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1140-1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买活》 1140-1150(第16/22页)

寿借着眼帘遮掩,把众同僚都瞟了一圈,见他们神色各异,不过,面上几乎都是愤怒、委屈、不屑,心下也是充满优越感地冷笑了起来,暗道,“不知死活!来日你们就知道,你祖爷爷是不是失心疯了!”

    唯独在眼光触及袁元素时,祖天寿也微微顿了一下,见袁元素面露深思,也是暗自点头,“毕竟是进士出身,老袁是有些城府的,就看他如何选了。这帮杀才,我看总有一两个人要遭殃祭旗,哼!一群蠢才,还敢打老子?死了也是活该!由得他们去!”

    “哎,对了,这杀人祭旗功劳,老子是沾不上了,踩着昔日同僚往上爬,太犯忌讳,名声要坏,但老子的大外甥,给出了个这么好的主意,倒有点无以为报了!倘若能让他和这功劳沾点边的话,岂非也是好事,值得一谋”

    第1148章 祸福无门

    “怎么样?袁元素也签了?”

    “签了, 签了,刚落的笔!如今联署协议已有十三人签字了。一多半竟都签了下来!”

    “好!”

    谢芳长出一口气,惬意地把笔往桌上一扔, 伸展双手,往后一靠, 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好!九成以上军屯首领签字,祖天寿、袁元素、孙初阳、赵宣教, 这四个人一签字, 辽东的局势差不多就算是定下来了……除了昨天走了的那俩,还有人想回去吗?没说回去也不肯签字的, 还有几个?”

    “不过是三个人了, 那边还在抓紧做说服工作, 今天日落之前, 问题应该不大了, 他们都是有些特殊的要求, 想要趁这个机会满足满足, 我们这边也是正在研究,给个回复就行, 这些要求也不过分。”

    谢春华也是笑容满面, 一边给自己倒水, 一边感慨,“这事儿如此顺利,我看, 吴素存该记头功!”

    “确实是个能人!”

    把辽军边将军屯的问题一解决, 北方局势算是完全梳理清晰了, 谢芳站起身来, 拉过一张钉了大地图的活动黑板,在辽东地图上插上了小旗,“这一次他太出彩了,也不知他是怎么办到的,居然把自家舅父忽悠到主动求去袋鼠地的程度,这且不说,家产全捐……他倒是出彩了,祖天寿被其余辽将骂得厉害,他这么一搞,其他人没法谈价钱了!”

    “要不说就他当了县官呢,这位是会出政绩的。”

    谢春华这么说,倒不是在酸吴素存,自从六姐回京,买地在京城团队的吏目,基本都是蜡烛两头烧,轮班陪着这个精力极度旺盛,同时也极度忙碌的大首领干活,平时在羊城港的时候,秘书班是三班倒,才能跟得上谢双瑶的节奏。现在京城这里,人手有限,大家只能两班倒,说实话,的确非常疲惫。

    关键所忙碌的又全都是干系甚广的大事,稍微一走神,后果指不定就很严重:秘书班现在跟着做会议记录的就有禅让流程、禅让后颁布大政策的时间,体系架构,未来发展方向……这种高规格、大影响的会议,同时有七八个在开,会议记录都是要成为宝贵历史资料的,错字轻易都错不得!

    就这,还只是会议记录而已,使馆还要忙着打通确认往北方各州县传递消息的渠道,避免出现‘山中无甲子,不知汉代秦’的笑话。就这,也是个折磨人的活儿,牵扯到的地域范围,比辽东广阔多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辽东边将问题就不值得重视了,毕竟这已经是北方残存的最大军事力量了,还是要谨慎以对,尽量平稳落地……虽然就算不平稳,也没什么是六姐兜不住的,但这既然是六姐的期望,底下人当然要想方设法,令她满意,至少别给她再找事儿了。

