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买活》 1200-1210(第14/18页)
就是矿产,每个地域都会有一个指标,来决定买活军在本地投入的治理资源是‘亏’是‘赚’,当然,这算的只是经济账,政治账就不在这里算了。有时候,长线投资,前期的亏损也是能接受的。
不过,即使经济账不是唯一的账,三不五时也得算一算,毕竟,这本帐完全放弃的话,日子是过不下去的。而且,在很多可有可无的支出上,经济账就显出作用来了,它账面呈现的好坏,会直接决定这些花销的规模,这就和买定期储蓄似的,有盈余就可以多扔几个子儿,这要是自己的日子也很紧巴的话,那肯定就不能往里继续投钱了。
其实,就非洲的情况来说,用定期储蓄来形容都不准确,风险之高,比什么赌博游戏都要夸张。政治就是如此,一场接一场的豪赌,也就难怪很多政客退休之后都会快速苍老了,习惯了这种游戏,什么娱乐都不够刺激了……
谢双瑶其实对于这种不确定性,接受得不是很好,因为毕竟她一路走来,占了前知的便宜,需要赌性的时候并不多。这会儿一边盘表,一边也不禁有些嘀咕,时不时地摇摇头叹口气:从表来看,千疮百孔、百废俱兴,真正完全账面‘盈余’的地区和行业太少了,需要投资的却到处都是。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农业至少是顶住了,可谓是逆势而动,发展得非常蓬勃。经营南洋,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靠着南洋这里几乎是永动机的农业出产,再加上面临灾异天气,各地百姓所爆发出的超强韧性和倔劲儿,农业的表现可说是稳定而优异,不但南洋这里,已经不必再大量投入,维持现有的规模,便可源源不绝地产出粮食储备。
而且,基于百姓的韧性,只要天气稍有喘息机会,北方的农业生产便顽强地呈现出反弹势头,这就给南洋的粮储喘了一口气,使得袋鼠地、黄金地都可以承接溢出的粮食产量,把粮库腾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乐观估计,再过五年,广府道和江南的物资紧缺就能得到显著的缓解,之前那些从菜改粮的土地,便可以再改回去了,一些因粮荒而收缩的养殖业,也可以重新发展。
这几年来,大家抱怨不休的菜价,有望回落。到那时候,可以说,直接导致未家覆灭,皇帝下台的气候事件,其影响终究是被逐渐消化,虽然生活的地区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大体来说,全国尺度来看,大家的生活也算是重新回到了正轨,接下来,就是适应气候越来越冷的新常态了。
要说起来,这几年,北方夏日也没有高温了,和之前的夏热冬寒不同,现在整体是越来越往干冷方向去走,不知道小冰期最冷的那些年,北方能冷到什么程度——史料的记载含糊不清,在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样本很多,大家也有了统计意识,相信能提供更丰富的数据。
农业稳住,动力就还在,定心丸也还含在嘴里,其余一切都可以慢慢说。当然,南洋富裕出的粮食要说没有花销的地方,可以随便投资去欧洲,那也是说梦话了——这几年为了种田,工业上很多发展都耽误了,矿产、原油开采且不说,工业学校的建设也缓了下来。稍微缓开手,余下的力气,肯定得优先照顾这些啊!
谢双瑶在这个领域,主要看两个指标:钢铁、水泥,这两个指标基本就能决定买地发展的速度,这也让所有沿海沿河便于水运的地区,拥有格外的战略地位,因为这些工业品的成本要削减,肯定是在运输上来下功夫。
“小三线,这几年是耽搁了,差不多也是时候重新下一番苦功,大江疏浚那边富裕出的人力,倒是可以划过去不少,那都是经过教育的好劳力,可以转化到各行各业去。”
小三线建设的耽搁,和社会秩序的动荡是分不开的,对于大江上游山区,小三线被视为是移风易俗、快速发展和精细统治的指标性工程,当然也需要大量资源和人力,但所有的建设都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前些年,各地流民四起,吃不上饭的人到处乱窜,所有工作都要为疏导流民让道,当然也包括建设小三线的人力物力。
至于大江疏浚,在疏导流民上,倒是发挥出了重要用处——那些搬运的力气活,只要能干就有一口饭吃,虽然粮食越来越粗粝,还要下到冷水里去,但至少这是一条活路呀,而且,来者不拒,只要干够了活,就能吃饱。多少流民都是因为有大江疏浚的招工启事,免于沦为凶犯刑徒,又在此稍得喘息,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因此,过去这些年间,大江疏浚工程,是唯一一个不但没有停工减工,反而把规模扩大,乘势办了不少大事的区块,虽然从经济账上看,是纯亏的,这也赚不了什么钱,但它的作用显然非常的大。谢双瑶仔细地看了一下这个表格,“过去几年用了好多钢筋水泥,现在规模缩减,又和从前一样细水长流,缓出来的物资拿去建小三线的话,再过五年左右,各地开始自产水泥,大江流域的节奏也就上来了。”
南洋——粗放统治,但产出是实打实的,农业区现金牛。
大江流域,下游,繁花着锦,全世界最好的地方,坐拥世界级工厂若干,生活水平很高,上游,未来可期,数年内有望实现盈利,值得看好。
大河流域,灾异减缓,秩序初定,五十年内农业看空,但工业和矿业可以逐渐列入考虑,也有发展点。当然目前还需要大量输入资源,但好在差不多也到了谷底,接下来每一步都是往上了。
辽东,也受到气候影响,基础农业发展困难,但特色农业有声有色,矿业表现也非常亮眼——其实,辽东真算是个惊喜,谢双瑶没想到,辽东这块,这么早就看到了‘回头钱’,本来预计也是需要大量前期投资的,可一个药材养殖,一个矿山,一个原油产业,这就把辽东给撑起来了。
“女金人有运就是有运啊,新建城池里,建新真是发展得最好的……说实话,这是没想到的,本来以为人口太少,教化土番就要花费大量时间,没想到,一个哥萨克,一个北海鞑靼,就硬是把他们给重新搞起来了……”
就是谢双瑶,也没有想过事情会如此发展,包括通古斯女金那块,其实她都不肯定那部人马能否站稳脚跟,结果——你看,一步步走着,突然间,一大批至少比土番顶用,能胜任管理、教育职务的汉官就被发配过去了。
文武都有,通古斯那块资源又极其丰富,这么和哥萨克、北海窜起来,把商路一打通……无形间,罗刹国的将来就又被削弱了,毕竟他们原本会发展的土地上,现在崛起了一个强盛的势力,还背靠买活军,怎么看都不像是罗刹国可以轻易剿灭的存在。
啊,如果把罗刹看做欧罗巴国家的话,那就是不经意间,又削了欧罗巴一下……
谢双瑶想到这里,也是不由苦笑了一下,她发现,如果你是老大,那好像不论你做什么都会不经意地伤害到二号,这世界对于全球布局的大势力来说,的确是很狭小,矛盾和摩擦是无所不在的,对于两个大势力来说,各种形式的战争才是常态,和平反而是反常。有时候,矛盾点甚至不在于眼见的利益,而是在被挤占的未来。
比起期待一个虽然未来发展空间被极致挤占,但还能神奇地在现有的资源下,顶住恶劣天候存活下来,还继续向买活军买货的稳定市场欧罗巴,还不如试着去接受一个全新的世界局面:一个超大势力和若干被比成野蛮人的散碎不成型小国,试着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全球贸易……
只要一想到这一点,谢双瑶就头疼,她命令自己不去想必然会浮现的某些猜测:有时候比起外部强敌,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