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副本唯一指定清道夫: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无限副本唯一指定清道夫》 180-190(第5/14页)

身上的雪水沾湿的手指,既诧异又困惑地问:“大雪、怪物?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应该去找治安官,或者联邦的跨州执法官,而不是来找我。”

    李维:“常规手段不行。能解决源头、驱散异常、在这片世界打通一条路的,只有你,特兰斯基先生。只有你的研究。”

    “——你有没有想过修建一座以你的名字命名的塔?”

    第184章 终曲(六) 历史书上还有我的事吗?……

    历史上真的有一座以尼科·特兰斯基的名字命名的无线传输电能塔。

    沃登克里弗塔, 又名特兰斯基塔,原本始建于1901年的春天,地点在联邦东海岸肖勒姆。塔的设计图早在特兰斯基刚刚抵达联邦时就开始绘制了, 但在1884年,它还只是涂满铅笔线条的素描草图, 直到若干年后, 复杂而详细的尺寸计算和负载推演才渐渐为其填充了血肉。

    现实中的这座塔可谓普通又不普通。它的设计目的并非发电或者常规信号广播,而是为了验证一个尚未被证实的理论——是否可以利用地球本身的导电特性, 在高频激励下形成共振, 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能量与信息传输。

    再通俗点说,就是将信息、电话通讯、甚至是图片传输至大西洋彼岸的欧洲。

    一项放在21世纪半点不出奇的技术, 在19世纪末期却难如登天。这时候别说互联网了, 连无线电都尚且处于萌芽阶段,工业用电仍然局限在区域配电网,一个小小的工程师却想着如何让电波穿越海洋, 实在不切实际。

    他果然也没能成功。

    银行家为尼科·特兰斯基投资了十五万巨款, 工地开挖了近百英尺深的竖井,在海边建造了高约57米的砖塔, 其顶部设有直径20米的圆形金属顶盖,乍一看上去简直像是科幻宇宙的造物。

    然而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根本不可行,他对地壳传播电能的认知完全是错误的,尽管他设想中的浩大工程由于投资人的撤资没能彻底完成,但即便完成了,也会成为时代和科学上的空谈。

    2025时,这座饱经风霜、几经修缮的高塔已经成为了热门旅游景点。

    而在1884年,它还没有面世。

    李维提出这一构想并不是为了重复历史上的错误, 他和安全局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造神”,以对抗莱纳·李维乌斯手中的神明骸骨。

    神的诞生需要长盛不衰的文明之光,与足以震彻灵魂的情绪共鸣,特兰斯基的高塔刚好可以满足这两点。

    他们是在里世界,因此这项不符合科学的、超越时代的、注定失败的计划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

    李维在前方凸凹不平的小小木桌上摊开了一张半米长的建筑图纸,粗糙的木质纹理衬着那些用精密线条勾勒出的、充满未来感的巨大结构,一种不协调的震撼感油然而生。

    旁观这一幕的律师马丁·柯蒂斯和电报主管几乎同时屏住了呼吸。

    他们并非工程师,也听不懂李维与特兰斯基正在谈论些什么,但空气中弥漫的那种东西——冰冷的决心与近乎狂妄的野心混合而成的气息,却逐渐填满整个空间。李维复述的据说来自联邦政府的资料,与特兰斯基眼中爆发出的狂热情感,以及那些在他们听来如同天书的词汇,像无形的电流般击穿了这间简陋的临时实验室。

    这两个足够聪明的人类敏锐地意识到,自己仿佛正站在一个看不见的宏伟门槛边上。历史的洪流滔滔向前,他们脚下是1884年科罗拉多泉的一个平凡的夜晚,而门后是当今人类无法想象的未来图景。

    多么荒唐,多么刺激!!

    “利用地球本身作为导体,进行能量和信息传输并不一定是空想。”李维说,“普韦布洛的灾难证实了一件事,即地球上的确存在一种强大、原生、可利用的‘电磁’能量。”

    这种能量来自里世界。

    来自地球的“背面”。

    1884年的人类们对此无知无觉,然而仅仅是三十年后,超乎所有人想象的、世界规模的战争爆发在欧亚大陆,上百万人横死沙场,被血肉覆盖的大地寸草不生,有个聪慧美丽的女人趟过刀枪炮火与文明的废墟,一脚跌进了肉眼看不见的兔子洞。

    三十年后,人类会慢慢知晓里世界的存在,那是他们足底的星球从未愈合的疮疤。

    “这种能量有可能比你设想中的更强大。”

    李维继续,“它不仅能传输信息,还可以被引导、被聚集,然后一旦人们能够做到精确控制和定向释放……”

    特兰斯基听懂了。他的神色变了几变,最后定格在了厌恶上:“难怪,联邦政府想要武器。”

    1884年,原子弹之父还没出生。

    “我要用它来救人。”李维指了指小镇的方向,“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么以后呢?”尼科·特兰斯基飞快地追问,“谁来保证它始终被用在正确的地方?”

    “那是在一个小镇的居民成功获救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了,特兰斯基先生。”

    李维坚持与特兰斯基对视了半天,眼神没有丝毫动摇,但也没有以势压人或催促。过了一会,工程师垂下目光,盯着草图说:“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我猜你听不懂,之前的理论全是你背诵出来的,实际上你根本不了解其中的原理……激发和维持如此庞大的谐振场,需要极其精密的相位控制,单个发射源的能量损耗和相位漂移无法被克服,模型计算显示,它需要……”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忽然顿住了。

    李维确实没听懂:“需要什么,特兰斯基先生?”

    “需要分布式谐振器。”

    特兰斯基自言自语道。

    “不能是单一的塔,却也不能是许许多多、遍布整块大陆的塔。”

    李维听到这里又想起一件事:“联邦政府会提供最高级别的授权,调用一切所需资源,所以你不担心工程会中途结束。想象一下,特兰斯基先生,在镇外的旷野上,棚屋的顶端耸立起巨大的桅杆,周围雪地里插满你设计的铜桩阵列,当你的机器启动时,天空与地面便连接到了一起,桅杆与云层之间划出白紫色的电弧,犹如倒悬的闪电瀑布……”

    “停,别再诱惑我了。我已经看透了,你是彻头彻尾的政客的人,和科学一丁点都不搭边。”

    特兰斯基打断他,“但我会帮你的忙,不是为了实现政府的野心,而是为了我自己的野心、以及救下被困在普韦布洛的无辜的人们。”

    李维因那句“彻头彻尾的政客的人”露出了笑脸:“当然。”

    他此前一直在赶路,都没有功夫休息和打理外表,所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只剩下灰头土脸与风尘仆仆,很难和好看沾上边。然而眼下他不经意间展露出的笑容,却带着奇妙的真诚与感染力。

    工程师瞥了他一眼:“你保证你会用它去救人?”

    “我发誓。”李维举起一只手,发自内心地说,“这是我站在这里的唯一目的。”

    “那好,听我说,建成这座塔还需要一样别的东西,”尼科·特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