    买地和中枢高层的会议这块,谢双吉出面比谢春华合适,毕竟会议上做主的是谢双瑶,七公主打个下手就行了。其余这些事情,需要频频决策的,就被谢双瑶交给谢春华来负责了,和她对接的人则是谢芳,谢春华有什么忙不过来的,谢芳也要帮把手,说实话,这不是很合乎规矩,秘书办公室应该不牵扯到实职问题,但买地现在人手紧缺,人事纪律并不是非常规范,事急从权,也就不提这个了。

    辽东边将这个问题,就是谢芳和谢春华共同负责的,吴素存在这件事上积极立功,也是同时给她们俩省了麻烦,谢春华自然不会说他的酸话,只是打趣一二罢了,连谢芳也是很看好他,笑着为他辩解道,“他这也不是卖舅求荣,两全其美的事情……他说要献家产,这咱们能答应吗?真要答应下来,其余边将眼睛都看着的,还有谁敢谈拥立?”

    这种手段,大家都能看明白,也就是卖弄忠心,沽名钓誉罢了。但这种形式的沽名钓誉,买地也是欢迎的,这件事谢芳请示了谢双瑶,上头的指示和她们想得也差不多:祖天寿积极靠拢,要赏,军屯归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家产么,就放他一马,不细查了——仔细说的话,这些边将手里没一个是干净的,不吃兵肉,喝兵血,哪来的银钱经营起这么多私庄子?

    既然都主动献上来了,又起了表率作用,也就不细说这些了,便照他递的册子来估价,到时候都折进‘信用额度’里,让祖家人带到袋鼠地去。这袋鼠地的新城,说起来也是和当时立志城一般,都是要私人出本去建的,祖天寿若没有这笔本钱,到袋鼠地就不可能自立门户,只能在郑家的定居点落脚,相信这也肯定不是祖天寿愿意接受的结果。

    的确,你说都背井离乡了,倘若还不能当家做主,那还有什么趣儿呢?祖天寿对买地的回应,还是相当满意的,不但让他去了袋鼠地,而且这么说就是会支持他做新城主——就算不白给资源,肯和你做买卖,那也是支持。

    再加上吴素存更暗示他,自己得到许诺,估价时会‘把秤杆高高抬起’,他就更没什么可抱怨的了——这等于是给他去了个他想去的地方,家产全带走不说,还多给了一笔安家费。如果本来就想出海闯荡的话,这条件算是非常优厚的了。

    这种事,就得看怎么想了,祖天寿现在是这样想,那自然心满意足,但如果他的预期是继续军屯,或者留在京城出将入相,那现在感受到的恐怕就是极度的痛苦和愤怒,吴素存的本事也就在这里了——他能把祖天寿的想法扭转过来,让他这样想,这就是极大的能耐。

    这事儿,也就从卖舅求荣,变成各得其所了,祖天寿也是诚心诚意地感激自己的这个外甥,言谈之间,好多次都说,若他有什么功劳,要折一半给吴素存,又积极为吴素存筹谋着,为他打探边军其余人的动向。

    吴素存在说服祖天寿之后,硬是又起了更多作用——游说袁元素,这且不说,还先把边军中那两个死硬派的名字给报了上来,让谢春华先做好准备,如此,真有边将辞行回锦州时,她也是从容不迫,这边签了‘放弃签字声明书’,那边就把军屯情况、家人亲友背景等资料简报,送到谢双瑶那里去了。

    这也着实让她受了谢双瑶的几句夸奖——就算买地的情报局资料一向非常丰富,但总部在羊城港,查资料就很周折了,事前没准备,一来一回延宕个两三天都很正常。谢春华这不就等于给谢双瑶省了最宝贵的时间了?

    这个情,要记在吴素存身上,这点谢春华也是清楚的。这一次整个处置边军事件,吴素存可谓是大放异彩,她也准备在报告中为此人多美言几句,心中更是高看了他好几眼:祖天寿幸亏是听他这个外甥的话,的确成了边军中最有结果的一个。

    其余那些边将,磨磨唧唧,只是接受了军屯归公、异地任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