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青竹》 140-150(第7/19页)

    天气渐暖,日出的?时间越来越早,习惯了看太阳过日子的?村民们根本就没天光大亮睡懒觉的?习惯。

    不趁着天亮干点儿活儿,都对不起家里的?油灯。

    沈青越干脆也不管了。

    早上他?管不了,下午尽早让他?们早点儿回去。

    尤其是外村的?,正好有?一个也是刘家村的?,能陪老刘头一起回去。

    新来了三个篾匠,篾条的?压力一下子就轻了,直观表现就是姜松从帮他?们刮篾改成帮大嫂们拿篾条、搬东西、跑腿。

    连午饭都快成姜松和姜竹做了。

    见不得活堆积在那?不动的?大嫂们,一个个自己卷自己,做顿午饭一回头,看见篾条又多了,整个人都不舒服。

    她们找姜竹抗议,说那?几个篾匠也得做饭,不能趁着她们挖笋、找野菜、做饭时候自己偷偷干,然后弄出一堆篾条扔在那?儿,显得她们偷懒了似的?。

    姜竹:“……”

    只是看见她们做饭,不想显得自己在偷懒的?篾匠们:“……”

    姜竹协调了一下,中午时候,让篾匠们去帮忙挖笋砍竹子,没轮到?做饭的?大嫂们也一起在院子里附近活动活动。

    但七个篾匠十二个编工本来就不平衡,她们怎么卷竹篾也用不完。

    沈青越和姜竹赶紧又从村里招了四个编竹帘的?上山,填充到?工序比较复杂的?位置去。

    她们跟着老手学了十多天,开?始熟练起来后,篾条和竹帘的速度终于平衡了。

    沈青越和姜竹都狠狠松了口气。

    有?时候他?们也挺想赖床的?,大嫂们一天比一天来得早,他?们也很有?压力啊。

    尤其是一大早血气方刚想干点儿什么,才亲上没一会?儿,门被“哐哐”砸响,实在是对身体不太好。

    他?们几天换洗一次床单被罩,大嫂们也觉得稀罕得不行。

    还调侃过:“你们怎么天天晒被子呀?”

    好在她们只觉得这是沈青越少爷生病穷讲究,还叠加一个见不得烟尘的?毛病,不讲究也不行。

    不过再?这样下去,说不定哪天她们就要好奇为什么他?们俩还在一个屋子里睡觉了。

    日子久了,哪怕大伙不怎么往后院来,但?哪个房间是住人的?,哪个房间是没住人的?,还是很轻易就能看出来。

    天气越来越暖和,他?们的?帷幔已经该撤了。

    为了隐私,沈青越一直没摘,早上睡醒连他?都觉得有?点儿闷了。

    沈青越摸摸姜竹汗涔涔的?鬓角,“要不然咱们还是把村子里那?个空院子买下来吧?”

    姜竹也深以?为然。

    并且雷厉风行执行了。

    早上他?们俩说完,上午姜竹就拉着沈青越去找里正了。

    那?间宅子也算是村里的?共有?资产,卖了钱会?落到?族里,不过里正还得象征性?地问问村民们的?意见。

    村民们也好奇,姜竹买那?个宅子干嘛。

    沈青越:“不是他?要买,是我要买。”

    “哦!”大伙儿恍然大悟:“沈先生要搬到?村里住了吗?”

    姜竹:“……”

    “竹子要不然你也搬下来吧,村里比山上热闹多了。”

    姜竹:“……”

    沈青越憋笑:“不是,咳,我的?病还是适合在山上住,我买这院子是想翻盖一下编竹帘用,这样大家也不用天天往山上跑了。”

    “哦!!”

    家里有?人在山上干活儿的?马上就同意了。

    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

    这房子越来越旧了,指不定哪天下场大雨就塌了。

    有?人买了修一修,怎么都好过塌了烂在这儿。

    况且这院子比姜竹山上的?前院还大得多,说不定哪天他?们又要雇人呢?

    村民没人有?意见,姜竹顺利地就把宅子买了。

    这回宅子是以?沈青越的?名义买的?,他?落籍没房子,总像飘着,在村里买了房子,倒是更像是他?们姜家村坚定的?一分子了。

    等他?们跑了趟县城办好了文书手续,沈青越走在村里感觉大伙儿对他?的?接纳度好像又高了一点儿。

    挺神奇的?。

    这种“我们是自己人了”的?感觉。

    很微妙。

    买宅子花了二十五两?。

    非常实惠。

    主要还是因为里面太破了,那?些旧屋子也不适合当作坊,沈青越想要推倒了重新盖。

    这样原本的?旧东西就用不到?了,里正给他?便宜了点儿,把拆出来的?旧木头旧砖瓦拿去分给村里其他?需要的?人家。

    买完宅子,马上就要动手修。

    再?之?后是雨季,雨季过完差不多该夏收了,都不适合盖房子。他?们又想早点儿把作坊搬下来,赶工比较急,连开?荒的?青壮们都停工过来帮他?们修房子了。

    好在原本的?地基还在,开?荒也挖出不少石头,他?们要的?格局又是四方的?大屋子,并不复杂,修起来和仓库难度差不多,沈青越又舍得花钱买泥砖,全力干进展很快。

    要不是他?这么急,其实他?们自己和黄泥稻草做砖会?更省钱一些,他?急着雨季前弄好,是从村里和附近村子买的?砖。

    不到?半个月,墙壁就都修好了。

    下面全是山石,上面是泥砖,墙缝也都抹好了。

    房梁和柱子用的?是之?前姜竹存在大伯家的?木头,另外又从山上砍了些树。

    只是村里的?泥瓦匠少,盖屋顶慢。

    姜竹去镇上买瓦的?时候,从镇上雇了一队泥瓦匠,专门给他?们盖瓦顶。

    上梁盖瓦是大事,沈青越自己没概念,姜竹有?概念也懂得不多。

    还是姜大山和姜四山提醒他?们俩要买什么,准备什么,姜竹奶奶还让他?们去山神庙换了些吉利钱,上梁的?时候把那?些铜钱装进去,做上梁钱。

    祭梁他?们俩更不懂,是姜大山找的?木工师傅带徒弟帮他?们办的?。

    沈青越觉得挺有?意思的?,还看了看姜竹去换回来的?钱,竟然是专门的?花样铜钱,上面铸着“风调雨顺”“吉祥福寿”之?类的?文字,不是他?们常见的?通用铜钱。

    而木工师傅唱的?上梁诗沈青越就更是半懂不懂了,好在需要他?参与的?内容不多,人家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木工带着徒弟站在梁上挂红布,点鞭炮,一系列不算复杂的?流程后,就到?最?后的?抛梁环节——

    撒糖、撒钱、撒果子。

    气氛一下推进到?高潮。

    别人家上梁撒些干果、自己家做的?小点心意思意思就算了,沈青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