽然没有万贯家财,可也小有积蓄,他们自然可以花钱购买更好的服务。

    在自家院子里打一口小水井,就不用再提着水桶去村里大水井打水了。

    “直径五尺的小水井,十斛粮食一口井,一口价。”陈昭从袖中掏出一张价目表。

    作为里正,孙孝还认识些字,他小心翼翼捧着纸看字。

    小到修缮屋顶、大到给村子里挖一条水渠,林林总总数十行小字。

    村里若是能有一条水渠,那田地就不用再费心挑水浇灌了孙孝正心动,又看到了收费,顿时打消了心思。

    还是水井吧,挑水浇地也挺好的。

    “这些都能花钱买吗?”孙孝不禁心动。

    他家里也算颇有家资,水渠挖不起,可在自家院子里挖口水井却还是能挖起的。

    “不仅那些。”陈昭一笑,又掏出来一卷帛书,展开。

    【修缮城墙,按长宽算钱】

    孙孝只瞥了一眼就惊慌收回了视线,连忙摆手:“可不敢、可不敢。”

    他家里一共就两头猪七只鸡,哪里用得着修城墙保护。

    “好吧。”陈昭有些可惜。

    在孙村修建的水井不需要像昭明军军营外修建的水井那么大,人力武备一应俱全,只用半日就打通了水井。

    “老伯,你们交齐了税就要挺直胸板嘛。”

    陈昭拍拍孙老头的后背,“遇到困难直接到县衙说清楚就行,打井、修路、抓作恶的野兽,剿匪,抓贼,这些都是我们的职责。”

    陈昭说这话时还故意提高了声音,不仅确保有些耳聋的孙老头能听到,也确保周围的村民能够听到。

    东汉的税赋十分复杂,有农业税,田租税率为三十税一,看似不高,可还要叠加百亩交刍三石、稿二石的田刍和稿税、每亩税十钱的敛税;还有人头税,口赋、算赋、献费;还有其他更赋等税赋,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税赋。

    而且汉灵帝卖官鬻爵卖出来的官员更是想方设法剥削庶民弄钱,庶民需要承担的税赋更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