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1210-1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买活》 1210-1220(第10/19页)

做什么想法,卫拉特西征,依你的预测,你觉得,他们是会赞成呢,还是反对?是给我们提供帮助的,还是,会反过来拉我们的后腿?”

    第1216章 发展性与局限性

    ◎羊城港.崔秀英意料之外的答案◎

    ‘喂, 我们现在要去打你老家了,你来不来?’

    虽然你们中来得早些的人,也在买地过了十来年的好日子了,而且这些年来, 欧罗巴洋番是你一个我一个, 一提一连串粽子的往华夏跑, 但, 倘若直接把这话问到他们脸上,就算是崔秀英这些买地的吏目,大概也没那么堂堂正正了,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不那么好开口——

    这还好, 是有德札尔格在欧罗巴主事,否则, 就算欧罗巴那处, 再是暗无天日、民不聊生, 问他们是否支持建州人打到老家去, 想也知道答案是如何的。

    崔秀英想到这里,也不由得是笑了一声, “还好, 那黄贝勒也算是有些气数, 识得大体, 一心归顺,虽然在卫拉特那样遥远地方, 但也还是竭力往我们靠拢, 学汉语、教道统, 都是在使力, 不是那等化外生番,否则,再怎么样也不可能穿针引线,用上他们的,便只能在卫拉特那慢慢消磨到死吧。”

    “有个道统在前,又有那个德札尔格先生的鼓吹,倒也算是让那欧罗巴的穷苦百姓,能摆脱贵族的盘剥,过上好日子,如此,若是赞成买地道统的,或许也有支持这般做法,愿意出人跟随西征的呢。”

    “那是,没有道统,完全是引狼入室,那有点家国情怀,都不会答应的。甚至因此和买地反目,偷偷写信回家,或者是要回国去警告家乡的爱国人士,我猜肯定也有——虽然这些洋番,在我们这里的生活质量,比在老家无不要高出太多,简直是云泥之别,但毕竟是牵涉到故乡,洋番虽然没有听过乐不思蜀的故事,但不肯做刘后主的人应该也很多。”

    谢采薇也是点头认可,崔秀英听她这么一说,稀奇地哟了一声,也显示出了对于洋番的好奇心,“高出那么多啊?到了云泥之别的地步了?其余那些洋番水手、船长,不消说了,在老家都是受苦的。他们这些学者贵族的,也差这么多?好像偶尔听那些从前做过女仆的移民说起,那边的贵族倒也是金碧辉煌,体面非常。”

    洋番学者,虽然人数也不少了,但多数群居在买活大学附近,交际不广相对封闭。也就是谢采薇这样专门分管他们的吏目,对他们的情况要了解得仔细一些,她不屑地说,“别说学者了,就是国王皇帝,也是驴粪蛋子表面光,连最基本的干净整洁都且做不到呢!”

    “整个欧罗巴就好似一个大粪坑——也是听这几年新来的一些人说,就是从我们买地这里学去了不少规矩,这些年来才慢慢地讲究起卫生来了,至少知道了要把屎尿拿去堆肥,虽然做得不怎么样,还闹出了国王强制农户来买城市粪便的笑话,但至少城市里洁净了少许,没那么臭不可闻了!”

    在买地,尤其是在买地核心区域生活久了的百姓,有一样最奢侈的东西,那就是对于卫生的要求——倘若认为整洁的城市,清洁的饮水和每日澡濯的机会,都是生活的必需品,那么,这辈子就很难离开江南了。

    但这又的确是习惯了之后就很难摒除的念头,尤其像是崔秀英这样幼年来到买地的人,就更是如此了。她摇头叹道,“这也就难怪,这些年来,除了德札尔格设法回去之外,好像没有大规模的洋番回流了,和我们这里相比,那边岂不是和地狱差不多了?

    好容易从地狱来到人间,怎会想着回去?——不过,虽然自己享受了这样的好处,但要他们眼看着自己的家乡,完全由外人去颠覆,去换个规矩,或许又很难下这个决心。”

    “这就要看对道统的接纳程度如何,以及个人的性格了。”

    谢采薇也认为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而且争议注定很大,难以形成共识。“有些人就算是真心信奉道统,但囿于家国民族的自尊心,也很难接受蛮族插手,但要他们自己挺身而出,如德札尔格一样去改变家乡,他们又没有这个担当。

    那么,对这些事情也就习惯避而不谈了——这种软弱性在洋番学者中非常的普遍,他们最大的勇气,大概也就是体现在对科学的全盘接纳了,能否认日心说,去学习什么原子、分子,完全抛弃以太,就已经算是极大的进步。

    要让他们公开彻底放弃对移鼠教的信仰,完全进入无神论这边……这样的洋番,一百个都没有一个,不管是不是红圈,都是如此。最大胆的,偶尔私下祷告一下,同时也开始供奉六姐的小像,然后不谈政治,专注自己的领域,这都很少。

    稍微保守一点的,仗着我们也不太管束他们的思想,虽然不敢公开做弥撒什么,但还是那一套,‘神的归神,我的归我’,我怎么钻研学问,都不涉及到神的领域,我还是相信神是存在且无所不能的,只是它影响世界的方法不能为我所感知。”

    “这都什么屁话呀——”

    要说洋番的衣食住行什么的,崔秀英估计还能跟着聊几句,但说起这种思想上的谬论,她也不由为其中的软弱和荒唐给震惊了,这种想法,是她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虽然崔秀英自己也对六姐信仰有点含糊不清的意思,但——这和移鼠教那可不一样,这一点她认为是理所当然且不言自明的。换句话说,除了知识教之外,她压根不能接受还有什么宗教能拥有如此的余威。

    “就这么离不开神啊?”

    她不可思议地感慨着,几乎有点儿绝望了,“那也就难怪他们这么软弱了,什么大变革都等着神来赐予,不是神的旨意点到他了,他又何必出头?就只管安安稳稳地在羊城港,享受他那楼上楼下,电灯、留声机、冷热水龙头的日子好了!”

    “这话倒是说对了,他们的心思,不是放在学问上,就是放在个人享受上,半点儿多余的心思都没有,要说和老乡联络,在本地也多些亲朋故旧,有什么事互相照应发声……更是好像全然没有这样的概念。

    他们这些洋番,出身来自不同阶层,就像是完全隔开了一样,完全没有因是同一故乡的来客而抱团的念头,如此对我们办公室来说,倒也是个好事了。都没有必要多防范什么。”

    谢采薇所在的这个洋番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工作内容当然是很丰富的,关切人才的诉求,协调科研工作,甚至还包括了给这些红圈学者乃至亲眷牵线拉媒的——很现实的问题,这些学者有些来的时候还是单身,生活环境也封闭,要说和同事或学生结婚,选择余地很小或者总不那么遂意。同时,既然买地也希望他们能长久留下归心,那么专门找人来穿针引线,也就很自然了。

    这些事情,都是谢采薇这里来负责的。但这只是工作的内容而已,并非是工作的目的。两人都知道,所有和番族有关的岗位,都有一个天然的使命,那就是要留意番族有没有抱团的趋势,是否想要形成利益集团,对抗中枢乃至内政管理,形成实际上的特权区,令精细统治在某一地区失效。

    从这个角度来说,洋番学者的逃避和软弱,于买地的管理其实是很好的消息,少了一个反应力,社会地位最高的洋番们,没有为同乡发声争取的意识,那很多时候,衙门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这些人的利益排到较次要的地位上去考量了。崔秀英一时找不到人这都是小问题,给买地省了不少治理成本是真的。

    当然,上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