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1170-1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买活》 1170-1180(第19/20页)

    原本忙碌的搬运工作,现在立刻告一段落了, 当然, 本来预计的登陆行动也并没有完全终止, 黄秀妹并没有下令收回已经搬入补给点的物资, 而是改换人手, 派出了身手矫健, 而且持有火铳的水手, 前往补给点附近勘测周围的情况,寻找土著的踪迹:

    这些水手, 不但当过水兵, 而且好几个都是大山里走出来的猎人, 这也是他们被郑家高薪聘来的原因。大木号上身份最单纯的,就是庄长寿了,其余人基本都是多面手, 上船能拉帆, 下船就能操起火铳、匕首, 追踪敌人的踪迹, 和他们拼杀起来也有很高的胜算。

    像是郑大木、庄长寿、祖天寿这样身份特殊的客人,以及崇虞山这种战斗力较次的船员,则全都听从吩咐,退回船上,也没有人逞英雄——这种时候逞英雄,就是添乱。船长是真的会关禁闭室的,或者说罚去洗刷备用马桶,因此大家都非常的听话,直到会议开始,黄秀妹让大家畅所欲言,他们才纷纷发表起自己的见解来。

    比如说崇虞山吧,他说起书本不实,忍不住就跑题了,“别的不说,南洋和袋鼠地的生物种类,和教科书的出入、谬误,就不止一处两处了,甚至可以说是很普遍的。且不去追究这里头的原因,这动物都是如此了,更何况人?

    教科书上说,土著集中居住在东南,很可能就是乱讲,到珊瑚海这一侧之后,气候有很大变化,比吉亨那边要温和太多了,渔获丰富,植被也充足,土著为什么不会搬迁到这里来呢?甚至于,今早我去抓苍蝇的时候,走了很久都没有看到袋鼠的痕迹,说不定就是被土著给猎得少了,这才没被碰见。”

    他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推测土著的行踪,居然还相当有理有据。郑大木问道,“既然如此,为什么探险队前两次都没有发现人迹呢?前两次探索得不够充分?”

    “有可能,但也有可能是他们是游猎部族,本身就在不断的迁移。”

    崇虞山推了推眼镜,“这也是我推测出来的,我在大图书馆看过一篇《玉米和红薯的环球旅行》,这篇文章有一句话,吸引了我的注意,它说这两种作物进入南方大陆之后,让自古以来缺乏主食的南方大陆,在拥有了小麦之后,迎来了另一种选择。”

    “这句话虽然短,但可推测出两个信息,那就是袋鼠地这里似乎是不存在主食作物的,另一个就是,最后在那个世界中,被选择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但小麦必然是欧罗巴人带进来的。所以最后,袋鼠地的人口聚居区肯定是气候合适于种小麦的地方,至于别的地方,只能靠其余资源来滋养城市,但主粮自给甚至反输出这也是别想的了。”

    这是个语速很快的年轻人,别看大家都叫他虫老,但崇虞山年纪并不大,只是因为他习惯性猫着腰,眯着眼,贴近地面去寻找昆虫,所以大家都戏谑地这么叫他罢了。

    他看起来十足是有些古怪的,动作的速度很慢,但语速却快,而且总有一种和大家格格不入的,蔑视般的神色,因为他看人的眼神是有点儿斜睨着的,而且,平时他不爱和人谈闲话,对于衣食住行这些事情,一概不感兴趣,但提到自己的专业,又格外的滔滔不绝,根本不管旁人能不能跟上,只是自顾自地往下说。

    “所以,在吉亨,我一看那气候,就断定那里是没法发展农业的。几次来到南面,我也到处寻访,抓虫的同时很留心有没有粳草的痕迹——粳草是水稻的祖先,一无所获,我退而求其次,又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寻找果实含有淀粉的野草——也就是有潜力被培育为主食作物的种类,也没有发现。”

