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七零穿书文艺杠精》 130-140(第16/19页)
别人无路可走,这只是第一步。你还得再往前走一步,那就是要提前封死他们的路,他们不但无路可走,还得在原地打转。
女人不能总是陷入受害者情绪里,还得时不时地跳出来,站在高处,当一个做局的人,让别人也尝一尝受害者的痛苦。换位不换位思考无所谓,她就想让他们多吃点苦,磨炼一下他们。
当一个加害者很爽很爽,凡是当过的人都知道。
宋知南现在不但是加害者,还是一个引路者。女同学有拿不准的问题都会来向她请教,她自然也会酌情给出建议。
今天来咨询的是张小凤,张小凤想考本校的研究生,可是她又想早点出来工作孝顺奶奶,现在正在纠结矛盾。
宋知南问道:“小凤,你的理想是什么?”
“理想?我其实想当大学老师。”
“那我的建议是你继续读研甚至读博。虽然我们这一届本科生也可以留校,但咱们国家已经走上正轨,以后的大学生会越来越多的。你留在大学当老师,本科学历以后可能会不够用。”
张小凤一脸纠结:“我也问过周老师,他也是这么建议的。可是,我的家庭情况你知道的,我爸去世得早,我妈改嫁了,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我上学都是靠两个姑姑支助。我想早点出来工作挣钱孝顺我奶奶报答我姑姑。我要是考研究生又得推迟三年工作。”
宋知南说:“挣钱不急于一时,你以后有的是挣钱的机会。而且不一定非得毕业了才能挣钱,在学校也可以的。我现在手头就有一个工作可以介绍给你们。咱们市的七一电影厂制片厂,准备拍一部主旋律电影作为建国三十周年献礼,他们向我发出邀请,让我去当兼职编剧,帮忙改改剧本之类的。我对这种工作兴趣一般,但还是打算接下来分给你们干。”
张小凤诧异道:“还能这么干吗?”
“能的。他们拍的是主旋律电影,调子台词都是有套路的,允许个人发挥的空间很少,他们请我去也只是看中我的名气而已。”
宋知南回宿舍后就把电影制片厂的事告诉大家。
魏秋月一听也有些心动,她考虑了一会儿,说道:“老四,你看这样行吗?我们几个接手你的工作,但署名还是你的,钱你分大头,我们拿小头就行。毕竟这份工作靠你的名气拿来的。”
大家一致赞同魏秋月的提议。
宋知南却不赞同:“署名不能只写我一个人,所有参与编剧的都尽量写上,这一点我会尽量帮你们争取,钱平分就行。另外就是,电影厂还需要一些打杂人员,我也尽量帮你们争取两个名额。”
于蓝说道:“老四,我去打杂,我想近距离接触那些明星。”
王琳笑道:“我跟于蓝一起去。”
最终大家伙商定,张小凤马招云魏秋月赵清波负责改剧本,于蓝和王琳去打杂,而谢欣然要回家过暑假。
301宿舍的女生跟过年一样,欢呼雀跃。
放暑假前,宋知南又收到了一波样刊和稿费,她的稿子散见于全国各级杂志,国家级杂志像《播种》、《九月》、《果城》、《现代》有她的小说,但这些大杂志版面有限,他们发不了的或者不适合发表的,就流向《燕京文学》、《燕京文艺》、《杂文周刊》。河西省的几家杂志《西山》、《河西文学》、河东省的《河东文学》、《东湖》都找她约过稿,宋知南也都给了。
那些评论家们就跟宋知南杠上了,她每发表一篇小说,他们就像是闻着味道的狗一样,追上来就开始狂吠。其中,赵远和叶致秋吠得最狠。叶致秋一边吃药一边写文骂宋知南。
宋知南自然也不惯着,变着花样回骂他们。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写一天文发一天疯。发疯真舒服,越疯越舒服。
《一轮圆月天上挂,叶致秋就是个大笑话》,《三三得九,看看赵远这条狗》、《穷猴光腚,欺软怕硬》。
宋知南发疯后舒服了,读者们有眼福了,长见识了,叶致秋又气病了。
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读者们发现,原来骂人还能这么骂,骂得如此有文采有深度,关键是有趣啊。宋知南简直是他们疲惫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工作得累了倦了,就看一眼宋知南的文章,笑一笑,提提精气神。
围观者觉得有趣,被骂的人可不这么觉得。
首都著名喷子赵远现在是四面楚歌,以前他也骂过不少人,但大家骂不过他,只能沉默应对,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现在好嘛,又出现了一个更强的,那大家还等什么?跟着强者的脚步走啊。
于是,大家纷纷引用宋知南的话骂他:你这条狗又开始狂吠了,你吃屎吃惯了,吃不惯细粮是吧?来人界修行几十年了,还不会说人话。你真可怜。
赵远的承受能力是比一般人强,但强也是有限度的。当大家群起而骂他时,他也承受不住了气病了。
这一轮骂战,把宋知南的名气又往上推了一层。别人朝她扔石头,她就拿来垫脚,结果越垫越高。
宋知南的名气更大之后,就迎来了一名访客,她就是《河东文学》的主编洪环宇。
洪环宇今年三十多岁,刚当上主编,就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一听说他们河东省出了个新锐作家,她立即就赶了过来。
学校旁边的国营饭店里,两人相对而坐。
洪环宇寒暄道:“宋老师,你的名声真是如雷贯耳,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宋知南说道:“洪环宇,你这个名字大气,一听就是干大事的料。”
洪环宇:“宋老师,你才是大笔写大字,大人干大事。实不相瞒,我们出版社想出版你的文集。”
两人商业互吹一般,就进入了谈判阶段,河东出版社想出一套宋知南文集,一共3本,分别是《长篇小说集》、《中短篇小说集》、《杂文集》。因为不知道市场行情怎样,预计先出版3万本,版税暂定为10%,以后视销量情况再上涨。
两人迅速达成了协议,签订了出版合同。
洪环宇很会搞宣传,书还没出来,她已经开始放出风声说要出宋知南的书,而且她还让社里的编辑写文学评论夸宋知南,有的文章夸得宋知南自己都觉得肉麻。
什么新时代新型女作家,什么鲁迅棺材里惊坐起,夸宋知南是砸破铁屋的人。还夸宋知南是一缕清风,吹散了文坛的陈年灰尘。
有些读者就是墙头草,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之前,赵远等人骂宋知南,他们也觉得骂得有道理;现在有人组团夸宋知南,他们也觉得夸得有道理。
这一骂一夸,一推一拉,跟读者的羁绊就深了。
喜欢宋知南的读者们翘首以盼,等着书籍出版;厌恶宋知南的人准备买一套,搜集证据好好骂她;不喜欢也不厌恶宋知南的读者心中也充满了好奇,也准备买一套看看她到底写了啥,为什么那么两极分化。
宋知南的名气越来越大,合作邀请也越来越多。
继七一电影制片厂后,西齐电影厂也找上门来要宋知南去改稿,宋知南趁机又接了一个活, 301宿舍的女生们两个活一起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