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买活》 1100-1110(第11/23页)
修成新的吊脚楼,学会说……不,估计比定大的乡亲们一辈子也学不会说官话了,孩子们倒是可以指望,但让乡亲们学会说一点点官话,还是可以的……能多吃些油,糖也比从前吃得多一些……能比从前多一两件衣服穿——定想,这些从南边看到的东西,还是很值得去盼望的。比起来,接纳新客人所带来的土地上的损失,那就根本不值一提了,或许根本就不能叫做损失。
劝大家和新客人友好相处,他做了个正确的决定,定下了这个结论,并且由衷地高兴起来,好像放下了连自己都不知道的重担。大平原上的见闻,让他知道了新客人们的友好——已经过了好几个收成了,那些高棉人也过得越来越好,不用再躲到远处的深山中去,也没有被新客人们欺负。
一路走啦,路上当然不算舒服,但对定这些学徒来说,只要有炸虫子佐餐,就算是能开荤,那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他们一路走来,队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徒加入他们。这也让他们彼此都多了新的苦行任务——那就是互相学说对方的土话,这些学徒们,除了自己的母语之外,不但要学会说官话,还被鼓励多学一些别的土话,这让很多人都头晕脑胀,叫苦不迭,但作为修行的一部分,学徒又不能不勉强坚持,那种发自内心的痛苦,往往让祭司发笑。
“这样的一支队伍,就算是国都也可以攻打了罢!”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玩的时候,尤其是人数多起来以后,大家都为队伍的规模感到自豪——对于这些村民来说,二百人的队伍,已经非常罕见了,他们自信地认为,这样的队伍就算在从前的战争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甚至哪怕是在整个南洋,都很少有这样的精兵(他们认为自己都是相当能干且精锐的),往往以此来开着玩笑。
尤其是高棉的学徒,很热衷幻想让他们这支队伍去冲击高棉的王城,这是因为他们的国王非常贪婪,压榨高棉农民十分狠辣,又热衷于修建寺庙,而不是把钱拿去招兵,对抗入侵国境的安南和暹罗军队。这一点,让在祭司教导下逐渐学会思考的高棉学徒大为不满。
对于这样的幻想,祭司往往只
是报以微笑,很多学徒认为这是一种默认的态度,但定不这么想。他的观点也在到达占城的第一天得到了佐证——祭司带他们从码头边入城,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安排。但在那天,这些来自闭塞村落的学徒们,第一次见到了这样——这样大的场面,他们被震慑得站在角落里,张大着嘴丝毫不能动弹:
那么多,那么多的,被针线封起的,撑得满满的米袋,被一个接着一个地扛上了那巨大的船只,而在岸边还有堆积如山的袋子,正等着挑夫们往上搬运。而与此同时,又有那么多的人,从巨船中蜂拥而出,汇入码头边的洪流里——在这样不可计量的,不知数目的人潮面前,他们这一两百人的队伍,简直,简直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条小鱼一样,什么‘不可忽视’,压根就是毫不起眼!
“这就是占城!”
祭司对他们说,“南洋最大的稻米贸易港——货物吞吐量仅次于羊城港和天港。现在南洋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好了,现在我们来到了目的地……”
但,学徒们已经听不进他的话了,他们还沉浸在震撼之中,呆呆地望着那高大的龙门吊,那从来也没见过的房子,那些各种肤色和装束的,急切行走着的旅人——这样难以想象的景象,还不是最大的港口?还不是南洋最繁华的城市,而只是之一?
定突然意识到,这最繁华的城市之前,还加了‘南洋’作为限定,他近乎是惊悚地认识到,原来在更北的华夏,也就是六姐所居住的地方,大概还有很多城市,是占城甚至完全无法相比的!
那么……那么……真正最繁华的城市,又该是怎么样呢?他已经完全想不出来了,定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眩晕感,似乎成了一只在烈日下晕头转向的蚂蚁,为自己的渺小无知而甚至感到了绝望:在这么巨大的规模面前,他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
甚至,定想,一定是有什么出了错,他为什么会被挑出来做学徒呢?他——如此渺小的他,真的能帮上祭司什么忙吗?在这样……这样甚至没法去形容的城市之前,他能做什么?祭司真的需要他做什么?
他实在是想不出来了,一定有什么出了错——完全无法和这种城市相比,只是有一间大房子,就对他们毫不客气,拿鞭子说话的管家,都尚且好像不需要定他们去帮什么忙,除了老实种田之外,没有任
何事情是需要他们做的。现在,现在他来到了占城,来到了这样……这样天大的城市面前,他便由不得更加地惶惑起来了:比管家还要厉害了无数倍的占城祭司,对他们还这样的客气,这样的好……他们这是为什么呢?明明,定他们什么忙也帮不上啊!他实在想不出,这样的城市还会缺什么,还需要他们这样的人来做什么?!
第1106章 告诉过你了
像定这样,年纪已经不小的学徒,就算经过漫长的学习,终于当上了祭司,又能干几年活呢?这样做,对于祭司来说,是值得的付出吗?占城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又要到哪里去?在没有跑到占城来之前,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疑问,必然是层出不穷的,解决了一个又来一个,而且,很多答案并非是被告知了之后,就会进入脑子里的。可能这会儿明白了,但过上几天,同样的疑问还会再次出现,非得要祭司们耐心地再带着定的思想,走一遍小路,让他得出相同的结论才行。比如说,定就用了大概一个水稻季的功夫,才彻底接受人其实可以活很久这个概念。
在此之前,不论大家怎么告诉他,他还是很本能地认为,人活到三十多岁就算是差不多了——人总是容易生病的,而且还有战争,就算吃的东西不难找,也有太多的事情能让人半路死掉了,在他从小到大的印象中,能活上四十的同乡很少,只有地主和管家这些富裕的人家里,才会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要让定相信,只要遵循一定的卫生习惯,运气好一点,生活的环境安定一些的话,人活到六十岁不算是很困难,他还有三四十年可以做祭司——这还真的不简单哩,定甚至还举出了好几个从祭司那里听到的例子,“这些也是没到三十岁就死了的祭司。”
“他们是因为痢疾、疟疾……被毒蛇咬了,被熊袭击了,或者是过河的时候掉下去了……但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老师们告诉他,而定大为震惊了,“这是可以避免的?怎么避免呢?难道能把毒蛇全部杀光,熊也杀掉吗?蚊子也不让它生出来吗?”——痢疾和疟疾是蚊子传播的,这还是他在学校里学到的新知识呢。
“对现在来说当然是不行,但将来就不一定了。但就算现在还没法完全解决,只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伤亡也会大大减轻的。”
这么说是没有用的,要扭转这样的观念,要眼见为实。金鸡纳霜起到了很大作用,见识到金鸡纳霜治愈疟疾之后,定终于打从心底接受了这种新的认识,扭转了对自己寿命的预期。这时候,他的官话已经学得很好了,定逐渐地意识到,原来那些新客人并没有撒谎,他们也并非真的那样的聪明到让人害怕的地步。
学习——真如他们所些人是不说谎的,他们重视的东西很可能第一天就告诉你了,只是当时没有人当真。就比如说大平原,祭司很早就说过,‘这么好的地,不拿来产粮,而是用来打仗,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