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00wxc.com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150-160(第13/17页)

州百年,应该安享太平,就算之中有人生出异心,也属正常。

    他从小到大的的敌人,从来不是嫡出的赵庆,也不是庶长子赵平,而是父王对邓家的忌惮和猜疑。

    如今,他走,父王和他的两个好儿子的好戏还在后头。

    “好。我都听你的。”儿子议亲了就是不一样。

    邓欢笑着说:“修建郡王府的工匠,你父王已经安排好,你不能违了他的好意。文玩字画你不喜欢那就不带,可钱粮珠宝,我儿媳妇还要用。”刚刚开府,到处都要花钱,又离的远。

    “好。”赵槿为了让阿娘高兴,提起俞荷,“阿娘,等会儿我回去写信问问俞荷,看她要不要带什么。”

    邓欢高兴的放人。“去吧,问清楚俞荷喜欢什么,阿娘给你们准备。”

    周王和王妃忙着准备儿子去西南的行李,差点把王府翻了个儿。

    赵槿在自己的院子,练武,读书,给俞荷写信,洋芋收成高他想在象州也种,不知道成不成。

    “常瑞,吩咐下去,跟我去象州的三千护卫,给他们十天时间准备,可携带家眷,不愿意去的——本王放他们自由,另择明主。”

    “是。”殿下终于行动,常瑞立刻拿着早拟好的护卫名单去军营通知。

    张全知看到突然回家的长子,一惊,很快冷静下来,问道:“怎么回来了?”

    “王爷调派我随平南郡王去象州,小王爷给我们十天的时间准备,言明可带家眷,阿爹的意思呢?”

    “你带着妻儿先去吧。你阿爷年事已高,我和你阿娘故土难离,等你那边安顿好,我们再看情况。”张全知笑着说。

    等将来郡王和小东家成了亲,他们家就是郡王妃的亲信,他的孙儿说不定能陪伴着小世子一同长大。

    “好。”

    张仁嘉回了自己的城里的小家。

    等长子离开,张全知马上通知杜泽端几个管事来延州议事。

    几天后,周王得到确切的消息,圣上赐给赵槿的工匠和随从护卫有三万多人,其中包括一千五百名囚犯,已经从盛京坐船先到象州安顿。

    “王妃该放心,鲲鹏自小聪慧,在父皇身边这八年可比我这个亲儿子都得他看重,赏赐都要越过启皇兄了。”

    “鲲鹏以会试第七名的成绩考中进士,就已经在圣上心里。他能有今天,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不像有的人,骄奢淫逸,又心思灰暗,只等坐享其成,她看怕是要竹篮打水。

    “王爷,鲲鹏和我求情,不想邓家跟着奔波,我也准了。只是新到一个地方,总要有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我想问问大家,谁愿意跟着他去象州,给找一百户普通百姓迁去象州,他们的饮食习惯和我儿相似,鲲鹏有他们照顾吃食上也方便。”

    周王同意了。

    邓欢让常瑞贴出布告,在延州境内征集一百民户随迁。

    丹慧看到了这个布告,动心不已,回来就和杜婆子一起商量。

    “阿娘,这么好的机会,我不想错过,我想带着朝云朝念去找小东家。孩子读书,我们也可以在象郡替小东家开粮食店。”

    “北地民风彪悍,我一个女人没有靠山,心里总是惶惶不安。跟着郡王和小东家去西南,是上天再次给我们的机会。”

    杜婆子又何尝不知道她的难处,张全知和杜泽端是好人,可总有那些不含好意的眼睛,四周盯着她们,朝云朝念还小万一有个什么,后悔都来不及。

    “行。我去报名。”

    朝年朝勤是孤儿,也跟着杜婆子一起报了名。

    报名愿意去的都是家里孩子多,生活过不下去的穷苦人家,就算知道跟着小王爷去会成为亲信,真正的富户没人愿意离乡。

    十天,只报了九十六户。

    李侧妃得意洋洋,笑话邓王妃的算盘落空,尤其她这一动操作,将原先忠于她的王何贺周四家都推到了她和赵庆这边。

    七月初五,黄道吉日吉时,赵槿从延州出发,总共带了一万多人,三千护卫精简到五百人,包括家眷有两千多人,周王给的大工匠六千多人,九十六户普通百姓总共一千三百多人。

    一行人走陆路到达州,换邓家的船一路南下,预计到万县已经八月初二,再走十天陆路,就能到达位于大周西南边陲,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象郡。

    “阿娘,这里就是江南了吗?山好青,水好绿呀!”杜婆子一家四口,只朝念一个小女娃不晕船,她清脆的惊讶一阵高过一阵。

    丹慧忍着头晕往窗外看了一眼,呕,一下又开始吐了,半响才缓过神,道:“这里是西南,小东家就在万县。等我们到了象郡,安顿好,阿娘就带你来走亲戚。”

    无精打采的朝云朝年朝勤也打起精神来,跟着朝念往窗外看。

    不远处蓝莹莹的水面漂着几条帆船,远处青山如黛,连绵起伏,清风拂面,连浑身的燥热好像都消减了几分。

    “杜姨,这里真好,我喜欢这里。”朝勤看了眼哥哥,抢着说。

    “我喜欢小东家和小谭姐姐。”朝念连忙说。

    听着朝念无忧无忧的声音,船舱里病怏怏的人也打起了几分精神。

    接到平南郡王要在万县下船的公函,俞有地带着武太尉和丁主簿,组织周边几个村的人连夜准备了新鲜的吃食。

    赵槿的船在码头一靠岸,武太尉就带着几百条小船来送饭,先给每人发给一竹筒清凉解暑的米粥和中药,再进轻食。

    船上观察两天,没有人出现发热拉肚子的情况,第三天象州来接人的马车也到了。

    常瑞拿着花名册点名和来人一个个交接,九十几户百姓跟着兴奋,总算要到了。

    赵槿接了独属他的藕粉和干粮,带着二百个护卫先行回象州安顿。

    “小王爷,能多带一个人吗?”俞荷背着包袱,一身男子打扮骑马赶来,朝驾马车的人,笑问道。

    “当然。”

    赵槿立刻让出半个车辕,车厢里酷热难耐全放的行李包袱。

    小谭和顾嬷嬷坐马车后面追上来,跟着的还有八十几个牵马驮货的行脚商,也去象州。

    就他们两个人的时候,赵槿拿舆图给俞荷看,一边介绍道:“象州下辖八府,共有三十六个县,土地有一百六十万亩,地广人稀,人口总共七万

    多,大多数还是前些年朝廷从各处移民过来的百姓,深山里大概三万多原住民,他们一般不会下山。”

    “除了象郡附近的荒地已经开垦出来种了水稻,沿海的永平府,有大片的荒地需要人。”赵槿一边说一边图上指给俞荷看。

    “这里就是象郡,离海有八百里,这是永平府离海只有四百里,这里叫蛇口,是永平府最大的出海口,海边有采珠人生活,这两年,每年都有商人来永平府收珍珠和珍贵的渔获,渐渐形成了村镇集市。”

    这偌大的地方,足够你种,赵槿不由一笑。

    七日,到了象郡,看着依湖而建威武庄严的象州巡抚衙门,像八卦一样均匀分布古朴的房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 零.零.文.学.城 WWW.00WXC.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