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24-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24-30(第2/10页)

   天圣四年时,刘娥颁布了《户绝条贯》,明确了户绝之家的女性家属继承顺序,还把女性近亲,如亲姑、姐妹、侄女也纳入了继承人范围。

    还有,刘娥下令:户绝之家如果丈夫死前已经分家,财产的第一继承人是妻子,丈夫的兄弟族人无权侵占。

    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女性的地位,保护她们的财产继承权。】

    北宋,一条繁华,人来人往的街市上,张二嫂正在摆摊卖凉茶。

    街市上大家各忙各的,但却都分心注意着天幕。

    天幕已经出现两次,今天是第三次,大家都不再害怕这样的情况,还能津津有味的观看,比杂戏有意思多了。

    这次讲的还是她们大宋的皇太后,看天幕的人更多,她的凉茶都卖出去不少。

    待听到财产继承这里,张二嫂可激动了,她就继承了死去丈夫的大部分遗产,外甥和已经出嫁的女儿也按律继承了一部分。

    要不是律法规定,她那已经分家的小叔子还要来抢夺家产,原来这些都是有了皇太后,她才能守住丈夫留下的家财啊!

    张二嫂打定主意,要去庙里给皇太后祈福。

    【刘娥对夫妇间的关系也有自己的认知,不认同“三从”只说,认为夫妇齐体,大意就是丈夫和妻子之间应是平等的,妻子不应该是丈夫的附属、私产。

    这或许与刘娥的出身有关,她生在平民家,平民百姓家的妇女本来就要出力干活,也参与家庭经济生产活动。

    所谓的三从,大概更合适一些贵族女性,一身富贵依赖于父兄丈夫,确实更像附属。

    我们都知道大唐的女性地位高,风气开放,但那只是贵族女性。

    而大宋,平民女性也可以生活的很舒适,比大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女性可以经营谋生,采桑养蚕,有诗句形容是:九市官街新筑成,青裙贩妇步盈盈。

    女性开店出名的有:曹婆婆肉饼、丑婆婆药铺、李婆婆杂菜羹、陈妈妈泥面具风药铺、王妈妈知名茶肆“一窟鬼茶坊”、更有脍鱼师祖宋五嫂鱼羹。】

    天幕上闪过一个个店铺,出现数种小吃,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经营这些店铺的都是妇女。

    店铺里和大街上,她们游刃有余的行走在各处,或张罗叫卖,或享受生活,点茶游湖,好不快活。

    宋五嫂鱼羹店铺内,一个穿着富贵的小娘子端着一碗鱼汤喝的正香,听见天幕对比大唐和大宋,笑着说:“真有趣!”

    又使唤丫鬟,“去,告诉宋五嫂,今天来吃鱼羹的女客,我请客。”

    第25章 第 25 章

    “小娘子大方, ”丫鬟还未出声,宋五嫂就闻言走过来,“但今日你可不能抢了五嫂我的风头。”

    宋五嫂朗声道:“今日来的客人, 都送鱼羹一份。”

    店内众人一听有免费的的,即刻欢呼叫好。

    赚不赚钱的,宋五嫂不太在意, 主要天幕都给她的鱼羹做宣传了, 还承认她脍鱼师祖的名头, 就是高兴!

    类似的场景还发生在一窟鬼茶坊等天幕提到名字的店铺中。

    西汉, 吕雉时期

    吕雉看着天幕上的小吃饮食,突然觉得饿了。

    后世的饮食种类居然有那么多,平民百姓生活的也富足。

    她看了一眼自己的商城余额,个人贡献值随着玉米土豆红薯种子的分发, 已经涨了很多, 有三四千之多。

    吕雉决定犒劳一下自己, 她在商城中买了一盒糕点, 吃上一口, 顿觉此前的人生都白费了。

    后世的食物真好吃!

    东汉,邓绥时期

    邓绥是颇有些焦头烂额了, 现在大汉天灾频发,对比一下上面繁花的大宋, 真是两相悬殊。

    要是百姓看到,恐怕又心生怨怼了。

    武周

    武曌看着大宋繁华的街市微微出神,问身后的女官,“你们怎么看?”

    库狄氏曾随丈夫外出, 见识较多,上前一步道:“妾认为天幕所言属实, 如果天幕上展示的都是平民女性,那大宋女子确实生活更自在。”

    窦氏注意到了街市,“陛下,大宋没有坊市,临街设店,甚至夜晚也灯火通明,或许大唐也可以这样,让大家有谋生路子。”

    武曌点点头,她其实更在意那句‘贵族女性,一身富贵依赖于父兄丈夫,确实更像附属’。

    今日看天幕收获颇多,若是她能再年轻十几年就好了。

    【刘娥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也践行着自己夫妇齐体的理念。

    她在位期间颁布的《天圣令》,处处都透着对夫妇一方中妇的关怀。

    《天圣令》:母出及嫁,为父后者虽不服,亦申心丧。

    如果母亲被休或者改嫁,作为承继父亲的人虽然从服制上可以不服丧,但也要表示“心丧”。

    《天圣令》:诸流人科断已定,及移乡人,皆不得弃放妻妾,如两情愿离者,听之。

    被判流放罪的人,不得抛弃妻子。

    相反,妻子不但可以不跟从丈夫去发配,如果双方都自愿离婚的,那么允许他们离婚。

    还有两个相关的案件,就更能体现刘娥明事理,有人情了。

    第一个是,有一个名叫冯怀信的百姓要放火,他的妻子极力劝阻制止了他。不久后,冯怀信又让自己的妻子去偷摘邻居家的果子,妻子没有听从,冯怀信就用刀威胁她,妻子感到害怕,于是告发了自己的丈夫。

    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妻子告发丈夫,也有罪,应当被流放。但是,对于冯怀信的惩处,好像在同一天全部免罪了。

    刘娥知道后说:“这难道符合人情常理吗?”

    确实不符合,于是刘娥判处冯怀信杖脊,并刺配到广南牢城,而他的妻子特别赦免释放了。

    第二个是贵戚殴妻至死的案件,一个贵戚殴打死了自己的妻子。

    刘娥知道后大怒,说:“夫妇齐体,奈何殴致死耶?”

    是啊,夫妻一场,为什么要拳脚相加,把人打死呢?

    刘娥不满这样的结果,她要判处杀妻的贵戚死刑!

    但是,这起案件还是因为贵戚的身份没有顺利执行死刑,正好碰上了南郊大赦,再加上有官员极力劝阻,刘娥只能按例免死对方。】

    天幕下,某处宅院里,一位年迈的老妇人,抬起手擦掉了眼角的泪水。

    她的女儿嫁给一个贵公子,但嫁过去才知道,这人脾气暴躁,稍有不顺,就动辄打骂枕边人。

    她的女儿意外死亡,那边说是跌倒碰到头死的,但死后全身上下都是伤,身边的丫鬟还被发卖了,怎么想都不对劲。

    若是这位刘娥太后在就好了,她女儿的死因一定能调查清楚。

    【关于刘娥临朝称制期间的一些主要功绩就说完了。

    下面讲一讲这件事——女帝风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