    崇虞山撇了一下嘴,“这就说明,由于赤道无风带和四面环海等等这些不利的条件,外来作物根本没有流入袋鼠地的可能,或者说可以倒过来吧,因为这里当时在地理上和其余大陆隔绝开来的时候,运气不好,没有能培育挑选出主食作物的野草,那么本地就发展不了农耕。

    既然发展不了农耕,那大家就得不断的游猎——游猎的环境又会限制人口的增加,这个循环一旦形成,文明就无法向前发展,他们就会和道统教科书一样,因为缺少交流和刺激,始终徘徊在文明和野蛮之间。

    所以当时我就想,如果本地有土著的话,那他们肯定在不断的游猎,日子要过得比东岛那些据说经常作战的土著还要更原始,甚至,连危险峡我们看到的那些捕鱼的土著,他们的协作水平都无法达到,始终处在一个非常低下的水平,而哪怕危险峡对岸、东岛一带,陆续会有一些部族上岛,但很可能上岛之后,他们的文明也会很快倒退到和本地土著差不多的水准。毕竟,文明这东西就像是酒精,一旦离开了保存环境,它还是很容易挥发的。”

    如果说在‘吉亨无法发展农业’那里,大家还都能跟上的话,等崇虞山说到这里,祖将军就已经完全犹如是在听天书了,庄长寿也是听得很吃力,很多知识点都是他完全不知道的,崇虞山跳掉的推论,他得思索好一阵呢。

    不过,结论他倒是能明白,“你的意思是,袋鼠地这里的土著,一般都是一些落后的小部落,常年游猎迁徙,我们前两次来没有见到他们,纯属巧合,甚至现在他们也未必就在,可能游猎到这附近的时候,发现了我们的窝棚,就过去好奇地搜索了一番,然后又离开了?”

    至少在崇虞山看来,极大可能是如此,而且他进一步地认为这些土著可能还处在石器时代,不需要特别高估战力。但黄秀妹在这点上就不赞成了,“不能小看土人,就算有些地方非常野蛮,但这里矿产丰富,露天铁矿不会那么难找的,从原铁矿打磨出一些铁器来也不是没有可能,另外,就算是石器,磨得锐利杀伤力也很强。还是不能轻视,在我发话之前,你不能再脱离队伍独自出去采集标本了。”

    崇虞山立刻和霜打的茄子一样,怏怏地塌下了肩膀,看得出来,他虽然对其余的生物也感兴趣,但最喜欢的好像还是虫子,毕竟,独自离队采集的多数都是昆虫,其余野兽崇虞山也没能力独自去抓。庄长寿也是暗暗纳罕,心想:“这世上真是无奇不有,居然真的有这样对虫子着迷的人!”

    对于他的这种怪癖,黄秀妹是不予置评的,不过她对崇虞山的专业判断还算信任,显然放松了几分紧张,又征询郑大木,“如果老虫这边推测的情况大差不差,我们怎么和这样的土著打交道呢?其余定居点,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参考?”

    郑大木明显从刚才起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对于崇虞山的‘主食论’,他的兴趣不大,明显对他来说,这种历史进程的可能性,已经无关紧要了。毕竟,买活军来到袋鼠地之后,这里的主粮种子就根本不是问题了。更重要的当然是如何把这些种子给散播出去——一般来说,在所有其余定居点的经验来看,种子的扩散,就是定居点影响力的扩散,以及土著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乃至于华夏逐渐获取声望民心的过程。

    但是,这个逻辑,在袋鼠地这里好像是有点不管用了。因为,如果按崇虞山的推测来说,这里的土著连种地是什么恐怕都不知道那,理所当然他们也绝不会知道这世上还有其余国家——不,他们连国家这个概念都不会有的。

    就这点来说,他们比黄金地的土著还要更落后太多了,哪怕是非洲那些饱经磨难的部落,其实也都至少有了初步的家国观念,至少,最次最次,会有一些本就认识的,拥有威望的人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外来人,和他们合作能有什么好处或者坏处。

    “不论是立志城还是黄金地,又或者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